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一味对美国示好,但特朗普对台湾究竟是什么态度?可能和一个关键人物有关。
如今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依旧把美国当成是最大的靠山,尤其在他的“赖17”政策出台后,更是被认为是在全力以赴地去对美国示好。可是美方又是作何态度?
(赖清德抛17条措施对美示好)
赖清德似乎没太想明白,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策略意味着什么。特朗普这个商人出身的总统,心思都放在美国利益上,其实根本顾不上“台独”的生死存亡。
有台湾的学者指出,只要中美关系没有定调,特朗普是不愿意对所谓的“美台关系”发声的。理由很简单:特朗普决策的核心和拜登时期主张的“抗中”想法不同。特朗普不愿意轻易牺牲美军的生命,更不会在中美关系上打无把握之仗。
(拜登曾多次声称不排除动用美国武力“保护台湾”的可能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特朗普对台湾的态度,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定调,也就是说,如果特朗普没和中方进行深入的对话,应该不会对台湾问题作出最后的立场表态。
目前特朗普就是在等一个和中方直接对话的机会,或者说在看中方的态度究竟如何。而这个机会会不会被等到,答案可能藏在一个特别人物身上——近日访华的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至于原因有以下几点。
(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访华)
第一,戴安斯获得中方访华许可的背景是值得玩味的。就在不久前,中国对美国加征了多轮关税,让美企本以为的惬意日子实实在在地受到了影响。美国过去几年一直依赖对华出口的产品,突然之间失去了“销路”。数据也显示,美国对华贸易出现了显著波动:棉花进口减少80%,大排量汽车减少70%,半导体设备减少三分之一。不仅这些变化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而且美国的天然气和猪肉,竟然面临“和中国脱钩”的危机。
(中方数十天未进口美国天然气)
就拿美国天然气来说,有消息显示,中方已经停止进口美国天然气40多天,这在过去两年时间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虽说中方的反制措施很强硬,但也不是没有对美方让步,就像戴安斯访华,这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大背景下,中方所同意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中方还是有意愿和美方进行友好对话,在解决贸易分歧的同时,继续积极的发展中美关系,如果这能促使中美关系定调,那特朗普也许会就台湾问题作出清晰的立场表态。
(特朗普对台尚无确切表态)
第二,戴安斯访华期间参加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十分引人注意。在此论坛上,多个知名跨国公司的高管纷纷称赞中国市场,并表达出与中国深化合作的意愿。这种商业层面的互动,无疑向戴安斯传递出了强烈的信号:全球企业界依然对中国充满信心。
(苹果公司CEO库克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而这也就意味着,戴安斯在回国后,会将这一情况上报给特朗普,从而让后者对和中国展开更多的合作抱有信心。这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在深化中美关系应该立足于合作,而不是对抗这一愿景上。
第三,戴安斯访华后,中方的表态进一步佐证了我们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期望。外交部表示,欢迎更多美国国会议员及各界人士来中国看看、走走,增进对中国的客观认识,并促成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虽然戴安斯个人对美国政策的影响力有限,但他所见所闻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中方的善意。
(外交部发言人回应戴安斯访华言论)
如此看来,戴安斯访华的所见所闻,以及中方对他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中方并不希望搞对抗,已经暗示了我们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期望,所以说特朗普在看到这种情况后,也应该好好考虑其对台政策到底应该如何修改,不要再给台当局那些毫无作用的幻想,清晰的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再支持“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