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记者从松江经开区、松江区教育局获悉,松江爱菊学校已开始准备招生工作,新校区计划在2025年9月建成并正式启用。作为爱菊教育品牌迄今规模最大的学校项目,松江爱菊学校落地松江新城后,将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据介绍,爱菊教育是由前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刘浩清夫妇于1993年资助创办的,“爱菊”是其夫人之名。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爱菊教育不断顺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特色发展,追求品质提升,爱菊品牌不断辐射,继徐汇区爱菊小学之后,相继创办了徐汇区爱菊幼儿园、青浦爱菊幼儿园、松江爱菊学校。



松江爱菊学校是一所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的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坐落于松江经开区(文俊东路鼎源路),由佘山建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占地面积约102亩,总投资逾10亿元,有望成为长三角最大16年一贯制民办教育综合体。

“学校按12年一体学校规划设置,小学部30班,初中部24班,高中部12班。”松江爱菊学校总校长童立贤告诉记者,作为爱菊教育的又一力作,松江爱菊将延续“爱知博艺,菊雅竞芳”的教育理念和一体双轨的办学模式,同时结合松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松江爱菊学校东侧为梅园、昆秀湖湿地公园,基地南侧分别为人才公寓、体育公园,西侧为城市干道鼎源路,周围是台积电、昊海生科、复宏汉霖等龙头企业。为何将优质教育品牌放在经济开发区里?



近年来,松江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众多科创企业纷纷入驻,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结构呈现多元化,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也日益增加。据松江区教育局数据显示,松江经开区人口近五年增长217%,优质学位需求持续攀升。松江爱菊的建成将直接提供2000个新增学位,有效缓解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压力。

在童立贤看来,学校不一定要落在城市核心区,更希望与头部科创企业为邻,激发教育创新的潜能,打造长三角区域首个"校企共生体"。“我们希望学校成为科创人才子女教育的首选平台”,童立贤表示,学校已与松江经开区多家高新企业签署战略协议,未来将开发“企业导师双聘制”“青少年科创孵化器”等特色项目。


实验室


在松江爱菊的课程图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门名为“未来创想家”的融合课程。童立贤说,未来将开放学校体育场、网球馆、剧场、实验室给周边社区,让5岁孩童与周边科创企业的科研人员成为“课外同学”,形成打破围墙的教育生态。

“科艺融合+生态校园”教育模式是松江爱菊学校的首创。“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学校,而是教育生态的闭环。”松江爱菊学校相关负责人在沙盘前比划着动静分区的布局模型:东侧教学楼群植入森林庭院,西侧运动场与湿地景观无缝衔接,地下智能接送系统彻底终结“校门拥堵战”。

在102亩土地上,松江爱菊学校有40间智慧教室、12个专项实验室、800米环形慢跑道、能承办国际赛事的网球馆……松江经开区的“店小二”张磊告诉记者,为破解学校门口易形成交通拥堵的难题,松江爱菊学校以场地南北两侧校园出入口作为流线节点设计人车分流,进入校园后形成连续而完整的地面步行交通系统,地面人车分流,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两大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随着松江爱菊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相继落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松江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们将满足人民群众对个性化、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服务需求。”松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松江利用区域内拥有大学城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与多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已建成24所大学附校,并发挥辐射效应,组建了6个以大学附校为引领的教育集团,“环大学城基础教育新高地”已然成形,成为极具松江特色的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径。

原标题:《上海松江爱菊学校新校区今年9月启用,打造长三角首个"校企共生体"》

栏目主编:黄勇娣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成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