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一部以当代流行金曲为创作蓝本、经由民族音乐语言重构的交响诗篇即将奏响。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主体演出项目之一,著名作曲家吴颂今联袂“民乐魔术师”彭家鹏,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的《中国音画》民乐组曲,意图用80件精美的民族乐器,来描绘出一幅民乐版的“千里江山图”。
《中国音画》民族管弦乐组曲是根据去年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演的《中国音画——颂今音乐主题管弦乐组曲》交响乐版改编新的民乐新版本。原交响乐版本去年由张诚杰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出后获得好评。民乐新版本在保留原曲精髓的基础上,通过民族器乐的交响化处理,展现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层次和地域特色。
《中国音画》民族管弦乐组曲由吴颂今领衔,青年作曲家郑阳任创作总监,携手京沪穗乐坛的六位作曲家:梁军、徐可、孙小松、刘畅、兰添、巩子晗于2024年创作完成。
组曲延续同名交响乐版的成功经验,以听众耳熟能详的颂今经典老歌旋律为音乐核心,融合老中青年各位作曲家不同的写作风格与技巧,以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丰富多彩的音色,使之交响化,丰富发展了歌曲原作的音乐元素,流露出富有中国韵味的音乐情趣。
其中,作曲家吴颂今与梁军在《湾区飞虹》中重构了港珠澳大桥的钢铁韵律,通过民族器乐的交响化处理,展现了大湾区飞速发展的壮丽画卷;与90后作曲家巩子晗在《井冈山下种南瓜》的创作中,则将传统唢呐独奏与现代电子音乐元素巧妙结合,赋予了这首经典红歌全新的听觉体验。
执棒本场音乐会的著名指挥家彭家鹏表示,民乐版《中国音画》不是简单的旋律改编,而是用民族乐器基因重组中国声音DNA。“我们将传统民乐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可以让年轻一代在熟悉的音乐语言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传承的新范式不仅有助于传统音乐的传播,也为年轻观众提供了全新的音乐体验。”
从珠江潮涌到北国飘雪,从江南烟雨到雪域圣光,从《花城春来早》的悠扬粤韵到《北京琴书北京情》的曲艺京韵,从《雪域传说》的雄浑悠远到《楼兰新娘》的丝路叮当驼铃,每一串音符都力图通过独特的风格韵味描绘出一幅幅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画卷。《中国音画》民族管弦乐组曲将带领听众穿越时空,感受中国各地域的人文特色与民族风情,体验一场视听交融的文化之旅。
文编|刘莉娜
美编|慢慢华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