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8日,赤壁市教科院考察团一行走进合肥市郎溪路小学,围绕“人工智能与智慧校园建设”主题展开深度跟岗学习。通过场景观摩、座谈交流、案例研讨、课堂浸润、技术体验等形式,考察团深度解码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共探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智慧场景全维度呈现教育新样态

学习首日,郎溪路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便让考察团耳目一新。在溪南农场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通过物联网设备远程调控温室湿度,将编程思维深度融入劳动教育;智慧跳绳区的大数据分析屏实时生成运动报告,让体育训练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智慧棋艺区的围棋人机战、图书馆大厅的STEM互动展区,展现了跨学科融合的魅力。



走进教学区,智慧课堂更是亮点频现。平板教学系统支持下的课堂上,AI即时生成学情图谱,教师精准推送分层练习;创客教室内,人工智能与科创作品演示引人注目,学生团队现场讲解了智能机器人编程与3D打印技术的应用。特色课程同样精彩:智慧书法教室的节水发明、数字化乐队的交互式演奏、美术教室的电脑绘画课程等,构建起“科技+艺术”的立体培养体系。



座谈交流深度碰撞激发智慧新动能

校园参观结束后,双方围绕智慧教育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展开座谈交流。郎溪路小学以《数智时代下依托“11311”智慧教育管理赋能教学提质》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学校智慧教育发展路径。生动的案例分享引发共鸣,双方就“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智慧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赤壁市教科院代表表示:“这场交流既有理念引领,又有实操抓手,收获颇丰。”


教研互动全方位探索教育新路径

随后,郎溪路小学展示了智慧课堂集体备课流程。教研组依托“智慧备课云平台”,通过学情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结合跨学科资源设计互动环节。赤壁市教师深入观摩,双方就技术融合尺度、课堂节奏把控等深入交流,为次日示范课奠定扎实基础。

28日上午的智慧课堂示范课将活动推向高潮。语文教师张伟、数学教师李梦媛、英语教师谢怡慧的三节示范课,通过智慧平板充分展现智慧教育“精准教、个性学”的优势。

说课议课环节,三位教师以“技术融合”“数据驱动”等为要点,拆解教学设计逻辑。赤壁市教科院教研员评价:“这三节课让我们看到,智慧教育不是炫技,而是用技术精准撬动学习本质,真正实现了‘减负’与‘提质’的双向奔赴。”


智慧教育立体赋能擘画实践新图景

智慧教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作为全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千校联盟的一员,郎溪路小学以“11311”智慧教学应用项目为依托构建智慧校园,获评“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优秀单位、全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案例等荣誉,其“智慧”+“五育共融”的特色发展之路已有显著成果。何兴文校长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智慧教育内涵建设,期待与更多教育同仁共建共享数字化教育新生态。”

此次跨区域教育对话,不仅展现了学校人工智能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前沿成果,更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校际协作提供了创新样本。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赛道上,合肥市郎溪路小学正以科技之笔描绘育人新图景。

(王和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