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泽连斯基公开承认“乌克兰没钱养军队”。而在他身后不仅是空空如也的国库,更是前线士兵的工资欠发清单和库尔斯克地区被俄军合围的战场惨状。这场持续数年的冲突,乌克兰军队规模膨胀至三倍,预算却连士兵的基本工资都难以支付,而泽连斯基的解决方案竟是向欧洲喊话“打钱”。



军队的困境已从装备短缺蔓延至人力崩溃。2024年底,乌军第82空降突击旅在库尔斯克地区被俄军包围,尽管泽连斯基坚称“未被包围”,但该旅副司令帕维尔·亚兹洛夫茨基因“成功突围”获颁勋章,侧面印证了战场劣势。

更严峻的是逃兵问题:据前线士兵透露,某机械化旅在2个月内逃兵率达17%,指挥官不得不允许士兵用手机与家人联系以稳定情绪,反而导致部队位置频繁暴露。而泽连斯基声称军队需要“休息与轮换”,实则是因为许多部队已连续作战18个月未获休整。

泽连斯基将欧洲视为救命稻草,但现实足够残酷。3月20日欧盟峰会上,他开口索要50亿欧元军援,却被德国以“优先重建本国军工”为由砍至12亿。更讽刺的是,欧洲多国已开始私下与俄罗斯谈判能源合作。



尽管2月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回升至67%,但这是用“战争总统”人设换来的泡沫。随着美军援助中断、欧洲态度游移,泽连斯基的执政根基正在松动。

3月初,其亲信被曝在波兰购置房产,引发“逃亡计划”猜测:虽无实锤,但足以说明内外信任危机。更致命的是,他试图用“核武化”议题转移矛盾,却被美国高官格雷内尔直接打脸:“乌克兰从未合法拥有核武器”。



乌克兰的出路已清晰可见:其一,接受俄方条件进行领土谈判,但泽连斯基若妥协必然下台;其二,欧美突然恢复大规模援助,但这种可能性随着特朗普连任逼近趋近于零;其三,陷入长期低强度消耗,直至国家经济彻底崩溃。目前最可能的剧本是第三种:俄军放缓进攻节奏,用能源牌分化欧洲;乌克兰则靠零星军援维持基本防线,直到某个临界点引发内部政权更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