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提出一项法案,要求美国完全退出联合国。
美国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迈克・李提出 2025 年美国完全退出联合国的法案,该法案旨在终止美国在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成员国资格,停止对这些机构的资金支持,还规定美国不得参与由联合国主导的和平谈判,禁止行政部门在未经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与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达成任何成员资格协议。迈克・李指责联合国已成为 “攻击美国及其盟友的场所”,不符合特朗普政府 “美国优先” 的外交政策。
美国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迈克・李资料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回应称,联合国不会对各立法机构正在讨论的法案发表评论。
自特朗普 1 月 20 日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已先后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巴黎协定》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欧洲议会多名议员批评美国接连退出国际组织的做法是 “不负责任” 的行为,给世界增加了不安定因素。
在联合国安理会 “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 高级别会议上,王毅表示安理会承担着维护国际和平的首要责任,面对重大危机和冲突需要更及时采取有效行动。应当以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为契机,重温初心、与时俱进,更好回应各国人民的期待。
王毅提出四点建议:一要天下为公,各国在安理会不能只考虑一己私利,要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摆在最前面,按照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作出客观公正判断;二要精诚合作,协商一致是安理会有效运作的重要基础,有的成员试图把安理会变成攻击指责场所,违背了创立者的宗旨,重塑五常团结是当务之急;三要言出必行,安理会通过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力,应当不折不扣执行;四要改革完善,中方支持继续通过广泛、民主协商,就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改革寻求共识,使安理会更具代表性,更有行动力。
联合国资料图
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行为和态度引发诸多争议和问题:美国频繁退出国际组织,对国际秩序和全球合作产生负面影响。美国作为联合国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其提出退出联合国的法案,这一举动无疑会对联合国的稳定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一旦美国真的退出,联合国的财政状况将面临严峻挑战,许多依赖美国资金支持的项目和活动可能被迫中断或缩减规模,影响到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常搞双重标准,对自己是一套标准,对其他国家则是另一套标准。在安理会中,美国有时会根据自身利益选择性地执行决议,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安理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如果美国继续我行我素,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导致安理会的决策机制陷入瘫痪,无法有效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美国的一些行为破坏了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合作氛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不仅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受到挫折,也让其他国家对美国在国际承诺上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这种信任危机一旦蔓延,将严重影响各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意愿,使国际社会在面对共同挑战时难以形成合力。
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改革势在必行:联合国成立至今已 80 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联合国自身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改革应增强联合国的代表性和包容性,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在联合国事务中有更多发言权,使其决策更能反映广大会员国的共同意愿。
联合国资料图
安理会改革应优化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减少大国政治的干扰。同时,应加强对安理会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各国都能切实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维护安理会的权威。
在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利益和诉求,通过广泛协商达成共识,避免改革过程中的争端和分歧影响联合国的正常运转。
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及安理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使其更好地适应 21 世纪的国际形势,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