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淤工人一铲挖下去,从河底带出了一辆沉没十五年的黑色轿车。

当车门被撬开,两具白骨静静坐在驾驶位与副驾位,系着安全带,仿佛还活着。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这两名男子并非意外溺亡,而是为了逃离世俗眼光选择了同生共死。



01

"哐当"一声,挖掘机铲子卡住了。

"老马,这下面有东西。"王师傅停下挖掘机,朝河岸上的工友喊道。

浙江温州凤山河边,一场例行的河道清淤工作正在进行。阳光炙烤着工人们的皮肤,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作服。王师傅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再次尝试挖掘。铲子刚触碰到水下物体,就传来一阵金属摩擦声。

"不会是炸弹吧?"年轻工人小李吓得后退几步。

"瞎说什么。"老马皱眉呵斥,靠近河边查看,"好像是车。"

随着淤泥被掀开,水面下隐约露出一块黑色的金属片。清淤队赶紧报告给镇上主管,十分钟后,塘下镇的张副主任火速赶到现场,看清状况后立即拨打了110。

警方和消防人员很快抵达,联合组织起专业打捞队。三小时后,吊车将那辆满是锈迹的黑色轿车缓缓拉出水面。车身覆盖着厚厚的淤泥,浸泡多年的金属散发出刺鼻的腥臭味。

围观群众越聚越多,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冲洗车身。当淤泥被冲掉,一辆黑色别克轿车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快看车牌!"有人喊道。

警察记下车牌号,准备查询。另一名消防员用工具撬开驾驶座车门,一股比腥臭更令人窒息的气味瞬间扑面而来。

"有尸体!"消防员猛地后退,面色惨白。

警察立即疏散围观人群,拉起警戒线。法医小心翼翼地查看车内情况,借着手电光,车内白森森的骨头和两个骷髅头清晰可见。

"初步判断两名死者为男性,死亡时间较长,至少十年以上。"法医对警方说道,"需要进一步鉴定。"

警方仔细检查了车辆状况:照明设备处于开启状态,变速杆在一档位置,方向盘轻微偏移,车门紧闭。这些细节表明,车辆落水时可能正在行驶。

"通过车牌查询,该车登记车主姓徐,2002年12月报失。同时还有两起人口失踪案件,失踪者分别是车主和其朋友,都是年轻男性。"刑侦队长挂断电话,对现场人员说道。

"通知家属,做好DNA比对准备,"队长继续下令,"同时走访调查,搞清楚15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02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老徐脸上,映出深深的皱纹。从壮年到老年,整整15年,他的双眼始终望向远方,等待着儿子的消息。

"徐先生,很抱歉打扰您,我们是塘下派出所的。昨天在凤山河底发现了一辆黑色别克轿车,车牌号与您儿子2002年开的那辆吻合。"年轻警察站在老徐面前,谨慎地说。

老徐猛地站起身,椅子重重摔在地上。多年的期盼在这一刻变成了现实,但他宁愿这只是一场梦。

"车里有人吗?"老徐的声音颤抖。

警察沉默点头。

老徐双腿一软跪在地上,苍老的手抓着警察的裤腿。"我儿子呢?我儿子在里面吗?"

"需要您提供DNA样本确认,"警察扶起老徐,"请节哀。"

同样的一幕在另一户姓郑的人家上演。郑家的儿子和徐家的孩子是战友,两人一同在2002年12月18日晚上失踪。

徐家原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主,开着一家机械厂。徐家的儿子小徐在服完兵役后回到家中,正准备接手父亲的生意。而郑家的孩子小郑则是小徐在部队的好友,两人关系亲密。小郑退伍后,在小徐的介绍下来到他家工厂工作。

"那天晚上,我儿子开车带着小郑去瓯海区玩。临走前他说晚上会回来,"老徐回忆道,"我还记得他穿着那件我给他买的新外套,笑着说会早点回来。谁知道......"

老徐的声音哽咽,泪水无声滑落。

"我们报警后,派出所确实出警搜寻过,但那晚正好是暴雨,河水暴涨。"老徐继续说,"搜查持续了好几个月,我们甚至雇了打捞队用磁铁和竹竿在河里找,但什么都没发现。"

在儿子失踪后,老徐变卖了工厂设备,转让了股份,带着妻子四处寻子。不知走过多少城镇乡村,发过多少寻人启事,但15年来,没有任何消息。

小郑的父亲老郑则向警方描述了儿子失踪当晚的情况。"那天晚上雷雨交加,我给孩子打过电话,他说正和小徐一起回来,让我们别担心。但十分钟后再打,电话就关机了。"

时间如刀,将思念刻在两个家庭的骨肉里。老郑的母亲因思子过度,三年前已经去世。临终前她仍坚信儿子还活着,只是暂时迷路了。

警方调取了15年前的天气记录,确认2002年12月18日晚确实发生了强降雨,当地河水水位暴涨,部分低洼路段被淹。



03

殡仪馆的门外,阴云低垂。

老徐和老郑同时到达,眼神交汇时,无声的泪水从两位父亲眼中涌出。十五年前,他们是互相安慰的肩膀;十五年后,他们将共同面对最残酷的现实。

"两位,请做好心理准备。"法医轻声提醒,然后缓缓拉开白布。

两具白骨安静地躺在那里,腐烂的衣物残片依稀可辨。老徐走前一步,颤抖着手拿起一枚已经锈迹斑斑的军牌,那是他儿子退伍时留下的纪念品。"是他......"老徐瘫倒在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

老郑则认出了另一具遗骸旁边的背包,那是他亲手为儿子缝制的,背包上绣着家乡特色的图案。老郑不发一言,只是跪在地上,手轻轻抚过儿子的白骨,仿佛他还活着一样。

"DNA比对结果已经确认,死者确实是小徐和小郑。"队长向两位父亲通报,"我们推测是在暴雨夜因路况不明,车辆失控坠河导致的意外。"

小徐的母亲知道消息后,在家中供奉的佛像前痛哭不止。十五年来,她每天早晚都会点香祈祷,求佛祖保佑儿子平安归来。如今儿子虽然回来了,却是以这样的方式。

"至少我们找到他们了,可以让他们入土为安。"老徐搂着妻子,艰难地说。

警方还原了事发当晚可能的情况:小徐和小郑从瓯海区返回的路上遇到暴雨,凤士桥附近的路段被水淹没。由于能见度极低,车辆误入河道或因紧急刹车打滑坠河。两人被困在车内,无法逃生。

然而,一些细节仍然令人困惑。为什么车门紧闭?遇险时,他们为何没有尝试破窗逃生?为什么搜救队当初没有发现车辆?

随着调查深入,案件出现了新的转折。有村民向警方提供线索,称村里有一名精神异常的女子,似乎与此案有关。据说,这名女子在小徐和小郑失踪前后精神崩溃,时常喊着两个人的名字。

"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刑侦队长皱眉思索,决定进一步调查。

葬礼在镇上的公墓举行,两家合葬,以慰两位年轻人地下在天之灵。参加葬礼的人不多,镇上的老人们三三两两地来,低声议论,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情绪。没有人提及那些流言蜚语,但所有人心中都有疑问。



04

"她就是那个疯女人。"村民指着不远处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女子对警察说,"从小徐他们失踪后,她就疯了。"

女子蓬头垢面,独自坐在村头的大树下,嘴里念念有词。警察走近,女子浑浊的眼睛突然变得清明。

"你们找到他们了?"女子声音嘶哑,"我就知道他们会被找到。"

"你认识小徐和小郑?"警察问道。

女子笑了,笑容中带着说不清的苦涩。"认识,当然认识。我和小徐从小青梅竹马,两家早有婚约。"

女子名叫小芳,是村里人人称赞的漂亮姑娘。按照两家长辈的安排,她本该在小徐退伍后就嫁给他。

"他变了,从部队回来就变了。"小芳的声音低沉下来,"以前他对我很好,可回来后,他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据村民介绍,小徐退伍后确实变得与从前不同,不再热衷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玩乐,变得沉默寡言。他唯一亲近的人,就是从部队带回来的战友小郑。

"那天,我看见他们......"小芳的声音突然提高,眼睛瞪大,随即又恢复平静,"老天有眼,会惩罚他们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