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过了春分时节,门诊里总是人来人往,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患者居多。她们大多眼干脸黄,白天头晕手麻,晚上辗转难眠。

这可不是简单的“春困”,而是肝血不足的典型信号!

为什么女性春天更容易肝血不足呢?

中医认为,肝藏血,女子以血为本。女性一生要经历经、孕、产、乳,每一阶段都在消耗肝血;

而春天属木,对应肝脏,肝气升发时,若肝血不足,则肝气生发无力,身体反而更加虚弱。

很多人一听说肝血虚,就立刻想到红枣、阿胶。但春季补血讲究“清润不滞”,补得进才是关键。

今天,邀请到广州公立三甲医院,失眠专家黄燕教授,来分享一碗非常适合春天女性喝的“春日养肝回血汤”。

大家先帮忙点赞、转发、关注!



肝血虚的人,春天症状会格外明显,大家可以来对照一下:

  •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肝开窍于目,血虚则目失所养;
  • 失眠多梦、易惊醒——血不归肝,魂不守舍;
  • 指甲脆裂、手脚发麻——肝主筋,血虚则筋失濡养;
  • 脸色暗沉、长斑——血不荣面,浊阴不降。

“春日养肝回血汤”

要是不及时调理,到了夏天就会心火旺,秋天则肺燥,冬天更是肾气亏虚,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碗汤的组方不难,只要每周喝3次,连续喝一个月,效果就能看得到!

组方:桑寄生、女贞子、白芍、黑芝麻、桂圆肉、茯苓。做法:材料洗净,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40分钟,滤汁饮用。

功效:补肝血、滋肝肾。

为什么说这碗汤更适合春天?

1、肝肾同补:桑寄生、女贞子直入肝肾,填补精血根基;

2、柔肝不燥:白芍养血柔肝,避免春季肝气过亢;

3、润而不腻:黑芝麻、桂圆补血润燥,茯苓化解湿滞,久服不上火。



门诊曾有一位更年期女性,50岁,因长期熬夜,饮食不节,导致春季后失眠加重,每晚仅睡3-4小时,伴头晕目眩、指甲凹陷。

辨证发现舌淡苔薄,脉弦细。辨证肝血虚兼脾弱,调理以养血柔肝、健脾安神为主。

黄燕主任于是用上方,并加炒酸枣仁。

服用一周后,睡眠变深,半月后面色转亮,眼干、手麻逐渐缓解;连服一个月后,不仅睡眠改善,连多年的黄褐斑也淡了许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