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能否更上一层楼,但如果读研后遇到的老师脾气不太好,那这三年时光会让很多学生多次萌生出要不要退学的想法。其实读研也要看体验,老师态度不好,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确实会影响毕业,有些学生中途草率地选择退学,可能就是因为他们觉得继续读下去也没希望。

选老师时,有人认为最好不要选中年老师,因为这类导师正处于干劲十足的时期,对学生要求较多,而一些老年导师在名利双收后会相对沉稳、淡泊。



导师博士以“宝”相称,吵架甜蜜如打闹,网友:师母不表示反对吗

看着网上有同学晒出自己遇到的神仙导师,着实让人羡慕。比如有个女生的导师年轻漂亮,跟女学生说话时以“宝宝”相称,但这仅限于女学生和女老师之间。若换个性别,比如男导师和女博士,可能就有些奇怪了,或者在未提前说明的情况下,一些聊天记录看起来也怪怪的。

都说跟导师处得最好的关系是不是家人胜似家人,可这种“家人”关系该如何界定呢?有位同学在网上上传的几张与老师吵架的聊天记录,就令人有些疑惑了。



这位同学正在读博士,他的导师年纪相对较大。博士毕业后,他第一次和博导吵架,两人都很生气。导师上来一句“宝儿”把大家都看蒙了,而这位博士生则醋意满满地说:“你去找你所谓的师姐吧。”

原来是导师为了师姐把去上海的事给忘了。据说这位师姐有两个儿子了,导师可能觉得跟她走得太近不太好,说自己这位学生更有魅力。两人看似在吵架,但给人的感觉是生气中又透着一种甜蜜。



从心理角度分析,这位博士生把和导师的聊天记录发到网上,说明他自己认为这没什么问题,甚至还带有一点小小的炫耀心态。可能他也是跟风,觉得导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能处得这么好的很少,会引发大家的羡慕,但这一次大家更多的是疑惑。这种说话方式真的得体吗?

他说自己博士毕业了,可假如在博士阶段,两人还是这么以“宝”相称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逾越了师生关系。有人提出了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会不会是师母不同意?整段聊天记录中没有出现师母,但可以猜测导师应该是有师母的。那么师母会同意导师和他的学生走得这么近吗?



真正有边界感的学生,连穿什么衣服去见导师都很讲究

跟导师若能处得像家人那般亲密无间,其实也并非不可,但有人毕业多年后想起自己的老师,想起对方的好,觉得老师如父母般在外地照顾自己,家人都很感激这位老师,而这种老师通常德高望重。

他们对学生的爱更像是深沉无言、父爱如山的那种感觉,在背后默默付出,或以长者姿态指导学生该如何去做,而不是像这样打打闹闹、又吵又笑,给人感觉不太正经、严肃,毕竟师生之间的情缘应谨慎对待。



有的女生说自己读博士时,每次去见导师,哪怕是谈论文学术方面的事,对穿什么衣服也特别讲究。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宁可穿普通的登山衣,也不愿穿一条连衣裙,怕给导师增添麻烦,除非双方都不在意,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学生一般较年轻,见识可能有限,或许不会在意导师在同行眼中的影响,但导师也应顾及学生的脸面,为学生今后的学业和工作前途着想。那么你能接受这种师生关系吗?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