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在全球AI医疗的竞技场上,中国正从“跟随者”成为“引领者”。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沈定刚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医疗的终极目标不是替代医生,而是让优质医疗资源像水电一样触手可及。在医疗行业,尤其是影像方面,国内AI落地应用已经具有领先性的优势。



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沈定刚。

中国AI医疗的领先性体现在其规模化落地能力上。以联影智能为例,基于联影智能自研的uAI医疗大模型,uAI Avatar医学专家智能体可在手术中担任术中助手的角色。术中,uAI Avatar可实时接收医生指令,操控手术室内的设备和机械臂,精准完成指令要求的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国内很多AI医疗公司跟医院合作,相关产品已经在医院落地应用了。在AI医疗落地应用方面,得益于我们‘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医院与企业的多维协同,中国正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临床验证—产业推广’的闭环,推动AI医疗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化创新。”沈定刚说。

在国内,AI医疗正从三甲医院向县域、乡镇延伸,构建起“筛查—诊断—治疗”的基层闭环服务体系。比如,联影智能一站式脑卒中智能解决方案在枝江6个乡镇落地,形成“AI辅助诊断+远程会诊”的卒中急救网络。

沈定刚表示,中国AI医疗的竞争优势源于“政策引领—数据驱动—产业链协同—模式创新”的四维共振。未来,随着数据共享机制与全球化合作的深化,中国有望成为AI医疗领域的技术策源地与标准制定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