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日本东京举行,引起了世界关注。对于我们国人来说,自然更加关注。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这是“第六次”。这说明,中日双方前期一直在举行经济对话。
这次,双方参会的部门众多,都是7个,可谓规模庞大。中方参加的部门有发改委、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日方参加的部门有内阁府、外务省、经产省、财务省、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环境省。
据悉,双方都表示,要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经贸关系。这里面,“稳定”这个词比较重要。以前中日经贸关系有过热与冷,受外界因素影响,是不稳定的。而这次,致力于“稳定”,可见是吸取了教训。
这次对话,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这是比较罕见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日经济合作上,存在比较大的上升空间与拓展范围,是大有可为的。
在这二十项共识中,我比较关注的是以下三项:
一是第四项:“加强养老服务、护理等领域务实合作,培育银发经济。中方欢迎日方在中国举行老龄产业交流会。”
众所周知,日本早在1970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来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到2005年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而截至2023年,日本的老龄化率已高达29.1%,居世界第一。
所以,日本在银发经济方面的经验、成果都非常丰富。这对于也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可以学习的教科书,可以借鉴日本发展银发经济的经验。
今天看到新闻报道,说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是本世纪剩余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报道说,接下来将研究编制“十五五”时期人口老龄化相关国家级专项规划,推动养老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家政等相关产业和业态融合发展,丰富拓展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场景。
以前,孩子多的时候,,从多方面挖掘商机,可以说是赚孩的钱。比如服装、食品、药品、玩具、娱乐、教育、文化、保姆、托管等。以后出生率下降,这方面的市场大幅萎缩。
但反过来,老年人增多了,又产生了新的商机,以上一切方面,在银发经济中必然是市场越来越大。但是,如何开发市场,这是需要向日本学习的,日本人已经探索出了值得学习的方法。
二是第十一项:“2025年在日本举行中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会议,推动提供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看到“优化营商环境”几个字,估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想到很多事情吧。之前有一段时间,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事件,导致两国民间互反情绪上升,互有不利于彼此的营商环境的破坏。在国内方面,“战马行动”就是典型案例。
其实,破坏营商环境,受伤害的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喊打喊杀,令外商战战兢兢,退出中国市场,首先是工人失业,其次是国税减少,间接不利于民生。所以,明智的老百姓应该积极维护营商环境,让外资放心进来,而不是相反。
这是从民间层面说,从政府层面说,当然就是要做到不因政治影响经贸。政治上无论怎么对立,吵归吵,闹归闹,该怎么做生意还怎么做生意,不要让双方的商家因为时政而风声鹤唳,影响投资和发展。
三是第二十项:“双方重申完整准确全面理解2024年9月20日发表的共识,确认持续开展针对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监测,在结果没有异常前提下,就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开展相关磋商。”
日本向海里排放核污水问题,我国立场保持不变。现在日本方面显然急于向中国出口海产品。不过,中方坚持独立取样,日本已经表示同意,这说明在此问题上,中方占有主导权,能不能进口日本海产品,什么时候进口,还是中国说了算。我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本国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表现。
当然,也可能是对内的一种情绪安抚。关于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会不会污染水产品的问题,尤其是否会污染到我国沿海水产品的问题,当时我看过张朝阳出来辟谣,说不会的。而且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很多人,都说国际监测未见安全影响,但国内民仍普遍担忧,反对进口日本水产品。
我想,既然这次达成这方面共识,估计很有可能逐步放开管制,进口日本水产品。但是,民众是否会买,这是有待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