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薄暮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医院病房的宁静。
"梅梅,你要相信妈妈,我没事的,真的没事……"宋芳的声音有些发颤。
电话那头,顾梅握紧了手机,母亲反常的语气让她心里一沉。
这已经是母亲第三次住院,却是第一次拒绝她前来探望。
而那个名叫冯毅的男保姆,不知为何总是能准确预判她回家的时间。
窗外的暮色渐浓,顾梅望着手机屏幕上母亲的微信头像,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心头蔓延。
她决定,今晚要提前回家一趟。
01
深秋的风裹挟着寒意,穿过医院消毒水味道的走廊。顾梅站在病房外,透过半开的门缝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宋芳。
五十岁的母亲,此刻却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面容憔悴,眼角的皱纹深深刻在脸上。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住院了,关节炎的反复发作让母亲饱受折磨。
门廊的灯光在顾梅脸上投下一道阴影,映衬着她疲惫的神色。
作为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她刚刚结束了一场持续三个小时的视频会议,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赶到了医院。
手机里还躺着二十多条未读消息,大多是关于下周项目验收的事情。
"梅梅,你又请假了吧?"宋芳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病房里的宁静。她抬起布满老年斑的手,想要抚平女儿眉间的褶皱。
"没事的,妈,项目刚好告一段落。"顾梅握住母亲的手,触手的温度让她心里一阵酸楚。
这个谎言她已经说了很多次,每次母亲住院,她都会这样安慰。但她知道,这次的项目关系到她能否晋升总监,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我知道你在骗我,"宋芳叹了口气,"你的项目我都记着呢,上周你还说要开始城市更新的招标工作。这么大的事,哪有什么告一段落。"
顾梅一时语塞。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但头脑依然清晰。自从父亲五年前因病去世后,母亲就格外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有时候连她随口提到的一个项目细节,母亲都能记得比她还清楚。
"妈,我是项目经理,时间还是能自己安排的。"顾梅轻声解释,同时瞥了一眼手机,上面又多了几条未读消息。
"你这孩子,从小就死要面子。"宋芳的眼里泛起泪光,"我这身子骨,成了你的累赘了。你爸走得早,要不是为了照顾我,你也不用放弃出国的机会。"
"妈,您别这么说。"顾梅连忙打断母亲的话,"我留在国内发展得很好。再说您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再大的成就又有什么用?"
病房里安静下来,只剩下走廊里护士推着药车经过的声音。顾梅看着母亲苍白的面容,一个想法在心里逐渐成形。
"妈,我在想一个事情。"顾梅斟酌着开口,"要不我们请个保姆吧?这样您在家也有人照顾,我也能放心工作。"
宋芳没有立即回答。她望着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病床上,在白色的床单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
02
自从丈夫去世后,她就一直独自生活,虽然生活不便,但好歹清净自在。让一个陌生人进入生活,她心里多少有些抵触。
"妈,您别觉得请保姆就是我不孝顺。"顾梅仿佛看出了母亲的心思,"我是真的想让您过得更舒服些。您看,现在您走路都不方便,万一摔着了怎么办?"
"那也不用麻烦别人,我自己慢慢来就是了。"宋芳的语气里带着倔强。
"妈,您别总是这样为我着想。"顾梅握紧母亲的手,"您要是真为我好,就让我尽尽孝心。我总不能看着您这样艰难地生活。"
看着女儿真诚的眼神,宋芳终于点了点头:"那你找个可靠的,年纪大点的阿姨就行。"
得到母亲的同意,顾梅松了一口气。她立即联系了几家口碑较好的家政公司,很快就选中了一位名叫张阿姨的保姆。张阿姨今年五十八岁,在家政行业工作了十多年,经验丰富,看上去性格也温和。
张阿姨来的第一天,顾梅特意请了半天假在家。张阿姨确实很会照顾人,不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给宋芳准备了可口的饭菜。看到母亲吃得开心,顾梅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但好景不长,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宋芳的关节炎经常发作,特别是阴雨天气,有时候连下床都困难。张阿姨虽然经验丰富,但毕竟年纪大了,力气不够。有一次扶宋芳上楼,两个人差点一起摔倒。这可把顾梅吓坏了。
"顾小姐,要不您考虑换个年轻力壮的护工?"家政公司的李经理提出建议,"现在也有不少男护工,特别适合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
"男护工?"顾梅皱了皱眉,"这不太合适吧?"
"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的。"李经理解释道,"男护工力气大,照顾起老人来更方便。我们这里就有个叫冯毅的,之前在养老院工作过,很有经验。"
顾梅仔细查看了冯毅的资料。三十五岁,身高一米七八,有护理证书,在养老院工作了三年,履历看起来都很不错。
最重要的是,他确实比张阿姨更适合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
"妈,您看看这个护工怎么样?"顾梅把冯毅的资料拿给母亲看,"他的资历很好,还有专业证书。"
宋芳皱着眉头看了看资料:"让个男人照顾我,总觉得不太合适。"
"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有什么不合适的。"顾梅笑着说,"您看医院里不也有男护士吗?再说有个男护工在家,我也放心一些。"
在女儿的劝说下,宋芳勉强同意试试看。第二天,冯毅就来到了宋家。他身材高大,面容干净,说话做事都很得体,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阿姨,我扶您去阳台晒晒太阳吧?"冯毅的声音温和有力,"我看您这两天都没怎么出门,多晒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
宋芳本能地往后缩了缩,但冯毅的动作很专业,稳稳地扶住她的手臂,让她感觉既安全又舒适。
到了阳台上,冯毅还细心地帮她调整了座椅的角度,避免阳光直射。
"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阿姨的。"冯毅向顾梅保证,"我在养老院工作的时候,专门学过老年人护理。"
03
看到冯毅的表现,顾梅稍微放心了一些。接下来的日子里,冯毅的表现确实无可挑剔。
他不仅照顾得很周到,还会变着花样给宋芳做可口的饭菜。最重要的是,他力气大,扶着宋芳上下楼都很稳当。
渐渐地,宋芳也适应了冯毅的照顾。特别是发现冯毅会做一些养生药膳,效果比她平时吃的药还好。每天变着花样的饭菜,让她的胃口也比以前好了许多。连续几次复查,医生都说她的身体状况有明显改善。
"梅梅,你找这个冯毅还真不错。"宋芳难得地夸奖,"他做的药膳对我的关节炎很有效果。"
看到母亲的情况改善,顾梅终于能专心投入工作。
城市更新项目进展顺利,上级也多次表扬她的工作能力。虽然工作压力依然很大,但至少不用再担心母亲的安危。
但好景不长,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一个平常的下午。
顾梅正在开会,突然接到冯毅的电话。
"顾小姐,您母亲这两天胃口不好,总说恶心想吐。"冯毅关切地说,"我觉得可能是感冒了。"
"要不要带我妈去医院检查?"顾梅担心地问。
"不用那么着急。"冯毅说,"我给阿姨熬了些养胃汤,应该很快就会好。您周末回来看看就知道了。"
顾梅本想立即回家,但项目正处关键阶段,她抽不开身。想到冯毅一直照顾得很好,她也就暂时放下心来。
周末回家时,顾梅发现母亲状况不对。平时爱说爱笑的母亲变得沉默,脸色苍白,眼神也不像从前那样有神。
"妈,您怎么了?"顾梅问。
"没什么,可能着凉了。"宋芳轻声说,眼神躲闪。
"那我带您去医院检查吧?"顾梅说着要去拿外套。
"不用了!"宋芳突然提高声音,随即又低下头,"冯毅的汤药很管用,我已经好多了。"
正说着,冯毅端着汤走进来:"阿姨,该喝药了。这是我特意熬的养胃汤,很健康。"
顾梅注意到母亲接过汤碗时,手明显颤抖。她还想再问,手机却突然响起。公司出了紧急状况,需要她立即回去处理。
"妈,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临走前,顾梅叮嘱。
接下来一周,顾梅被工作缠得焦头烂额。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她连续加班几天,直到周四晚上才处理完所有问题。
想到母亲反常的表现,她决定提前回家。到家门口时,她发现门虚掩着,听到母亲压抑的啜泣声。
推开门的瞬间,眼前的场景让她如坠冰窟。
宋芳蜷缩在沙发上,脸色苍白,眼睛红肿。冯毅站在一旁,神色慌张。
"妈!发生什么事了?"顾梅冲上前,抱住母亲。
宋芳看到女儿,眼泪决堤:"梅梅,对不起……"
顾梅转向冯毅,厉声质问:"到底怎么回事?"
冯毅支吾道:"阿姨今天突然晕倒了,我刚把她扶到沙发上……"
"晕倒?为什么不送医院?"顾梅怒不可遏。
04
这时,宋芳突然捂嘴冲向卫生间。顾梅跟进去,看到母亲在马桶边剧烈呕吐。
"妈,我们现在就去医院。"顾梅扶起母亲,心里充满自责。她怎能让工作蒙蔽双眼,忽视母亲的异常?
在医院里,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的诊断结果让顾梅如遭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