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立体书页缓缓展开,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谋跃然纸上;一行行工整小楷流淌于宣纸,字里行间尽显汉字之美;一叠叠读书卡串联起四大名著的经典片段,记录着孩子们与文学对话的深度思考……近日,济南高新区章锦小学语文特色作业展上,学生们以“立体书创作”“书法字帖”“名著读书卡”三大主题作品展示,将传统语文作业升级为一场融合艺术、实践与文化的创新盛宴。

立体书:让经典“跳出纸面”

作业展示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学生自主设计的“四大名著立体书”。翻开《西游记》立体书,火焰山的烈焰仿佛扑面而来,孙悟空的金箍棒立体旋转;《红楼梦》的大观园场景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人物剪影栩栩如生。这些作品不仅还原了经典情节,更通过手工剪裁、色彩搭配和机关设计,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多维的视觉体验。



“孩子们在制作中需要反复研读原著,梳理关键情节,再通过立体结构呈现,这比单纯背诵更能加深理解。”班主任王老师介绍。此类实践性作业的灵感源于学校近年推行的“情景化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字帖:一笔一画传承文化根脉

与立体书的灵动相呼应的,是学生们临摹的主题字帖。曾国藩说:“习字可修心,心正则笔正。”横平竖直,撇捺有韵, 一幅幅书法作品,可见心血付出。孩子们用行动传承着我们的文化基因,留住我们的精神印记。


读书卡:阅读与思考的“时光胶囊”

作业展上,色彩缤纷的读书摘抄卡同样吸引目光。每张卡片记录着学生对名著的个性化解读。书海浩渺无垠,恰似蜿蜒长蛇,韵味无尽。据语文教研组介绍,读书卡的设计参考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从情节复述转向深度思考。



当立体书的齿轮转动,当墨香从字帖中氤氲,当读书卡上的思考被郑重收藏,章锦小学五一班的学生们用双手诠释了语文学习的另一种可能。这不仅是一次作业的展示,更是一场文化的启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孩子们以创新守护经典,用实践书写成长。正如一位家长在观看后感慨:“原来语文可以如此鲜活,文化可以这样传承。”

济南高新区章锦小学在新课标改革后,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径,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科技、艺术元素相结合,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通过“立体书创作”“书法字帖”“名著读书卡”等特色作业,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典文学的理解,更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特色作业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才华和创意,也体现了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未来,章锦小学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图片由济南高新区章锦小学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