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来点恐怖故事吧,此时搬出“恐怖大师”斯蒂芬•金(他的小说我写过不少,链接:《必需品专卖店》《闪灵》《宠物公墓》《解决那个局外人》《头号书迷》)。

在斯蒂芬•金的“恐怖地图”中,撒冷镇赫赫有名。可惜,《撒冷镇》却让我很失望,甚至对斯蒂芬•金营造的恐怖气氛祛魅了,这部小说就像一出“恐怖闹剧”,闹鬼、捉鬼都像走流程一样随意。

斯蒂芬•金出生在美国缅因州,也长住于此,他的小说背景基本都是缅因州,因此美国读者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写的都是他们熟悉的生活。


▲ 书本封面。

撒冷镇

先说撒冷镇。

斯蒂芬•金说:“尽管撒冷林苑镇周围的城镇都确有其地,但撒冷林苑镇本身只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此处的居民若是与现实中的人物有所相似,则纯属巧合,绝非故意。”

耶路撒冷林苑,这个小镇位于坎伯兰市东侧,波特兰以北二十英里处。在美国历史上,这并不是第一个逐渐枯萎乃至雨打风吹去的镇子,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肯定是最怪异的一个。美国西南部鬼镇林立。一旦发现金银富矿,社区便会平地而起,等矿脉干涸就随之消失,留下空荡荡的商铺、旅馆和酒吧在死寂中漠然腐烂。

撒冷镇于一七六五年立镇,原名是耶路撒冷林苑。据说最早的一个叫坦纳的居民养猪,其中一头大母猪起名耶路撒冷。

某天喂食时,耶路撒冷冲破围栏,逃进附近林地,化身凶狠的野兽。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为了不让小孩进入自己的地盘,坦纳经常倚在门上,用乌鸦嘎嘎叫一般的阴森嗓音警告孩子:“离耶路撒冷的林苑远点儿,要是还想让肠子留在肚皮里!”他的警告流传下来,名称亦然。谈不上有多少意义,也许只证明了在美国连一头猪也有希望名垂千古。

撒冷镇慵懒舒适,根据人口调查,1970年撒冷镇只有1319人。几年后,小镇发生怪事,居民逐渐消失,“闹鬼”流言四起。镇上只剩下废弃荒芜的商铺、空无一人的住宅、杂草丛生的庭院、死气沉沉的大街小道。


▲ 《撒冷镇》电影剧照(1979年)。

马斯滕古宅

马斯滕古宅是撒冷镇的“地标”。

老宅面向小镇,巨大,不规整,已经开始沉陷,窗户乱糟糟地被木板钉死,因此它和所有空置多年的旧房屋一样,显得有点凶险。日晒雨淋剥走了油漆,因此屋子通体灰沉沉的。暴风雨卷走了大部分木瓦,大雪压垮了主屋顶的西角,屋子看起来佝肩偻背、没精打采。右边栏杆的起柱上钉了一块“闲人免进”的牌子,也同样破烂不堪。

一九七五年九月五日,本•米尔斯回到撒冷镇。他是作家,以前在小镇居住过,这次回来是想写本小说,以小镇为背景。

他听说马斯滕老宅卖掉了,很震惊,谁会买这个“凶宅”?

当年马斯滕和妻子隐居在古宅里,谁也没进去过。直到1939年的夏天,邮差发现邮箱塞满了太多报纸和杂志没取走,他察觉异样,叫了小镇的居民一起进去。

那天,镇上热闹极了,大家“参观”古宅,看到马斯滕轰掉了他妻子的半个脑袋,而他上吊了。屋里还布下一系列机关,如果大家不小心,早就命悬一线了。

之后,马斯滕古宅成为一个阴森恐怖的专属名词,大家加油添醋,传说更加吓人。

本在九岁时逞强进去过,那个老宅已经空置了十二年,到处是垃圾。他进入马斯滕上吊的房间,竟然看到马斯滕吊在房梁上,还睁开了眼睛……他直到现在还会发噩梦。

古宅被人买下了,然后又有孩子失踪了,感觉是屋子召唤了另一个邪恶的人。

“我认为那幢屋子是休伯特•马斯滕为邪恶竖立的纪念碑,是通灵能力的共鸣板,或者说是超自然的信标。这么多年它耸立在这儿,把休比的邪恶精髓掌握在它古老的腐朽骨架里。”


▲ 《撒冷镇》电影剧照(1979年)。

邪恶降临

小镇的怪事接二连三出现了,先是老文的猎犬被杀,然后是小孩的离奇失踪。

一晚,哥哥拉尔菲带着弟弟丹尼去找马克玩,母亲要两人九点前到家,但到了十点仍不见他们回来。母亲打电话去马克家,才知道两兄弟根本没去马克家。

两家人正在担心,此时丹尼回来了,他说穿过树林时见鬼了,然后就晕过去了。拉尔菲就此失踪,更悲惨的是,一直健康的丹尼没多久就得了白血病去世了。

迈克在墓园工作,他为丹尼填坑埋土后就病了,很快死去。


▲ 《撒冷镇》电影剧照(1979年)。

失踪和死亡接连不断地光顾撒冷镇,邪恶的因子在空气中蠢蠢欲动。

小镇很小,但深藏很多秘密,镇民心照不宣,守得很牢靠,邪恶降临小镇仿佛是命中注定。

这些是小镇的秘密,一部分后来重见天日,一部分永远不会为人所知。小镇守着这些秘密,脸上不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表情。
小镇对魔鬼的行径漠不关心,就像它对待上帝的行径和人类的行径。小镇了解黑暗,而黑暗就已经够了。

外地人开车经过也不会发现小镇的异样,这只是一个偏僻小镇。


▲ 《撒冷镇》电影剧照(1979年)。

“捉鬼小分队”

显然斯蒂芬•金想在现代社会融入吸血鬼传说,但这种融合有点刻意了。

“捉鬼小分队”有五个人:作家本、神父卡拉汉、老教师麦特、医生吉米、男孩马克。怎么样,是不是太势单力薄了?而且,“捉鬼”也很随便啊。

他们要对付的吸血鬼头目叫巴洛,盘踞在马斯滕古宅,他们的首要任务去驱逐巴洛。巴洛有个人类代理人叫斯特莱克,斯特莱克出面买下马斯滕古宅,以及办理其他具体事务。

卡拉汉神父五十三岁,酗酒,他不喜欢天主教重新诠释邪恶的理论,等于渎神。

“进入二十世纪后,天主教教会开始接受一个全新的概念:小写的邪恶。魔鬼不再是尾生长刺、蹄子开叉的红角怪物,也不是花园里蜿蜒爬行的大毒蛇——尽管这幅心理学图景相当适合。按照《弗洛伊德福音书》说的,魔鬼是个巨大的复合本我,是所有人潜意识的总和。”

行动之前每人都必须告解,然后每人都要随身携带一小瓶圣水和一小块圣饼,由卡拉汉神父“开路”。

他们在白天前往马斯滕古宅,巴洛并不在此。卡拉汉神父怎么开门呢?

“以圣父的名义!”他叫道,他的嗓音嘶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语气,使得其他三人都凑近过来。“我命令邪恶离开这幢屋子!恶灵,退散吧!”他拿着手里的十字架猛击正门,连自己也没料到他会这样做。
光芒一闪——事后众人一致同意他们都看见了——随着一股刺鼻的臭氧气味和一串仿佛木板在嘶喊的爆裂声,门上的扇形气窗向外炸开,左边面对草坪的大凸窗同时崩裂,玻璃砰的一声落在草地上。

卡拉汉神父用圣水给地窖消毒,用圣饼封住每一扇门。巴洛要是再回去,就会死掉,他必须另觅住处。他们的第一步成功了。


▲ 《撒冷镇》电影剧照(1979年)。

医生吉米对吸血鬼的传闻半信半疑,但小镇越来越多人死亡,而且尸体失踪。

假如承认了吸血鬼可能存在,那么从学术角度来看,整件事情中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吸血鬼想建立聚集群落会是多么轻而易举。
林苑镇的居民基本上都在波特兰、路易斯顿和盖茨瀑布工作。本镇没有企业,因此无故旷工不会引起注意。学校由三镇共建,逃课名单即便比平时略长也算不了什么。很多人去坎伯兰的教堂,更多的人根本不去教堂。电视足够普及,除去在米尔特店里逗留的那些废物之外,老邻居现如今也很少见面了。
台面上风平浪静,水底下可以暗流涌动,而且效率奇高。

小孩马克对吸血鬼的认识来自怪物杂志。譬如,吸血鬼必须得到邀请才能进屋,因此丹尼漂浮在二楼的窗户外引诱马克开窗,马克用十字架赶走了丹尼。


▲ 丹尼拍窗的剧照还是挺吓人的,就不放了,这是马克走到窗边。

十字架也很随便,外面不安全就不要出外,在家做十字架。

“自己做一个,就算把两根木棍粘在一起也行。放在床头。”


▲ 《撒冷镇》电影剧照(1979年)。

再来说具体步骤。

“听我说,你们必须这么做:带着木桩去找他。还有枪,免得斯特莱克依然活着。麦卡斯林警长的左轮就挺好用。
木桩必须刺穿心脏,否则吸血鬼还会再起。吉米,你可以自己看书。刺穿他心脏后,你们必须切掉他的头,用大蒜塞满他的嘴巴,面朝下放进棺材。
在大部分吸血鬼文艺作品中,不管是不是出自好莱坞之手,被钉了木桩的吸血鬼会立刻化为灰烬。现实生活中恐怕并非如此。如果他没有化为灰烬,你们必须给棺材绑上重物,扔进流水。言下之意就是帝王河。还有问题吗?”

每人戴一朵白玫瑰。绑在头发里,或者挂在脖子上。

不能看吸血鬼的眼睛,否则的话会被他虏获,听从他的指令。


▲ 放一张凶巴巴的狗的剧照。

“捉鬼”的过程也很儿戏(也许看影片会很恐怖吧),最终只剩下本和马克,他们杀死了巴洛,逃出了撒冷镇。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他们重返马斯滕古宅,放了一把火。

早在一九五一年,马斯滕古宅起了一场大火,小镇得以净化;如今,他们重演这一幕。小镇会因这场火混乱、危险,但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他们有藏身之处,”他说,“但他们将失去那些地方。很多人将被杀……被毁灭,这个字眼更适合。但不可能消灭所有人。你明白吗?”
“明白。”马克答道。

好家伙,又是一场大火,斯蒂芬•金太喜欢用这招来“净化”一切。


▲ 再放一张凶巴巴的猫的剧照。

依我看,什么怪力乱神都没有人心恐怖。小镇的秘密在于黑暗,但人类最黑暗的事情都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做,这才是最恐怖的。

一九九九年,斯蒂芬‧金遭遇严重车祸,康复后立刻投入写作。他说:“幸好,这世界上有抚慰伤痛的最好方式——那就是到另一个世界去。我喜欢这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方式。”其实,看小说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呢?

(本文文字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