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民遇到纠纷常凭经验解决,现在大家更习惯先查法律条文,这是普法带来的改变。”洛阳市孟津区双槐村村委会主任庆会勋说。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洛阳市以“八五”普法规划为纲,深挖黄河文化法治内涵,助力“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为黄河流域依法治理注入新动能。
3月25日,在孟津区双槐村,一条法治文化长廊蜿蜒村中,民法典宣传墙、法治人物街与“孟小鲤”卡通形象相映成趣。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双槐村依托法治文化苑,将法律知识融入村民日常出行路径。
“通过日常持续普法,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法治意识。”庆会勋说。
新安县法治文化公园则成为市民休闲学法的“打卡地”。占地720亩的公园内,宪法主题雕塑庄严矗立,民法典广场以案例展板普及民生法律,5号法治书屋藏书千余册,涵盖《黄河保护法》等专题书籍。
“在公园散步就能学到法律知识,孩子还能通过互动游戏了解黄河生态保护,这样的普法形式既轻松又有意义。”一位带孩子游玩的李姓市民说。
伊川县二程文化园法治文化广场是洛阳“法治+文旅”融合的代表。
广场以二程理学为底蕴,通过51块法治展板、古代法治人物雕塑和电子普法屏,串联起从夏商周到新时代的法治演进史。“徙木立信”“缇萦救父”等典故被制成故事墙,吸引游客驻足。电子屏滚动播放“伊人说法”微视频,用方言讲述法治案例,让普法更接地气。
“游客在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了解法治精神,这为黄河流域文旅发展增添了新内涵。”景区负责人介绍。
洛阳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洛阳将法治元素融入群众生活场景,让普法教育“抬头可见、触手可及”,生动诠释“八五”普法“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为普法宣传落地见效贡献河洛智慧。(李海芳)
【编辑 滢滢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