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真的可以合租吗?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我犹豫地问道,眼前的苏远比往日更显温和。
“没问题,房子很大,你那边完全独立。”他笑着说,“租金我只收市价一半。”
办公室里同事的目光从好奇转为怀疑,最终变成赤裸裸的揣测。有人说我攀上了高枝,有人说我别有用心。
深夜,我蜷缩在床上翻来覆去,突然听见他在阳台低声通话:“是的,一切按计划进行。”
我从未想过,一把普通的钥匙,会打开一扇通往权力迷宫的大门,直到那天夜里,我推开了他从不让人进入的房门......
01
我叫方雅琳,是一家中型科技公司的普通文员。
毕业三年,我还在为房租发愁。
北京的房价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每个月的工资刚够支付房租和日常开销,存款几乎为零。
那是周一的早晨,地铁像往常一样拥挤不堪。
我挤在人群中,手机突然震动。
是房东发来的消息:“小方,下个月房租涨到3800,你考虑一下。”
我盯着屏幕,一阵晕眩。
涨了800,这意味着我每月只剩下几百块钱的生活费。
到了公司,我坐在工位上,心不在焉地整理文件。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我们部门的李婷,她递给我一杯热咖啡。
“房租又涨了,我得找个新地方。”我叹了口气。
“现在找房子可不容易,位置好的太贵,便宜的太远。”李婷皱起眉头。
午餐时间,我独自一人坐在公司食堂的角落,翻看手机上的租房信息。
“找房子?”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我抬头,是技术部的苏远。
公司里的人都知道苏远,不苟言笑的技术骨干,平时很少与人交流。
“嗯,我现在住的地方要涨租金了。”我尴尬地笑了笑。
“巧了,我最近在找合租的人。”他在我对面坐下,“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考虑一下。”
我愣住了。
苏远继续说:“房子在国贸附近,三居室,我只住主卧,其他两间空着,你可以挑一间。”
“那租金...”
“你付一半就行,大概3000左右。”
我惊讶地睁大眼睛。国贸附近的房子,这个价格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为什么找我合租?”我忍不住问道。
苏远喝了口水,平静地说:“你在公司口碑不错,做事认真,不喧哗。我不喜欢吵闹的环境。”
我犹豫了。和男同事合租,听起来有些不妥。
“你可以考虑几天,周五之前告诉我。”苏远起身离开,“对了,房子是我自己的,不是租的。”
这个信息更让我震惊。公司里谁不知道北京的房价有多高,苏远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居然在国贸附近有自己的房子?
回到工位,李婷凑过来,八卦地问:“苏远找你说什么?看你们聊得挺认真。”
“他说可以和我合租。”
“什么?”李婷惊讶地提高了声音,引来周围同事的注意,“苏远?那个独来独往的苏远?”
“是啊,我也很意外。”
“小心点,这种好事背后可能有陷阱。”李婷警惕地说。
我点点头,但心里已经开始计算:如果真的只付3000的租金,住在国贸附近,每月就能省下不少交通费,还能多存一些钱。
当晚回到租房,我做了详细的预算,发现即使考虑最坏的情况,这个合租方案也比我现在的处境要好得多。
02
第二天早上,我站在公司卫生间的镜子前,整理着头发,脑海中还在思考着苏远的提议。
那个价格,那个位置,简直像是从天而降的馅饼。
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别犹豫了,这种好事可不常有。
踏出卫生间,我看到苏远正好经过茶水间。
“我考虑好了,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去看看房子。”
苏远停下脚步,转向我。他的眼睛像是能看透人心,让我有些不自在。
“今晚下班后可以吗?”他的声音平静,不带任何情绪。
“可以。”我点点头,感觉心跳加速了一些。
整个下午,我都心不在焉,不停地看表,期待着下班的到来。
李婷走过我的工位,投来好奇的眼神,但我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解释。
五点半,我收拾好东西,看到苏远已经在前台等我。
他的车是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内饰干净得几乎没有生活痕迹,就像他本人一样。
车内很安静,只有导航仪偶尔发出提示音。我们穿过拥挤的街道,驶向国贸区。
“你住在这里多久了?”我试图打破沉默。
“两年多。”他简短地回答,目光没有离开前方的道路。
二十分钟后,车停在一栋高档公寓楼前。大理石门厅,制服保安,一切都透着精致与安全。
电梯直达25层,走廊铺着厚实的地毯,墙上挂着抽象画作,光线柔和但充足。
门禁系统看起来十分先进,苏远输入密码的同时还进行了指纹识别。
“这里的安保很好,你一个人住也不用担心。”苏远说着打开了房门,示意我先进去。
踏入公寓的那一刻,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公寓远比我想象的要豪华。
宽敞的客厅,落地窗外是北京城的璀璨夜景,厨房设备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小型书房。
“客厅、厨房和书房都是公共区域,你可以随意使用。”苏远走在前面,给我介绍着。
我跟在他身后,像是参观博物馆一般小心翼翼。这样的地方,租金肯定不菲,他为什么只收我3000元?
“这是主卧,我住这里。”苏远指着走廊尽头的一个房间,门是关着的。
他没有打开门让我看,而是继续往前走,指着另外两个房间。
“这两间你可以选一个,都有独立卫浴。”
我分别看了两个房间,都比我现在租的整个单间还要大。
我选了靠近客厅的那间,窗户朝南,阳光充足,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的中央商务区。
“合租有几个基本规则。”苏远靠在门框上,语气平淡但认真,“一,保持安静;二,不带陌生人回来过夜;三,公共区域保持整洁。”
普通的合租规则,没什么特别的。“没问题。”我点头同意。
“还有,我的房间不要进入。”苏远补充道,语气平淡但坚定。他的眼神让我感到一丝不适,仿佛在警告我什么。
“当然,我尊重你的隐私。”
回去的路上,我心里充满了兴奋。这样的房子,这样的租金,简直是捡到宝了。
李婷的警告在耳边响起,但我很快就把它抛到脑后。
03
搬家那天,苏远帮我搬了几个大箱子。
“没想到你力气这么大。”我开玩笑地说。
“经常健身。”他简短地回答。
新家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还要舒适。
苏远的作息非常规律,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出门晨跑,七点半准时出门上班。晚上通常八点左右回来,偶尔会在书房工作到很晚。
我们在公司几乎不怎么交流,仿佛只是普通同事。回到家后,各自在自己的空间活动,偶尔在厨房或客厅碰面,简单交谈几句。
“今天煮了牛肉面,你要尝尝吗?”有一天晚上,我做了太多食物,主动邀请他。
“谢谢,我不太习惯吃别人做的食物。”苏远婉拒了。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几次后,我也就不再尝试。我们之间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既是同事又是室友,但都点到为止。
一个月后的周一,我刚到公司就收到了一封邮件。公司突然宣布技术部和市场部合并项目,我的名字赫然出现在项目协调员的位置上。
电脑屏幕前,我盯着那封邮件发愣。我只是个普通文员,怎么会被选中?
部门经理张志明从办公室走出来,向我招了招手:“方雅琳,有时间吗?”
他的办公室采光很好,桌上摆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项目策划书。
“为什么选我?”我不解地问部门经理,“我对项目协调几乎没有经验。”
张经理微笑着倒了杯水递给我:“说实话,我也有点意外。”
“那是谁做的决定?”
“高层指名要你,说你做事细心,沟通能力强。”张经理拍拍我的肩膀,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董事会那边直接下的命令。”
他翻开文件,向我简要介绍了项目情况:“这是个重要项目,你需要协调两个部门的工作。”
“我能胜任吗?”我有些忐忑。
“别担心,会有人带你。”张经理笑道,“好好干,这是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走出办公室,我感到同事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李婷拉着我躲到茶水间:“天啊,你太走运了!”
“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选中。”我困惑地摇头。
“也许是因为你的室友?”李婷挤眉弄眼。
我愣了一下:“苏远?他只是技术部的普通员工,能有什么影响力?”
项目启动后,最初的紧张很快消失了。
我发现自己似乎真的适合这个角色,我的条理性和沟通技巧帮助两个部门打破了长期存在的隔阂。
“方协调员,这份报告做得非常好。”总监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扬我,“技术团队说这是他们收到的最清晰的需求说明。”
会议结束后,副总监悄悄对我说:“杨总监很少表扬人,你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04
项目进展顺利,我的表现得到了总监的赞赏。
三个月后,我被提拔为项目助理经理,薪资上涨了30%。
办公室里的流言开始蔓延。
“听说她和苏远住在一起。”
“难怪升得这么快,背后有人啊。”
“谁知道她用了什么手段...”
这些话传到我耳朵里,让我既生气又困惑。苏远在公司的影响力有这么大吗?他不过是个技术部门的员工,虽然能力强,但似乎并没有特殊的地位。
一天深夜,我起床喝水,发现客厅的灯亮着。
苏远站在阳台上,背对着我,正在打电话。
“目标已经接近,需要再给一点时间。”他的声音很低,但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明白,我会处理好的。下周例会见。”
他挂断电话,转身看到了我,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睡不着?”他问。
“口渴。”我拿起杯子倒水,“你这么晚还有工作?”
“嗯,国外客户,时差问题。”他简单解释。
我点点头,回到了房间,但心里已经起了疑虑。
公司并没有国外客户,至少我所知道的项目都是国内的。
之后的日子,我开始留意苏远的一举一动。
我发现他每周三晚上都会外出,通常十点以后才回来。手机经常收到加密短信,有时会接一些神秘电话,讲话总是谨慎而模糊。
更奇怪的是,公司里的高管似乎对他格外尊敬。一次在电梯里,我亲眼看到技术副总对他点头致意,态度近乎恭敬。
与此同时,我的职业发展突飞猛进。
半年内,我连续两次晋升,从普通文员变成了部门副经理,负责公司几个重要项目的协调工作。
每次晋升前,都会有高层的推荐和肯定,而我甚至没有和这些高层有过直接接触。
李婷有一天把我拉到茶水间,神秘地问:“你和苏远到底什么关系?”
“室友啊,你知道的。”
“仅仅是室友?”她挑眉,“公司里都在传,说你是他的人。”
“什么叫'他的人'?”我困惑不解。
“没人知道苏远到底是谁,但大家都说他背景很深,可能是投资方的人,专门来监督公司运营的。”
这个消息让我震惊。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的升职可能真的与他有关。
但这又解释不通,为什么他要帮我?
05
一天,我被叫去参加高管会议,作为唯一一个非高层的员工。
会议上,几位董事激烈争论一个新项目的投资方向。
让我意外的是,当苏远发表意见时,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专注地听他说话。
“我认为应该采纳方经理的建议,她的市场分析更符合公司长远利益。”苏远平静地说。
董事长点点头:“既然苏总这么说,那就按方经理的方案执行。”
苏总?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会议结束后,我试图找苏远问清楚,但他已经离开了。
回到家,我发现苏远不在,他的房门像往常一样紧闭。
我站在门前,内心挣扎:是否要打破承诺,进去看看?
理智最终战胜了好奇,我转身离开。
第二天,公司公告栏贴出一份内部调整通知,我被任命为市场部经理,直接向副总裁汇报。
“恭喜啊,市场部经理。”同事们纷纷道贺。
我的喜悦中却夹杂着不安。这一切来得太快太容易,背后一定有我不知道的原因。
晚上回到家,苏远正在厨房做饭,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听说你升职了,做了点简单的菜庆祝一下。”他招呼我过去。
餐桌上摆着几道家常菜,还有一瓶红酒。
“谢谢,没想到你会下厨。”我有些感动。
“偶尔为之。”他给我倒了杯酒,“敬你的升职。”
酒过三巡,我鼓起勇气问道:“苏远,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技术开发啊,你知道的。”他表情不变。
“在今天的会议上,董事长叫你'苏总'。”
苏远沉默了片刻,然后笑了笑:“只是一种尊称罢了,我帮公司解决过一些技术难题。”
我知道他在搪塞,但也不好追问。
饭后,苏远接了个电话,匆匆离开了。
我收拾餐桌时,发现他的手机落在了沙发上。正当我准备拿起来放到他房间门口时,屏幕亮了,显示一条短信:
“苏总,关于收购案的文件已准备好,等您过目。——张董”
我的心跳加速。收购案?张董?这绝不是一个普通技术员会收到的信息。
苏远到底是谁?
06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关于苏远的信息。
公司档案显示,他是两年前加入公司的,职位是高级技术顾问。但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信息。
我试着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他,却一无所获,仿佛这个人在虚拟世界中不存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公司档案室整理文件时,发现了一份老旧的股东名册。
翻到最后一页,我惊讶地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苏远,持股15%。
这意味着他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
我的心砰砰直跳。如果是这样,那么我的连续晋升就说得通了。但为什么一个公司大股东要隐藏身份,以普通员工的面目出现?
更令人不安的是,为什么他要选择我作为室友?
一天下午,总裁秘书通知我参加晚上的私人晚宴,地点在市中心一家高级餐厅。
“所有高管都会参加,董事长特别交代要请你去。”秘书说。
下班前,我去洗手间整理妆容,碰见了市场部的王主管。
“哟,也去参加晚宴?”她上下打量着我,语气中带着一丝酸味。
“嗯,刚收到通知。”我尽量保持平静。
“真是幸运啊,”王主管涂着口红,“我在公司五年了,这还是第一次被邀请。”
我没有接话,只是笑了笑。
六点半,一辆黑色轿车准时停在公司门口。司机恭敬地为我打开车门,称呼我为“方经理”。
凯悦酒店的宴会厅装饰得金碧辉煌,水晶吊灯下,早已有十几位公司高管在交谈。我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董事长吴志远是第一个注意到我的人。他五十出头,面带微笑地朝我走来。
“方经理,很高兴你能来。”他亲切地握住我的手,“我听说了你在新项目上的出色表现。”
“谢谢董事长,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谦虚地回应。
吴董事长引荐我认识了几位平时难得一见的高层,他们对我出奇地友好,仿佛我早已是他们圈子中的一员。
我环顾四周,发现几乎所有公司高管都出席了,唯独不见苏远的身影。
晚宴上,我见到了公司的所有高层。让我意外的是,苏远并不在场。
本应是技术部代表的他缺席了,这与他在公司的“普通员工”身份相符,却又与众人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酒过三巡,氛围渐渐热络起来。公司市场总监凑过来,悄悄问我:“你和苏总是什么关系?”
“就是普通同事。”我小心回应。
“普通同事?”他意味深长地笑了,没有继续追问。
席间,董事长突然站起来,举杯向我致意。餐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
“感谢方经理这半年来的出色工作,”董事长声音洪亮,“公司业绩的提升有你不可忽视的贡献。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能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其他高管纷纷举杯,对我表示祝贺。我的脸颊因为紧张和酒精而发烫。
“谢谢董事长和各位领导的信任,”我站起身,声音有些颤抖,“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07
我受宠若惊,勉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这种场合对我来说太过陌生,我感觉自己像是误入了一场不属于自己的戏剧。晚宴接近尾声时,坐在我旁边的副总裁刘明已经喝得满脸通红。他凑到我耳边,呼出的酒气让我微微皱眉。
“方经理啊,”他压低声音,语气亲昵,“你真是好运气。”
“刘总过奖了。”我礼貌地回应。
“苏总很看重你,你前途无量啊。”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中透着一丝我听不懂的意味。
“苏总?”我装作不解,心跳却明显加快了。
“别装了,”副总裁眨眨眼,表情狡黠,“公司谁不知道你是苏总的人?不然一个普通文员怎么可能半年内连升三级?从来没见过升得这么快的。”
我强作镇定,但手中的酒杯已经微微颤抖:“刘总误会了,我只是...”
“年轻人,”他打断我的话,“做人要懂得感恩。苏总能力非凡,背景深厚,能得到他的赏识,是你的福气。”
我感到一阵冰冷,从脊背直窜到头顶。
刘副总又倒了杯酒,继续说道:“你知道吗?上次董事会,就是苏总力排众议,坚持要提拔你。那可是少有的强势表态啊。”
“我不明白...”我努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颤抖。
“不需要明白太多,”刘副总意味深长地说,“做好你的工作就行。有苏总罩着,你在公司的路会很顺。”
晚宴结束后,公司安排的车送我回家。车窗外的霓虹灯一闪而过,我的思绪却无法平静。
在路上,我整理思绪:苏远是公司大股东,却以普通员工身份工作;他刻意接近我,甚至提供优惠的合租条件;我的职业发展明显受到他的暗中推动。
为什么是我?我们甚至在开始合租前几乎没有交集。他接近我,培养我,到底有什么目的?
这一切的答案,似乎只有苏远自己知道。
回到公寓,已经快十一点了。客厅灯光柔和,苏远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仿佛我参加的晚宴与他毫无关系。
“晚宴怎么样?”他头也不抬地问,语气平常得就像在问今天天气如何。
“很好,董事长亲自敬酒。”我平静地回答,内心却波涛汹涌。我忍不住观察他的表情,但他的脸隐藏在书本后面,看不真切。
“嗯,你应得的。”他翻过一页,声音淡然。
08
沉默蔓延开来,客厅里只有翻书的沙沙声。我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一股无名的怒火。
“苏远,我想知道真相。”我突然说,声音比预想的要大。
他终于抬起头,放下书本,眼神锐利如刀:“什么真相?”
“为什么选中我?”我直视他的眼睛,声音微微发抖,“从合租到晋升,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对吗?刘副总在晚宴上说,是你在董事会上力排众议提拔我。”
苏远合上书,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你太敏感了。晋升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与我无关。”
“我查过公司股东名册,知道你是主要股东。”
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这件事我们改天再谈。我明天要出差一周,回来后给你解释。”
“去哪里?”我下意识地问。
“上海,一个技术交流会。”他起身回房,语气不容置疑,对话就此终止。
我站在客厅中央,感到茫然无措。这个我朝夕相处半年的室友,突然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第二天清晨,我被轻微的开门声惊醒。透过房门的缝隙,我看到苏远拖着行李箱悄悄离开。他没有和我道别,就像怕惊动什么一样。
我躺在床上,直到听见门锁咔嗒一声,才长舒一口气。
上班后,我鼓起勇气去找了技术部的李婷。
“帮我查一下公司最近的出差安排。”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公事公办。
十分钟后,李婷发来一份文件。我仔细查看了技术部的出差记录,上下翻了好几遍,确认无误——根本没有上海的技术交流会,也没有苏远的出差申请。
苏远说谎了。
晚上回到家,我站在苏远的房门前,手心冒汗。
这是我唯一的机会,一周时间足够我找到真相。
我环顾四周,确认没有监控,然后从包里拿出一把备用钥匙——这是我偷偷配的,用来以防万一。
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门开了。
我的心跳几乎要冲破胸膛,脚步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走进房间的那一刻,我的血液瞬间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