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事件为真实事件稍加改编,但并非新闻,情节全来源官方媒体
为了内容通顺,部分对话是根据内容延伸,并非真实记录,请须知。
清晨,杭州市萧山医院的产房里,护士们忙碌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却发现一件异常的事:一位刚刚生产完毕的产妇悄然离开,留下一名婴儿和一笔未结清的医疗费用。护士长报警后,警方展开调查,但当他们找到产妇时,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瞬间愣住。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杭州市萧山医院,这几天产科病房格外忙碌。
凌晨五点,值班护士例行检查时,突然发现床位上的一名产妇不见了。
病房里静悄悄的,只有保温箱里的婴儿睡得正香。
“护士长,出事了!21床的产妇不见了!”
年轻的护士匆忙跑到值班室,紧张地汇报情况。
护士长李英皱着眉,快速来到病房查看。
21床的病历本还在床头,上面显示产妇名字叫林芸,42岁。
这个名字她有印象,是前一天刚刚生产的一位外地妇女,住的还是最便宜的公共病房。
“监控查过了吗?家属联系上了吗?”
李英一边问,一边查看床上的病历记录。
“监控显示她凌晨三点走了,手里拎着外套和一个包,走得很快。电话打了好几遍,都没人接。”护士的声音带着慌张。
李英心里咯噔一下:刚生完孩子,这么急匆匆地走,身边连个人都没有,肯定出事了。
林芸的情况并不复杂,但让人心疼。
住院那天,她来的时候身上只有几百块钱,还反复确认医院里有没有便宜的病房可以住。
登记信息显示,她是从外地来杭州打工的,身边没有家属陪同。
“说是家里困难,老公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接待她的护士隐约记得。
但没人想到,她竟然在生产后不到24小时就悄然离开。
而她的孩子,还在医院里躺在保温箱中。
李英决定报警。毕竟这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担心林芸可能遇到危险。
派出所很快受理了报警,并派出警员调查林芸的下落。
根据医院提供的信息,警方第一步调取了当天的监控录像。
画面里,林芸穿着一件宽大的外套,步履匆匆,神色慌张,像是在急着赶去某个地方。
“看这个状态,她不像是迷路或者突发状况,应该是有意离开的。”民警小张分析道。
接下来,警方开始追踪林芸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她登记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而提供的地址是一处城中村的老旧出租房。
民警赶到那里后,却发现房东说她一个多月前已经搬走了。
“听她说是要生孩子,估计是搬去离医院近的地方了。不过也没留具体地址。”房东挠着头,回忆起这个租户,语气里带着点无奈。
与此同时,医院这边也在尽力帮忙。
李英亲自联系了林芸填写的紧急联系人,得知这是她老家的一个亲戚。
可亲戚接到电话时,也是满脸疑惑。
“林芸不是说她在杭州打工吗?怎么突然生孩子了?我们这边都不知道啊!”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困惑。
“她老公最近身体怎么样?她家里人知不知道她生孩子的事?”李英试探性地问。
“她老公前几年中风了,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林芸一个人出去打工,我是真不知道她怀孕的事。”
亲戚叹了口气,
“她这几年过得很难。”
警方的调查逐渐有了头绪。
他们通过银行流水发现,林芸最近频繁取现,而且取的钱数额都不大。
最后一次取钱的地点,是在医院附近的一家小超市。
“她应该还在附近。”
民警小张分析后,决定重点排查医院周边的城中村出租房。
经过多方走访,终于有人回忆起,这两天有个中年女人刚搬进不远处的一个出租屋,形容和林芸非常相似。
民警和李英带着护士火速赶往现场。
这是一栋陈旧的出租楼,楼道里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湿气和霉味。
门被敲开时,林芸就坐在房间里。
屋子小得可怜,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床和一张破旧的桌子。
林芸蜷缩在床边,神情憔悴,头发凌乱。
她一动不动,像是早就知道有人会找到她。
地上散乱着一些零钱,旁边放着一张皱巴巴的字条,还没写完。
房间里弥漫着压抑的沉默,空气似乎凝固了。
看到眼前的情景,李英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民警小张脸上的表情也瞬间变了,原本冷静的神色被震惊取代。
“这……”他喃喃了一句,却没能说出完整的话。
护士站在门口,愣愣地看着里面的景象,脸上的震撼难以掩饰。
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见大家的呼吸声,而林芸始终一言不发。
一位年轻的女警缓缓靠近,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纸条。
字条被揉搓得皱巴巴的,上面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匆忙中写下的。
她展开纸条,只看了几行,眼眶就红了,泪水一滴一滴地滑落。
“护士长,你看吧……”她轻声说,声音已经带着哽咽。
护士长李英接过字条,低头读了起来:
“对不起,我真的无能为力。孩子是无辜的,但我没有能力给他一个好的未来。他会更需要你们的帮助。请好好对他,不要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