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官员表示,英国和法国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英法将向乌克兰部署多达3万名欧洲维和人员。不过,欧洲的提议取决于能否说服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意美国发挥一定军事作用,当欧洲军队在乌克兰面临危险时保护他们,并阻止俄罗斯违反停火协议。据报道,上述欧洲官员称,欧洲这项新提议不需要美国在乌克兰部署自己的军队。据悉,特朗普政府几乎排除了在乌克兰部署美军的可能性。

只不过,暂且不论特朗普是否会认同英法等国的“小算盘”,俄罗斯总统普京恐很难接受这件事情成为现实。不难想象,即便这3万人的欧洲多国部队不会接近俄乌停火一线,但这仍在很大程度上“让北约的兵锋直逼俄罗斯家门口”,同实质上的“北约东扩”有何区别呢?普京政府发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一大战略目标,就是彻底阻止北约东扩的脚步进一步逼近俄罗斯,其注定无法接受北约国家武装力量持续存在于自身周边。



特朗普(资料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时称“俄罗斯已成为法国和欧洲的威胁”,同时他已决定就法国向欧洲盟国提供“核保护伞”的问题展开战略讨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公开讲话中回忆了19世纪拿破仑在俄罗斯的著名失败。普京长叹一口气说:“自从拿破仑入侵(俄罗斯)以来,仍有一些人想要回到拿破仑的时代,却忘记了它是如何结束的”,疑似暗示如果现代法国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它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

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绝不会轻易被别人的威胁所吓倒。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和平与稳定,而不是战争与冲突。马克龙的“核威慑”或许能够让他在一时之间获得一些优势,但从长远来看,这只会让世界变得更加危险和不稳定。而普京的回应,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和责任。他没有选择与马克龙进行口水战,而是用一种更加理智和成熟的方式来回应他的挑衅。



自由女神像(资料图)

法国籍欧洲议会议员拉斐尔·格卢克斯曼公开呼吁法国收回位于美国纽约港自由岛的自由女神像。他说:“美国不再体现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价值观。”当地时间17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对此回应称,“绝对”不会将自由女神像还给法国。她回怼说,正是因为美国,“法国人现在才不用说德语。所以他们应该感恩。”针对这一消息,美联社评论说,这体现了特朗普上任之后的内政外交政策在法国和欧洲引发的“广泛震动”。

美国所说的事件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全境被德国占领,成立了维希政府;当时德国在全境推广德语教育,但遭到了法国人的抵制。一直到1944年美国牵头进行的诺曼底登陆行动之后,才逐步恢复了法国的主权,并赶走了德国人。现在美国重翻旧账,就是明确强调法国想“追溯”根本不可能;而且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马克龙准备摘桃子的时候,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参与的资格。这才是欧洲这段时间以来一直上蹿下跳的原因,说白了只是想分一杯羹。



马克龙(资料图)

当然这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口头骂战,更危险的是,最近欧盟不是搞了一个1500亿欧元的防务计划,打算重整军备吗,这可是一个香饽饽,然后法国想吃独食,到处游说,成功把美国、英国、土耳其的军火制造商排除在外,日本、韩国等倒是没被限制,毕竟法国无法一口吞下,还得靠这俩国保证效率。然而法国此时访华,无非是因为中国最好说话,与其地缘冲突并没有那么激烈。但法国都如此挑衅了,也别指望中国会帮他们了,“胡萝卜+大棒”确实是最有效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