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人民网记者 邱烨
航拍镜头下的连片油菜花。潘成摄
阳春三月,江西共青城的万亩油菜花海迎来最佳观赏期。
与往年不同,今年游客们不再满足于地面赏花,而是选择“飞”上蓝天,从300米高空俯瞰金色花浪。
这一创新的“低空赏花”项目,不仅成为当地文旅新热点,更折射出低空经济产业的蓬勃生机。
游客热捧:“空中视角”带来全新体验
在南湖机场的候机室内,来自上饶的游客叶钰正兴奋地等待登机。
“以前只在平地上看过油菜花,这次想换个视角,体验一把空中看花海。”她说。
游客体验空中赏油菜花。刘早俊摄
大约5分钟后,直升机腾空而起,金黄的田野在脚下铺展,蜿蜒的河流与村落点缀其间,宛如一幅立体油画。
“快看!那一片像不像孔雀开屏?”叶钰指着右侧一片扇形花田惊呼。飞行员默契地调整角度,让机身微微倾斜,叶钰举起手机,机舱内响起此起彼伏的快门声。
“和想象中‘一览无余’的感觉不同,空中看花反而更有层次,”叶钰贴着玻璃感叹,“你能看到花田如何绕过村庄、如何沿着山坡起伏,甚至能看到高速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这些才是活生生的风景。”
像叶钰这样的游客不在少数。据统计,自春季“空中赏花”项目推出以来,日均接待游客超40余人次,其中约5成来自省外。为满足需求,公司不仅定制了多条飞行路线,还提供直升机、轻型运动飞机等不同机型,价格从每人599元到1399元不等。
产业支撑:低空经济产业园“筑巢引凤”
图为航拍镜头下的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制造中心。潘成摄
“低空赏花”的火爆,离不开共青城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超前布局。近年来,该市建成江西省首个市场化运营的A1类通用机场——南湖机场,并打造全国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引入飞行器制造、维修、培训等上下游企业20余家,累计投入近2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
“我们不仅做旅游,更瞄准全产业链。”共青城市南湖新城管委会主任唐力介绍,园区内企业已研发适用于观光、测绘、物流等多场景的航空器,未来还将拓展短途通勤、应急救援等业务。政策层面,当地政府推出空域审批“绿色通道”,并与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南昌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等院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为产业持续输血。
文旅融合:从“赏花经济”到“四季可飞”
如何让“低空热”不局限于花季?
共青城文广旅局负责人王芳透露,正规划“航空+生态”的全季旅游模式:夏季推出鄱阳湖湿地空中观光,秋季以稻田艺术为主题,冬季结合温泉与雪景飞行体验。此外,航空科普研学、飞行模拟器体验等项目也将陆续落地。
这股风潮还带动了乡村振兴。周边农户吕晋宝告诉记者,今年油菜种植面积扩大了100多亩,“不少游客飞完还要到田里拍照,农家乐的生意也跟着火了。”
蓝天白云下,又一架直升机掠过花海上空。游客们的笑声与引擎声交织,映照着这座年轻城市的腾飞梦想——从“油菜花”到“飞行器”,共青城正以天空为画布,绘就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