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8日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2025年4月在京举行。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新时代文化中国故事,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国际传播中心联合开展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文化中国”板块作品征集活动。现面向全球广泛征集优秀短视频作品。
作品征集要求及相关事项如下:
一、征集时间
作品征集:2025年3月28日—2025年4月5日
初筛评审:2025年4月6日—4月10日
终选评审:2025年4月11日—4月20日
颁奖仪式:2025年4月25日
二、作品内容
作品需紧扣“文化中国”主题,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传承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时代新潮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既可以关注跨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文旅消费领域出现的新场景,国际文化交流的新方式;又可以通过美食美景、民族服饰、音乐舞蹈等独特文化符号,展现地域文化魅力;还可以通过行走中国、感知体验等形式,走进文化馆、博物馆,看“鉴”文博潮品,展现文化“两创”新成果。
鼓励创作者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创意、新表达,贴近当下现实生活,注重故事化、年轻化、国际化叙事,塑造丰富立体的中华文化形象,展现新时代风貌,创作出有深度、有新意、接地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三、报名类别
1.纪录短视频:基于现实生活的非虚构类纪实影像;
2.新闻短视频:真实、生动的新闻类短视频作品;
3.剧情短视频:虚构或基于真实案例创作的故事性短视频、微短剧;
4.形象短视频:引领文明风尚的形象片、公益广告、动画片等作品;
5.科普短视频:具有知识科普功能的文化短视频;
6.国际传播短视频:注重跨文化表达和国际传播,面向海外受众创作的文化类作品。
四、评选设置
评委会将分别评选纪录短视频、新闻短视频、剧情短视频、形象短视频、科普短视频、国际传播短视频6大类短视频一、二、三等创优作品。本届将评选“文化中国”年度最佳作品。还将根据作品情况,评选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组织单位。
五、报送要求
1. 作品时长在10分钟以内,若报名作品为系列短视频,提交作品数量不得多于3个。
2. 视频格式为MOV/MP4/AVI,画面不带水印,横屏、竖屏均可,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G。
3.作品为2024年1月1日—2025年4月27日期间,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主流网络社交平台等播出(上线)过的原创作品。
4.所有参赛作品必须遵守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六、报送方式
1. 填写报名表和授权书(见附件)。务必按照规定要求认真填写。
(1)提交一份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报名表(Word版本),以及经过盖章确认的扫描件(PDF版本)。原始视频资料应以永久有效链接的形式嵌入表格之中。
(2)同时提交一份已填写完毕并经签字/盖章的授权书(PDF版本)。
2. 将报名所需材料整理后,发送至指定征集邮箱。邮件的主题及视频文件的命名方式应为:影片类别+《视频名称》+报送单位。报送时留下联系方式。
3. 报名截止时间以邮戳日期或电子邮件接收时间为准。组委会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及时通知入选作品的相关信息。
4.线上参赛者,可以在发布作品时,加挂评委会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开设的#北影节文化中国话题,通过关联互动的形式参赛。
5.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杨利萍13220589258,邮箱:15617156796@163.com
刘勇君19305413739,邮箱:327185062@qq.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8567号山东广播电视台1508室
七、其他事项
1. 作品报名方应为短视频的创作者或出品发行方,必须严格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严禁剽窃、抄袭、借用他人作品,作品中所使用的画面素材和声音素材必须确保无版权纠纷,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2.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不承担作品报名材料在上传或邮寄过程中的遗失、毁损责任,以及因其他因素造成的报名材料遗失或毁损责任,参赛者需自行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3. 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
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国际传播中心
2025年3月28日
闪电新闻记者 王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