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医生
编辑|阿脚
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他的爱和关注就在哪里。做饭烧菜,不管做什么,有些味道,是心手的高度配合,再被时间加持,才有了烙印记忆的能力。人的一生总要热烈地爱着什么,哪怕是一口吃的,当时你若是爱着的,它就能美好着。日后相逢,再以时间的形式,用心交还给你。
双皮奶
上个星期,新泽西州经历了将近五六天的极寒天气。零下将近15℃到20℃。只要在室外暴露短短的几分钟,身体就仿佛变成了一根冰棍,寒凝经脉,四肢关节都是僵硬且疼痛。下了一场大雪,雪因为寒冷,雪下到地面很快就结成了冰晶,随即又变成大片的坚冰。空气因为寒冷而变得透明冰凉,嘴唇如果不抿紧,牙齿也会被冻而觉得酥酥麻麻。
我下班后到家,已经将近晚上九点钟了。厨房里的角落里,还是那些调味料,灶台上也还是那些早上烧完饭之后的锅碗瓢盆。家里很安静,只有屋外凛冽的寒风吹过,院子里干枯的树林发出呜呜的声音。冬天里的北风,总是盘旋迂回而带着紧张的质感,就算是屋里,也让人觉得压迫。
我特别想吃一点热热的、暖暖的、能够马上使拘谨的感情柔软起来的东西,比如姜汁撞奶。
前一晚我梦到了一些长久思念着的人,而窗外扑簌簌的下雪声,也入了梦,成了梦境里的背景声音。早上睁开眼睛,内心就被外面一整片的安静、洁白、无暇和肃穆安慰了。白天在诊所,作为一名经常要在一天之内,阅读很多生离死别经历的医生,我的心一直非常柔软。多么希望,每个人都因为爱而来,又籍着不同的方式,无处不在地感受着被爱。
想到前几天因癌症永远离开的那个小病人,我的心又痛了一下。去年的端午节,他的姨妈(也是我病人)打电话问我:“W医生,你有没有做多的一条粽子,可以送给他吃吃?”虽然他差不多没有办法进食固体食物,但忽然说想吃粽子,全家人都吓了一跳。不过他们因为久居海外,之前只有老母亲会包粽子,到了这一代已经失传,临时出去唐人街或者超市买,估计也不会十分可口。他的家人想到了我,知道我总是做吃的,也许碰巧有粽子。我连忙点头说,有的有的。于是下了班,他的家人就来了诊所,我也从家里拿了刚亲手包好煮好的几条粽子,交到他们手中。第二天,他的家人告诉我:“小C很喜欢,谢谢W医生。”呆呆地想到这里,厨房的窗玻璃在夜里反射出我的脸,轮廓模模糊糊的。我并没有哭。
回过神来,我开始翻冰箱和抽屉,想给自己做一碗姜汁撞奶。很大的一块老姜,我用刨丝器刨出一大勺生姜蓉,挤出大概两汤匙的黄色姜汁。另一个小锅煮牛奶,放了一点糖。牛奶不要煮开,锅边看见有小气泡就可以了,温度大概80℃。高处倒奶冲进去放了姜汁的碗里,再用小碟子盖上碗,像盖上心事。给个几分钟,液体奶会凝结成豆腐脑那样丝滑的一碗。
有些人做姜汁撞奶总不成功,来来回回都是姜汁牛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奶的温度?蛋白质含量?姜汁的量?姜里蛋白酶的含量?姜汁和奶的比例?谁知道呢?很多事情,有方法,有原理,却依然没有保障。总是成功的人,无非是失败得比较有经验而已。
姜汁撞奶的味道是有层次的。甜的鲜奶,里面有姜的温辣辛香。一勺软软的、白白的、在勺子上颤巍巍的牛奶,入口即化,喝到嘴里还很热,咽下去之后胃也热了起来。这股暖流又沿着胸骨后面,食管前面缓缓地绕到喉咙上方,变成某种心流,耳后和脖子后面也能感受到这种暖风般的抚触。不能不算是一种幸福。
夜深人静,我和万物一样,各安天命地活着。并且继续安然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发生,不管怎样,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的。
油角
做油角那晚,是大年二十八。晚上下班回到家,晚饭后,我开始做油角的皮。低筋面粉先和猪油揉搓在一起,均匀后做成一个窝,窝里加糖,鸡蛋,水,折叠的手法,做成一团油面皮。不能揉面,以免形成面筋,不酥脆了。
饧面的那个小时,就做油角馅。油角馅传统是椰丝,花生碎,芝麻和白糖。花生烤好后稍微碾碎,芝麻炒香,这些材料混合起来之后,就已经非常香了。想到每次吃油角,因为馅料都是干的,都会泥沙俱下一样掉得到处都是,这次我突发奇想,加了一些芝麻酱和花生酱把这些馅料稍稍粘合在一起,天啊,简直不要太画龙点睛了。
油皮饧好之后,案板上铺上一点玉米淀粉,把面团擀开,薄薄一层,用圆形模具切出来一个个的圆面皮,就可以包了,用捏花边的方法锁边就可以。同时油锅里开始烧油,准备炸油角。
大儿子看我在厨房乒乒乓乓,好奇下楼来看。他愿意和我一起做,我当然欢喜。他一开始做得歪歪扭扭,就像我以前跟家里的老人家一起包油角的情形一样。我对儿子说:“以前小时候,我超级喜欢看外婆和其他姨婆、姑婆、婶娘一起,一边做油角,一边拉家常。通常都是腊月二十五之后的晚上,我看着她们忙忙碌碌地身影,在厨房进进出出,油角的香气随着夜深人静飘进梦里,因为我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时间过得多么快啊,这些长辈们,很多已经永远离开我了。如今,在厨房里忙碌的那个人,是我。不同的是,现在,这里只有我一个人,而她们此刻大概都在天上看着我呢。” 我自顾自说这些话,儿子一边笨手笨脚地捏着油角的花边,一边说,“每一代人都是这样生活的啊,留下一些东西,但带走的更多。”
油角凉了之后,我和儿子试吃。一口咬下去,酥皮纷纷掉落,手掌来不及接。内馅的花生细粒酥脆,芝麻和椰丝白糖混合在一起,甜蜜的沙质感化在舌尖。我们不约而同说:“哇,太好吃了吧。”
连续吃了几个,依然意犹未尽,我提议不如再沏壶新茶。儿子欣然同意,并且说,“今天是我第一次做油角,很多个都没做好,但是后来有点感觉了。等到下辈子,我要是有机会做油角,别人一定夸我做得好。然后我一定会说,咦,这怎么感觉我上辈子曾经做过的事情呢?凡是你做得特别好的有天赋的,应该上辈子就已经试过了。你看,你对我的影响也不小呢。假如我以后有孩子,有孙子,我一定会跟他们聊聊关于你的事情。”
他开玩笑的口吻在说说说,而我却想到了这辈子我遇见的人和事。正是因为遇着了他们,我的生命已然变得是多么的独一无二。所以,也许上辈子彼此就已经相识了,那么,假如还有下辈子,我依然愿意这样和你们相逢。
夜已深,我却轻轻地、真实地爱着眼前的这一刻。心里有一些事情,不多不少,拿得起,也放得下。
叉烧
广东人是离不开叉烧的。连骂孩子,都说:“生你不如生块叉烧!”叉烧、烧猪、烧鸭、烧鹅、烧排骨……每当想到这些,眼前都能出现大街小巷那些食肆、大排档、或者茶餐厅——进门处总有面朝街面的一整片玻璃橱窗,里面永远挂着盐焗鸡、白切鸡、葱油鸡、琵琶鸭、火鸭、叉烧,卤味等一溜使人垂涎欲滴的烧腊。
如果经过这些广式烧腊铺子时,刚好饥肠辘辘,是最无法挪开步子的。叉烧、烧猪或者豉油鸡三拼,浇上点卤汁,配点油菜,白饭或者汤粉面,吃的是一种满怀期待和国泰民安。一个好的烧腊店,是能够让人记一辈子的。所以很多地方的叉烧都写着"秘制叉烧",一个“秘制”,江湖相见恨晚。
用餐高峰时间,总有一个师傅在砧板前,埋头苦斩。一会儿就去钩子上取下一块肉,一会儿直接在半扇猪的烧猪肉那里咔咔一顿切,再哐哐一顿斩。斩好的肉肉,不是放在盘子里端到里面餐厅,就是装到外卖盒子里,总之是很忙的。
出国后不久,我就开始自己烧叉烧了,那时发现美国的猪肉都不怎么好吃,有一股肉腥味,听说它们这里的猪不是被一刀捅死放血后再杀好,而是当头一棒电死的,所以没有放血,因此有腥味?我没有考证过,只是听说。
美国家家户户厨房都有烤箱,那是我最开始萌发用它来烤叉烧想法的原因。一开始不会用,不是浓烟滚滚,触发了烟雾警报器,就是不时烫到自己——叉烧变成叉自己烧自己。
用了很多次烤箱,才既腌出了家人满意、充满家乡味的叉烧。也熟悉了烤箱的各个性能,得心应手了起来。后来夏天有烟熏功能的BBQ外烤箱,在院子里烤叉烧,更加品相好。再后来有了空气炸锅,我把叉烧腌好后,分成小袋,孩子们自己会拿来解冻,放在空气炸锅里炸熟,最后按照我说的,最后刷上一层麦芽糖,变成甜脆外皮,油光铮亮,十分出色。说起来,那我家的叉烧也有二十多年历史了,真真可以说是"始创于2002年”。
叉烧还可以做成叉烧包馅,烤或者蒸叉烧包都可以,随你自己喜欢。有叉烧,可以做星洲炒米粉、叉蛋三文治、叉烧酥等等,很方便。叉烧算是我家三娃的指定肉肉,但凡做了叉烧,饭都吃多了很多。也许是受了黯然销魂饭的影响,每次我都煎几个荷包蛋,白灼上海青或者油菜心,他们自己就能把饭碗摆成一幅画。
有次学校聚餐,我烤了新鲜叉烧,切成薄薄片。再做了些小馒头,配些榨菜和蛋丝,把小馒头切开,夹上叉烧,榨菜蛋丝,浇上点叉烧浓汁,居然成了当天的网红食品。大家说是Chinese hamburger,中国汉堡,可把我乐坏了。
做叉烧要用猪肩肉或者梅头肉,主要特点是肥瘦相间,切面形成美丽的大理石花纹。肉切成约一寸厚、一寸宽的厚粗条,不能切得太薄太短。不然一腌就太咸了,吃起来也不爽。我们要吃的是大块叉烧肉,不是肉片或者肉丝。
腌叉烧最好能在冰箱里腌两天到三天,中间翻一下。腌够时间使叉烧整个被腌料浸润酥软,里外合一,烧起来味道均匀,吃的时候比较过瘾,每一口都是扎实的味道。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焦香软糯,肉嫩爆汁,甜鲜回甘,整个吃饭过程都浪漫欢喜。如果腌的时间不够,烤好后外面有一点味道,内里是寡淡的,很敷衍,使人容易涌起淡淡的不忿和失望——来都来了,只好对付两口。但如果腌得太久,这些肉又变得老熟一些,烤完之后容易发干,吃起来像和老江湖相遇,对方欲说还休,表情略带沧桑,而你只想吃饱走人。
腌料用李锦记叉烧酱、海鲜酱、蚝油、南乳汁、酱油、米酒、蒜粉。如果只放叉烧酱,那出来的味道就会很单一,没有层次感。叉烧酱作为一种基础底味,海鲜酱和蚝油形成叉烧的鲜,南乳汁上色和酱香味,米酒去腥,蒜粉增香,这样腌出来的叉烧真的好吃。我以前用蒜蓉,后来发现烤的时候蒜蓉会变黑发苦,因此改良为蒜粉。如果不熟悉,就把腌料汁放在容器里先调匀了,尝一尝,这个味道就是成品的味道。像我这种熟手就基本不用想了,直接倒进去,一拌。腌好放冰箱,每日翻拌一次,使其均匀。到第三天可以拿出来,回温一下。一般回温一小时,再烤。烤好后趁热刷上一层麦芽糖,马上亮晶晶。如果没有麦芽糖,就刷蜜糖和油混合的蘸汁,蜜糖多,油一点点就好。剩下的叉烧汁,可以加一点点酸梅汁,煮开,成为蘸汁。或者熬煮葱姜蒜香菜后勾芡,成为叉烧包的馅料味汁。
“小新招牌蜜汁叉烧,外焦里嫩,真真色香味俱全。明火烧烤的时候,顺便摘了西葫芦一起切片烧烤,开饭的时候都不用喊,孩子们就每人埋头苦干狂扫了两大碗白饭。他们日后人生路上,黯然销魂时,大概也会忽然想起他们妈咪的这碗叉烧饭。在很远的彼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我几年前写过的一段话。如今看到,依然热泪盈眶。
腊肉
来说我们的腊肉了。我家的腊肉超级好吃,给过很多朋友,他们都哭了,被好吃到。然后就像问我要粽子和月饼那样,开启每年都要问我要的模式。我是不能纵容这种情况的。每逢佳节不发圈,不然,信息都回复不过来。东西要好吃,它是真的需要一些钻研精神在里面的。
广式腊肉,首先选带皮五花肉,切成长长条,大概一寸多厚,切一堆。烧一锅热水,把切好的肉,在洗菜池里放着,这锅热水给它浇上去,一则清洗掉表面的油污,二来去去腥气。这样被热水冲过的猪肉表面是比较清爽了,不是焯水,注意别把肉煮熟了,是冲一下,然后让肉晾干一会儿。取一个大盆,猪肉放进去,先给高度白酒按摩一下,高度白酒能杀菌,可以防止腊肉变质。更重要的是,和白糖发生反应让猪的肥肉变得透明和爽脆。一层猪肉一层白糖——对白糖,很多白糖,别不舍得——让这猪肉变得又白又胖,滑溜溜的,因为糖融在酒里面了。这样的被白酒和糖灌醉的猪肉,放在那里腌一个小时左右,再做下一步。
下一步的主要配料为:八角、花椒粒、生姜片、老抽、生抽、五香粉、盐。这些加进去猪肉里之后,充分翻拌后,可以用筷子蘸一点点料汁舌尖尝尝味道,然后吐出来口水,漱漱口,因为肉还是生的嘛。这个味道就是腊肉的味道了,咸淡可以调节。腌上之后,就放入冰箱,腌四天。每天一翻,有点像做叉烧,也要腌。
下来怎么挂腊肉呢?以前我是找天气晴朗太阳合适的十月份来做腊肉,但是天气这个事情不好掌握,而且外面蜜蜂和苍蝇小虫子还是有,尤其是蜜蜂,有一年围着我的腊肉采蜜,把肉硬是採出几个窟窿来,我就不明白到时这蜜糖尝起来会是个怎么复合香型的,肉味蜜糖,独此一家。松鼠也来骚扰,后来还有狐狸,一块腊肉搞得一院子都是动物,我累死了。后来又想办法坐在腊肉旁边盯着,结果腊肉没晒好,自己先香了,晒昏过去。又想办法转到室内,如何创造一个类似吐鲁番葡萄干那样的烘晾环境?最后瞄准了锅炉房。小门一关,再加上个暖炉,成功了。腊肉穿绳,竹竿挂上,大回形针出动,一边钩肉,一边挂竿子上,总之经过千锤百炼,逐渐形成稳定生产线。一般五到七天成熟,出油,待到腊肉一滴滴不停滴油,肥肉部分变透明就可以收了
煲仔饭
做煲仔饭要用泰国香米或者茉莉香米。whatever香米,必须是香米!因为香米的吸水性较低,成品比较干爽,饭粒颗颗分明。米淘洗干净,放一旁备用。家里有没有长期放一罐猪油?如果没有的,小伙伴们听我一句劝,买点肥肉或者猪板油回来,炼一罐猪油。平时用来做煲仔饭,做鱼汤炒青菜,猪油捞饭,捞面都好吃得不得了。
猪油是非常健康的脂肪,比菜油、豆油都要好,既利水消肿,还美容、不是让你天天吃猪油,什么东西都是过犹不及;而是教你怎么在对的时间用对的东西。比如煲仔饭的内胆,就是要刷猪油,形成的锅巴才又酥又脆,别的油我都替你们试过了,出来的饭焦有色无香,口感也不如猪油的酥脆。
把米直接放进煲里,加水,漫过米一厘米就可以了。这时候就把腊肉腊肠放进去,盖上盖子,大火烧开。烧开后可以揭盖,用筷子稍稍搅和一下米,盖上盖子煮一分钟,关火。关火后焖三五分钟。这个时候,里面的米由于沙煲的保热性好,等于依然是接近沸腾的。这几分钟就可以把米饭煮个七成熟了。这时再开火,依然是大火煮一分钟,再关火焖五分钟。这时你打开锅盖,就发现所有的水分都已经被米吸收了,米饭还有一丢丢夹生,把腊肉腊肠筷子夹出来,切片,碼回去沙煲里,并且现在可以在饭面打一个鸡蛋(随意)。盖好盖子,开火,小火,煮五分钟,这五分钟的目的是进一步让米饭煮熟,并开始形成锅巴。
当听到锅底有一些偶发的爆破声,这是米粒和油在热的煲底和气体分离的声音。这时沿着砂锅边淋一点点的油,使它渗进去沙煲里头,开大火猛攻一分钟,听到大量爆破声,关火,让它们焖着,等待。焖饭的过程必不可少,它和饧面必须饧够时间,牛扒烤好后要休息一下再切的原理一样,都是让这些好物再沉淀回归聚集一下,再余热成熟那么一分。就这一分,很重要,是升华。等待期间,请移步去煮灵魂酱油。不要傻傻浪费时间盯着砂煲看,哪怕你去烫根青菜,准备碗碟,收拾一下桌面呢?
别人家的酱油怎样做我不知道,我家的酱油就是很出彩的,单用这个酱油拌饭都行。油锅爆香姜片、葱段、香菜根、蒜片、干辣椒、八角、香叶、小米辣。小料爆香后,加冰糖、酱油、蚝油,多一点点水,煮开,翻滚,直到把酱油熬成熟酱油。此时酱香扑鼻,酱油味道咸香可口,不会齁反而有回甘。加水是不可少的,有些我的朋友喜欢不思考,觉得我说加水多余,不加水不是更浓香吗?好吧,最后得到死咸死齁死黑的一锅酱油膏,怪我咯?我跟他们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们是既罔又殆,名师出低徒。因为最后她们的结论是,你以后多做一点,我们想吃就去问你要。她们的”民以食为天的天“,原来是”我的天哪“的天。
酱油煮好后,揭开砂煲盖,淋上一勺,锅底传来滋啦啦的响声,仿佛快乐的歌声。别忘了煮几根绿叶菜,这样整个煲仔饭就齐活了。喷香的腊肉腊肠,米饭油润焦香,锅巴酥脆,喝一口汤,再吃口饭,顿时不想家,也不想ta,只想好好吃眼前这顿饭,实实在在爱自己一回。
一日三餐,每一天认真煮饭,这件事难不难?生活平静,内心富有,用心煮顿饭,给自己和家人享用,应该不难。
但就算是真的难,也会借用王阳明说的那句,“越是艰难处,越是修行时”。谁说好好煮饭吃饭,不是修行呐?盘中餐,眼前人,心中情,今日事,全都可交托于四季的时光里。不要着急,慢慢来。
写作手记
今天的内容来自每日书「人间有味」主题班
在每日书,记录你的生活
4月每日书报名中
期待你的书写!
点击小程序报名
虚构 Fiction
(第一期 3.6-20,之后每月开展)
(English)(每月)
大师工作坊
(中/英 upcoming 2025/07)
(English, upcoming 2025/05)
类型小说
(upcoming 2025/03)
Feminism/Sex in Fiction Writing (English, upcoming 2025/04)
非虚构 Non-Fiction
(每月16-30号)
(English,每月)
(English, Mar- Jun/ 2025)
剧本 ScriptWriting
(首期结课于 2025/01,upcoming 2025/09)
诗歌 Poetry
里所诗歌工作坊(upcoming,2025/05)
(2023)
每日书 Daily Writing Community
(4月)
(4月)
共写班(每月)
自由书写班(每月)
英文班(每季度一次)
线下活动 In-Person Events
写作聚会(北京/上海)不定期举行
在地写作 Writing Retreat
(2017 上海)
出版 Publishing
出版作品 Published works
文学经纪Literature Agency
合作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未读、天津人民出版社、微信读书……
新书阅读New Tit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