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在咸阳博物院内,以“戈国秘踪”为主题的泾阳高家堡出土文物展开幕。1971年和1991年,在咸阳市泾阳县高家堡村,先后发现六座西周早期的墓葬,出土八件带有戈族族徽的青铜器——
1月28日,除夕节之际,我参观了这个展览。以泾阳县博物馆藏高家堡戈族墓出土的青铜器为主,展出商周时期青铜器和玉器等文物总计37件(组),分为“夏代分封 以国为姓”“殷商臣属 拱卫王室”“周初迁徙 分布华夏”三个部分。
1.夏代分封以国为姓
戈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夏代。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在《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记载:“戈,在宋郑之间。”这里的“宋郑之间”大致范围在河南省杞县境内,泾阳高家堡墓地为我们探寻戈国地望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2.殷商臣属拱卫王室
商汤灭夏后,戈族臣服于商。作为商王朝的臣属国,戈国是抵御边患和拱卫王室的重要力量,甲骨文中多次记载戈国与舌方、亘方、羌人交战。
近年,在河南省安阳市辛店遗址,发现商代中晚期戈族人从事青铜铸造的遗迹。这里西南距离当时的王都殷墟仅有10公里,能够在王都周围进行大规模青铜铸造活动,充分说明戈族占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
3.周初迁徙分布华夏
商周之际,由于各种原因,戈族开始对外迁徙,路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其中,向西进入关中,分为两条路线,一路向西至宝鸡,一路向北至泾阳。
作为殷商遗民,在高家堡戈族墓地中,出现“腰坑葬”等商代的葬俗。同时,受到周人的影响,也出现“毁兵葬”等周人的葬俗。这种商周葬俗同时出现的情况,证明戈族人逐渐融入到西周文明。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融合,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点击下方,观看相关图文——
我是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非优秀”毕业生,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申局”。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关中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