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弟弟婚礼上,我送出了八万元的厚礼,心中满是祝福。
临别时,弟媳亲切地塞给女儿一个红包:“丽丽,这是舅妈的心意。”
女儿兴奋的道谢:“谢谢舅妈!”
回家后,女儿迫不及待要打开红包,打开一看,我和女儿都愣住了。
01
我叫刘丽,今年三十八岁,在城里一家国企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张明是大学老师,女儿今年十二岁。我有一个小我六岁的弟弟刘刚,从小我们姐弟感情就很好。虽然我出嫁后见面的次数少了,但每逢过年过节,我都会带着丈夫和女儿回老家看望父母和弟弟。
弟弟比我晚结婚,一直到今年三十二岁才找到合适的对象。他的未婚妻叫王芳,是县城一家银行的职员,长相甜美,性格开朗。第一次见面时,我对这个准弟媳的印象还不错,觉得她温柔体贴,而且看得出来很爱我弟弟。
“姐,芳芳人真的很好,我们处了半年,从来没吵过架。”弟弟在电话里向我介绍他的恋情时,语气中充满了幸福。
“那就好,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我打趣道,“妈整天念叨着想抱孙子,你可得加把劲。”
“知道了,姐。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小刚笑着说。
今年五月,弟弟正式向王芳求婚成功,婚期定在十月一日。
作为姐姐,我自然要全力支持弟弟的婚事。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把大部分资源都给了我这个长女,让我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了城里的工作。而弟弟却因此失去了许多机会,只读到高中就辍学打工了。这份愧疚一直埋在我心里,所以对于弟弟的婚事,我打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忙。
“老公,你说我们该给小刚随多少礼钱合适?”一天晚上,我和丈夫商量这个问题。
张明想了想说:“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姐姐给弟弟结婚,一般都会给得多一些,表达对弟弟的祝福和照顾。我们家经济条件还不错,小刚又是你唯一的弟弟,我觉得八万差不多。”
八万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想到这是弟弟人生中的大事,而且这些年我确实很少在经济上帮助过他,我觉得这个数字合情合理。
“嗯,那就这么定了。”我点点头。
八月底,弟弟专程从老家过来看我们,一是送喜帖,二是商量婚礼的事情。
“姐,你们城里人结婚都准备多少彩礼?”弟弟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我。
我知道弟弟是想参考一下,便告诉他:“现在城里彩礼大概是二三十万吧,但是具体还得看双方家庭的情况和女方的要求。”
弟弟听后,脸上闪过一丝忧虑:“芳芳家里要求彩礼二十万,还要一辆车。我手上只有十五万的积蓄,车子更是遥不可及。”
看着弟弟焦虑的样子,我心里一阵心疼。弟弟这些年在家乡的一家工厂做技术员,工资不高,能攒下十五万已经很不容易了。
“小刚,你别担心。”我安慰他,“我和张明商量过了,我们打算给你随八万礼金,应该能帮你解决彩礼的问题。至于车子,可以先不急,等你们结婚后慢慢攒钱再买。”
弟弟听后,眼圈立刻红了:“姐,你对我太好了。我本来没打算麻烦你们的,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压力。”
“说什么呢,我是你姐姐,帮你是应该的。”我拍拍他的肩膀,“再说了,我和张明的工作还算稳定,家里的经济状况还可以,帮你这个忙不成问题。”
02
就这样,婚期越来越近,我们全家都在为弟弟的婚礼做准备。我专门请了三天假,提前一天和丈夫、女儿一起回到老家,帮忙布置婚礼现场和处理各种琐事。
婚礼当天,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王芳穿着洁白的婚纱,美丽动人;弟弟西装革履,神采奕奕。看着他们幸福的样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婚宴上,我作为新郎的姐姐,自然成了宾客关注的焦点之一。当我上台致辞并送上八万元礼金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能感觉到王芳家人眼中的惊讶和满意,这让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姐,谢谢你。”弟弟接过红包,声音哽咽。
“傻孩子,跟姐还客气什么。”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祝你和芳芳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婚宴结束后,按照当地习俗,我们这些亲友需要在新人家中继续热闹一阵。弟弟和王芳在县城买了一套小两居室,虽然只有七十平米,但收拾得很整洁温馨。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弟媳王芳突然拉住了我的手:“姐,谢谢你们的大礼,我们真的很感动。”
我笑着说:“芳芳,你和小刚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
王芳点点头,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塞给了我身边的女儿:“丽丽,这是舅妈给你的见面礼,拿着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女儿丽丽有些受宠若惊,接过红包后礼貌地道谢:“谢谢舅妈。”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感到一丝温暖。弟媳在自己的婚礼上还想着给侄女准备见面礼,这份心意让我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回到市里的家中,女儿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红包看看。
“妈,我可以打开舅妈给的红包了吗?”丽丽期待地问我。
“可以,但是拿到礼物要记得感恩,知道吗?”我温和地提醒她。
“嗯,我知道。”丽丽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撕开红包。
当红包完全打开的那一刻,我和女儿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