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搜搜《世上最美的溺水者》这本书的介绍,八成都是些“加西亚·马尔克斯短篇集大成之作”“七场白日溺水的梦境”“比《百年孤独》还要魔幻”诸如此类的评价。

但!怎!么!没!人!提!那!篇!复!仇!爽!文!

(对不起请原谅我的激动...)

其实不光这一篇复仇爽文的发现,我们在共读这本书的这些天里,还发现了件奇奇怪怪的事:

有朋友发现,这部短篇集里的七篇故事,不光名字一篇比一篇长(第一篇名字是4个字,第七篇却有足足25个字!),还都是“......的......”的结构(嗯,但第一篇叫《巨翅老人》)。


前者不知道是否是老马有意为之,后者确实从他其他作品的书名里也能发现有这样的习惯:霍乱时期的爱情、族长的秋天、迷宫中的将军......太多了!

而刚刚提到的那篇复仇爽文,就是倒数第二篇《出售奇迹的好人布拉卡曼》,这一篇主角有两个:坏人布拉卡曼和好人布拉卡曼,二人算是师徒关系。

老坏布带着好小布,靠着一身奇门异术云游四方,其间老坏布因为真不是什么好人,没少在精神、肉体上折磨好小布。

- 他扒掉了我身上最后几片破布,用带刺的铁丝网围住我,拿硝石在我的伤口上来回蹭,把我泡在自己的尿里,拴住我的脚踝把我吊在太阳底下暴晒,嘴里还嚷嚷着,说那些折磨不足以平息他的怒火。

从一开始设定里就存在的奇门异术越来越魔幻,到最后发展成了好小布真正习得了让死人复活的能力,而他对老坏布的复仇,就从这本来是救人的能力,设计了一个极为狠毒的陷阱让老坏布自投罗网。

- 他看着我,就像看着一位母亲,眼睛里仍旧含着男人的泪水,身体因为痉挛弯过来又扭过去,最终双臂环抱着咽了气。当然,这是我唯一一次失手。

故事的结局可不是失手杀死他那么简单。魔幻色彩一直是老马的作品最广为人知的特色,也像最开始说的,这部短篇集在某些片段甚至压过了《百年孤独》。

他笔下的魔幻总像是有种奇妙的说服力,读着读着如呼吸一般就接受了所有设定,向来不“强行”的,也更不会“耍赖”,从不会让人读着读着脑子里冒出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哪怕天上掉下一个年老色衰、翅膀无力的天使,哪怕海上飘来了宣告着死亡的玫瑰香气。


哦天,它怎么自己都会发光了

这篇在共读最后也收获了很多朋友的喜爱,我们收集整理了大家的打卡,精选了几位朋友分享的“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故事”,里面有关于这篇《出售奇迹的好人布拉卡曼》的,也有《逝去时光的海洋》和最后那篇名字足足有25个字、篇幅占据了半本书的故事的。

都很新鲜很真实,希望你读得愉快。不想被剧透的话建议划到最后买一本回去自己也读一读就更好了,提前谢谢您嘞。


▼@紫棋

“反正人天天做梦,梦一回则少一回,无妨。”

我盯盯望着目录(之前没说,全篇都是“……的……”就很有意思),从头到尾、从尾倒回头反复,细细念一念篇名,最喜欢的始终定不了,那我最愿意停留在哪篇,那会是《逝去时光的海洋》。

那片海洋它有个title,逝去时光,那是说它有个“特异功能”。逝去时光就是它的“特点”,这样理解就比较舒服了。

也许是因为它不是个闭环,小镇永远安静,小镇上的人都来了又去,又回来,熙熙攘攘,有过,它坚于等待一个状态:起死回生。

也许是因为它不划上句号,小镇贫瘠,人都懒懒地打不起精神,大海打嗝,乌云造访,所有事物都人格化,镇上的人揽括半真半假的生活哲学,遵守规则,陆地如此,那带来困扰的大海呢,有没有人想知道海里的天地?不想也得想,好吧,去。

这里正是我着迷的地方。海里是很里面很里面的地方,来者逝者游过但有“鲜花税”,再说,没有声音,随机相遇已是最佳避世境了,我不需要更多。只不过镇有镇命,海有海格,小镇贫瘠,深海又怎会热闹到哪里去,但一回游足矣。

反正人天天做梦,梦一回则少一回,无妨。

着迷结束的时候,又可以翻开再看一次,看出点别的,又少一回梦了——离不开的小镇,铅化的双腿。

说着说着,我原来在这篇不自觉成了个旅人。我可以阖上,但打开我就愿意读下去,因为这篇无论何时何地故事发生都两个人,有热闹有对话,有不说不停不看,应有尽有。

“你们也该离开了。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事可以做,干什么都比死守在这个镇子上挨饿强。”

这句话犹如投下的种子,至少种在我这旅人心里,海洋囊括所有逝者安息,逝去的时光被海收容,不想太接近可以离开,看尽了就离开,不知小镇上的他们会不会把这话听进去。

▼@沐染

“一个在深海永驻,一个在人间呼唤。”

死亡在此并非终结,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重新诠释,既消解了世俗的浪漫幻想,又在永恒中赋予其新的意义。

浪漫的本质往往依赖时间的流动(如相遇、热恋、分离),但死亡将时间冻结,使浪漫沦为一种博物馆式的陈列。

小说中,死亡并未终结孤独,反而将其推向极致。佩特拉与雅各布生前的情感隔阂在死后延续为永恒的错位——一个在深海永驻,一个在人间呼唤。人类本质上是“困在镜像牢笼中的个体”,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孤独。

当浪漫被剥离了时间、欲望与矛盾,是否还能称为浪漫?答案或许隐含在深海那“携着鲜花的水流”中——死亡以消解为代价,将浪漫升华为一种超越人性的诗意存在,但这种存在本身,恰恰是对生命短暂与激情易逝的终极反讽。


@Mr.Alone

“好多神奇的句子,和出其不意的幽默感。”

最喜欢的一篇,一定是《出售奇迹的好人布拉卡曼》,我愿称之为马氏爽文。除了爽文之外,这篇还有好多神奇的句子,和出其不意的幽默感。

二月是一群看不见的大象,轰轰烈烈的闯过去,却不留下一丝痕迹;坏布拉卡曼把总督的脸装扮得如此庄严,以至于他们在死后好多年里把这里管理得甚至比他们生前还要好。好讽刺,好幽默,不被管束的地带反而比被管理的时候更好。

海军陆战队的司令官死于他卖的假药,于是掀起了以消除黄热病名义的战争。老马非常正面的带入了一段拉美被侵略的历史,而我却不觉得过分。坏卡曼折磨好卡曼,好卡曼却学会了新手段,从此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甚至睡觉的时候不用定闹钟

而“我”也给了坏卡曼最隐秘的报复:他将在暗无天日的棺材里活下去,永远!

@H

“只要我活着,他就得在坟墓里活下去”

我最爱的一篇,其实我本想选纯真的埃伦蒂拉,因为我并没有按顺序读最后三篇,大家读的进度很快,在分享感悟的时候这篇最吸引我,但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我之后读到的——《出售奇迹的好人布拉卡曼》。

这个结局太出乎了我的意料,故事情节也是。

在好人布拉卡曼忍受了无尽的折磨之后,获得了让人重生的超自然能力,只要他活着,坏人布拉卡曼就会在坟墓中,一直活在无尽的生生死死之中。

我都会给他带去满满一汽车的玫瑰花,我的心也会因怜惜他的美德而隐隐作痛,但接下来,我会把耳朵贴在墓碑上,听他在那口已经破烂不堪的大箱子的碎片中哭泣,如果他又死了,我会再让他活过来,这个惩罚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只要我活着,他就得在坟墓里活下去,也就是说,永远。


@非花非雾

“当然还有床单。”

喜欢埃伦蒂拉的故事。

在这篇故事里看到了前面几篇的影子。占半本书的篇幅把前半本书全都串联起来了。

首先是翅膀。在祖母和尤利西斯对话的时候出现。当时祖母问尤利西斯应该有翅膀吧,尤利西斯说那是我的爷爷。私奔回来后他还觉醒了一些异能,对标上巨翅老人的异能。

我觉得,也许翻译过来的这个“爷爷”其实是外祖父。因为尤利西斯的妈妈是印第安部落掌握了古老秘密的女人,而再上一代有些神秘的能力谁能说得清呢。隔代遗传的设定到后来把血脉激发出来也是挺带感的。但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是埃伦蒂拉在尤利西斯身上埋的一条线,作为尤利西斯后来在睡梦中听到埃伦蒂拉的呼喊,指引着尤利西斯去找她的线。(《巨翅老人》)

来自参议员的介绍信。祖母去追私奔的埃伦蒂拉时去向世俗权力求助。迷恋女孩林间野兽气息的奥内西莫桑切斯参议员给祖母写过介绍信。(《超越爱情的永恒之死》)

埃伦蒂拉最美最辉煌的时候,村镇越来越热闹:好人布拉卡曼来了。他来复现坏人布拉卡曼的表演。(《出售奇迹的好人布拉卡曼》)

蜘蛛女来了。在巨翅老人被参观带来流量的时候,蜘蛛女跟着马戏团去分流。这是哪里有热闹她就往哪里钻呐。(《巨翅老人》)

永生世界的使者?会是逝去时光的海洋深底里的来访者吗?还是那个世上最美的溺水者?或者是来自幽灵船上的某个人?不确定。

他们都成为了“来历不明的寄生虫”!因为只有一个埃伦蒂拉,能养活这么多人。

当然还有床单。埃伦蒂拉接待客人的间隙,换下脏旧湿透的床单。向赫伯特先生借五百比索需要陪伴一百个男人的女孩也要拧被汗水浸透的床单。(《逝去时光的海洋》)

▼ 更多精彩分享请见


▼ 更多故事尽在

四月共读预告

[意]茱莉亚·卡米尼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