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5年2月份,广东阳江高速服务区割胎的事情传遍了互联网的每个角落,事后始作俑者被警方刑拘。



阳江高速事件

没想到,竟然还会有人“顶风作案”,3月26日,浙江宁波慈城服务区两名车主接连遭遇类似的事情。



浙江服务区事件

说巧不巧,这三起事件中的被割胎的车价格都不便宜,难道汽修店是专门找有钱人坑吗?汽修店的老板有没有受到惩罚呢?



车主视频

事件回顾

3月26日,奔驰车主司徒先生从上海出差回家,下高速之后,决定在宁波慈城服务区加完油再开回家,可没想到这次的加油经历让他大开眼界。



慈城服务区

众所周知,现在的车子上面都是有“警报”的,一旦车胎出现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向车主示警,熄火的时候还是好好的。

可是加好油之后,刚行驶出去不到200米就发现防爆胎气压骤降,胎压直接从正常值跌到了75kPa。



新闻报道

服务区唯一汽修店以“无法修补”为由要求司徒先生更换轮胎,开价1600元,好家伙,这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司徒先生知道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把车修好,只好硬着头皮和汽修店讲价,最终以1280元的价格成交,然而,同款轮胎网购价仅563元,差价高达近2.3倍。



就在司徒先生换胎期间,另一辆奥迪A8车主也因相同问题进店维修,轮胎同样无钉子或者其他异物的痕迹,就只有一条疑似人为割裂的伤口。

这场巧合加深了司徒先生的怀疑,但是他并没有当场发作,毕竟他没有证据,服务区的监控也没有覆盖事发区域。



新闻报道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司徒先生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共鸣,评论区留言的都是有过同样经历的“难兄难弟”。

事件曝光后,宁波慈城服务区的汽修店主动退还1280元给了司徒先生,这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汽修店坚称“未割胎”,退款的原因是“避免投诉”,最后还不忘指责车主诬陷。



新闻报道

就算是用脚指头去想,也能知道,这其中必然有猫腻,要不是心中有鬼,汽修店怎么可能“仅退款”,白送车主一个新轮胎呢?

还有位网友评价:“都说浙江拖车免费好,可却没人知道浙江高速的水有多深!”要知道,浙江慈城服务区曾多次卷入类似争议。



网友评价

十年三次割胎疑云

2015年3月份,多名车主称轮胎被“利器”割破,甚至还有车主在网上发文警示其他人路经慈城服务区的时候,一定要当心,疑似有人故意丢利器割胎,换胎,拖车,赚黑钱!



新闻报道

当地警方调查之后发现,车主口中说的“利器”其实是货车运输的货物没有扎好,车上的五金零件在行驶途中掉落,才导致后面的车胎被扎破,已经对货车司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一个大乌龙,那么2023年网红博主“轮胎老张”的暗访就是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



新闻报道

他发现外围修理工与内部人员疑似勾结,制造轮胎损坏需求,从中谋取暴利,可是这并没有引发汽修厂整改,反而是让他们升级了漏洞。

汽修厂附近直接不安装监控,就算是事情败露,对方也找不到证据,就像是司徒先生的经历,事发地点刚好是监控盲区,无法为警方提供直接证据。



网友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汽修店通过割胎制造“刚需”,以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格牟利,这样的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严重的还会因轮胎问题引发高速事故,危及车主的生命安全

然而,单次宰客金额通常不足刑事立案标准,店家通过退款就可以“金蝉脱壳”,形成“割十次退一次仍暴利”的灰色模式



新闻报道

司徒先生建立的“反割胎联盟”群,48小时涌入2300人,足见受害群体庞大,2025年2月4日广东阳江新墟服务区发生的割胎事件更是轰动全网。

小米SU7车主车停放在服务区的修理店门口,便去上厕所了,紧接着手机就收到了胎压异常的提醒,返回后,自己都没开口,就有人问他需不需要补胎。



新闻报道

可汽修工不知道的是,车上的“哨兵模式”将他划胎全过程都记录下来了,监控显示,嫌疑人划破轮胎侧壁后主动询问是否需要补胎。

最终证据确凿被刑事拘留,涉事汽修厂也被停业整顿,而慈城服务区事件缺乏监控支持,导致真相成谜,要不是舆论发酵,恐怕司徒先生也只能“含泪认栽”。



网友评价

相比之下,宁波作为“六连冠文明城市”,却因服务区乱象被戏称“浙版索马里高速”,十年三次割胎疑云证明监管仅停留在“舆情灭火”,而不是根治乱象。

结语

慈城服务区事件其实也是高速宰客经济的缩影:垄断、盲区、低成本违法构成“完美犯罪三角”。



图源网络

要是不能强制服务区公开监控、引入竞争、提高违法成本,此类事件将无限循环,毕竟,在“割胎经济学”中,车主的眼泪不过是黑心商家的利润源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