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端天气频发 可再生能源如何应对?

【UN News网 3月26日报道】


受全球气候干旱的影响,水电发电量减少,此外,云层遮蔽致使太阳能发电量降低。专家指出,气象学和气候科学应当成为能源转型的关注焦点。

可再生能源竞赛加速推进。尽管气候危机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可再生能源仍不断发展,如太阳能电池板覆盖沙漠,风力涡轮机遍布海岸线,水电大坝利用奔腾的河流源源不断地生产清洁电力。

在低技术成本以及高减排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愈发强劲。然而专家们却纷纷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表示了担忧:由于可再生能源依赖天气条件,气候变化影响甚至可能危及可再生能源生产。

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与能源专家哈米德·巴斯塔尼(Hamid Bastani)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表示:“在苏丹和纳米比亚,由于降雨量异常稀少,水电发电量下降了50%以上。”

这些变化并不局限于水电。受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风力发电量也呈下降趋势。

中国的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40%,但在2023年,由于风力异常干扰了发电,发电量仅实现了4%至8%的小幅增长。在印度,季风风力减弱,风力发电量也有所下降。而非洲一些地区遭受的损失更为严重,风力发电量降幅高达20%至30%。

而南美洲的情况则正相反。晴朗的天空和强烈的太阳辐射提升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表现,该现象在巴西、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等国家尤为明显。


1

可再生能源系统高度依赖气候稳定性

博斯科洛(Boscolo)是气候科学与能源政策交叉领域的专家,她指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极为脆弱。水坝、太阳能发电厂和风力涡轮机都是基于过去的气候模式设计建造的,这使得它们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以水电为例。水坝依赖于可预测的季节性水流,而这些水流通常来自积雪融化或冰川融水。她表示:“随着冰川融化,水电发电量在短期内会有所增加。但一旦这些冰川消失,水源也会随之消失。而对于我们而言,目前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这种情况已经在安第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等地区出现。如果冰川融水消失,部分国家则需要改变发电方式,否则将面临长期能源短缺问题。

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海平面上升和强劲的风暴为能源生产设施带来的风险逐渐增加,其中就包括位于海岸线附近的太阳能发电厂。

同样,日益频繁且愈发猛烈的野火也会摧毁输电线,导致整个区域停电。而人们对制冷的需求达到峰值时,极端高温会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并给电网基础设施带来压力。

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核电站也面临着风险。

博斯科洛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核电站因为缺乏冷却水而无法运行。” 随着热浪更加频繁,河流水位下降,一些老旧核设施在现有位置可能无法继续运营。


2

应对措施:数据共享、AI预测、科技创新

博斯科洛强调,有一点无疑:我们的地球正朝着一个以电力,尤其是以可再生能源电力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交通、烹饪及供暖都将实现电动化。所以,如果没有可靠的电力系统,一切都将崩溃。开展“气候智能”革命,是改变现有能源系统,增强未来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韧性的有效措施。”

所谓的 “气候智能”,即将气候预测、数据共享和科技创新融入能源规划的方方面面。

例如,2023年11月,智利由于降雨量充沛,水力发电量激增了80%。尽管增长由气候因素导致,但专家们表示,先进的季节性预测能够帮助大坝运营商更好地预测此类情况,并提高水库管理效率,储存水资源。


那么,如何优化季节性预测,提升对大坝的管理水平呢?AI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路径。如今,利用气候和能源数据进行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以高分辨率和高精度预测资源的波动情况。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优化电池储能的配置时机,优化区域间的能源调配,从而增加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灵敏度。

此外,巴斯塔尼认为,能源公司与气候科学家之间有必要进行全球数据共享。

“私营部门收集的数据中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开发潜力…… 整合来自太阳能、风能、水电甚至核电站等发电厂的历史观测数据和实时观测数据,能够显著改进天气和气候模型,实现双赢局面。”


3

实现能源多样化以适应气候变化

为了确保清洁能源持续供应,另一项关键举措是实现能源多样化。巴斯塔尼解释说,若过度依赖单一可再生能源,各国将面临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或长期改变带来的风险。

例如在欧洲,能源规划者们越来越关注一种被称为 “黑暗无风期”(dunkelflaute) 的现象,即冬季出现的多云且无风的天气,这会对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造成不利影响。该现象与反气旋阴霾的高压系统有关,为应对该天气,人们应增加储能设备和备用电源。

巴斯塔尼表示:“将太阳能、风能、水能、电池储能,甚至包括地热能等低碳能源在内的多样化能源进行组合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极端天气变得愈发频繁的情况下。”

编译:陈明雪(新能源部)♥

审校:崔 颖(新能源部)♥

编辑:陈明雪(新能源部)♥

Energy Transition

能源转型与双碳观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