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一九八零年的夏天,骄阳似火,蝉鸣不断。

松树村被烈日炙烤得像一个蒸笼,田野里的稻子低垂着头,蜷缩的叶子在热浪中颤抖。

十八岁的陈峰却顾不上这烈日,他飞快地跑在乡间小路上,手里捏着一张体检表,汗水浸透了单薄的白衬衫。

"爸!爸!"陈峰冲进村小学的办公室,他的父亲陈老师正在批改作业,"我通过体检了!"

陈老师抬起头,眼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他是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在这个穷乡僻壤执教三十年,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孩子。

"好!好啊!"陈老师接过体检表,满意地点点头,"招兵的张连长还说,部队欢迎像你这样的苗子呢!"

陈峰兴奋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爸,我一定会好好表现,以后当上军官,让您和妈妈过上好日子!"

陈老师叹了口气,"只要你能走出这个村子,有出息,我和你妈就满足了。"

晚饭时,一家三口围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陈峰的母亲刘氏将一碗带着鱼香的青菜推到儿子面前。



"多吃点,瘦猴似的,可别让人家部队嫌弃了。"刘氏心疼地说。

"妈,您放心,我一定能行的!"陈峰大口扒着饭,眼中满是憧憬,"我听说,只要在部队表现好,还能进军校呢!"

陈老师放下筷子,神情有些凝重,"峰子,村里今年只有两个名额,你和赵支书的孙子赵强都通过了初检,别太得意忘形。"

"赵强?"陈峰的脸色变了,"就是那个总欺负低年级学生的赵强?他怎么会想参军?"

"这个你别管,"陈老师压低声音,"赵支书亲自去县里活动了,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吧?"

陈峰的心沉了下去,赵明德是松树村的支书,在村里一手遮天,他的孙子赵强从小就嚣张跋扈,倚仗爷爷的权势在村里横行霸道。

"可是,可是体检成绩不是我比他好吗?"陈峰不甘心地问。

"自古以来,有理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陈老师苦笑道,"何况是在这个小山村里?"

陈峰握紧了拳头,不再言语。军旅梦想是他的寄托,是他逃离这个贫穷村庄的唯一希望。他不愿相信,命运会如此不公。

傍晚,陈峰坐在村口那棵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榕树下,木质粗糙的树根刚好形成一个天然的座椅。

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像是被火烧过一般绚烂。

远处的田野里,收工的农民们弯着腰往家的方向走去,背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拉得很长。

蝉鸣声渐渐被青蛙的叫声取代,夏日的乡村傍晚总是这样,忙碌了一天后短暂的宁静。

陈峰的衬衫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有些发凉。

他手里把玩着一片榕树叶,思绪飘向了未来——穿上军装,走出这个束缚了他十八年的小山村。正当他沉浸在幻想中时,赵强领着几个狐朋狗友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嘴里嚼着口香糖,发出令人讨厌的声响。

他们的裤腿上还沾着泥点,显然刚从池塘边过来,可能又在那里欺负村里的小孩了。

"哟,这不是陈峰吗?听说你想参军?"赵强嚣张地说,表情里满是轻蔑,声音故意抬高让跟班们听见,"可别做梦了,今年的名额是我的!"

陈峰没有理会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避开这场无谓的冲突。他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站起身准备离开。余晖照在他瘦削但挺拔的背影上,勾勒出一个不屈的轮廓。

"喂,我跟你说话呢!"赵强一把拉住他的手臂,力道大得几乎要掐出青紫,眼中闪烁着威胁的光芒,"就你这小身板,能行吗?我爷爷说了,参军名额一定是我的!懂吗?"他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子无视规则的傲慢,是这个村子里特权阶层的习惯语气。

陈峰挣脱他的手,眼神如同寒冰,声音平静却暗含力量:"赵强,名额不是你爷爷一个人说了算的。县征兵办会看体检成绩和个人表现。"他强压着心中的愤怒,努力使自己的话听起来有理有据。

"哈哈哈!"赵强夸张地大笑起来,声音刺耳得像是锯子刮过铁板,身后的跟班们也附和着发出刺耳的笑声,"你还真是天真啊!

在这松树村,什么不是我爷爷说了算的?吃的、喝的、工作的,哪样不得看他老人家的脸色?你陈家算什么?不过是教几个娃娃认字的穷酸罢了!"



这些话像刀子一样刺进陈峰的心。

他的拳头攥得更紧了,青筋在手背上凸显,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几乎要刺破皮肤。

但他知道,在这个村子里,权力的天平从不会向他这样的人倾斜。一旦起冲突,受伤的只会是他和他的家人。

想到父亲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他硬生生地忍住了翻涌的怒火,转身走上了回家的小路,脚下的石子被他踢得飞溅,落在路边的水沟里发出清脆的声响。

02

回到家,陈峰隔着院墙就看到父亲坐在那张他亲手打磨的石凳上,背影比往日更加佝偻。

青烟从他指间的旱烟袋里袅袅升起,在黄昏的光线中形成一道模糊的屏障,仿佛将老人与这个残酷的世界隔开。

通常爱干净的院子里落满了烟灰,显示父亲已经在这里坐了很久。

"爸,怎么了?"陈峰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胃部像是被人打了一拳般绞痛。父亲很少这样沉默地抽烟,上一次是在母亲去世那年。

陈老师抬起头,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掩不住的疲惫,眼神中满是歉疚和无奈,像是刚经历了一场无力的战斗。

他的嘴唇干裂,声音嘶哑:"峰子,赵支书刚才把我叫到村委会去了。"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瞬间压在陈峰的胸口,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手指不自觉地掐紧了大腿,想借着疼痛来稳定自己的情绪:"他说什么了?"

"他说..."陈老师吸了一口烟,烟雾在他的眼前缭绕,像是想藏起眼中的屈辱。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沉重,"如果你坚持参选,村里的两个名额可能都保不住。

而且,你姐姐毕业分配的工作,还有我在学校的教职...都会受到影响。"他的手微微颤抖,烟灰落在布满老茧的掌心,却浑然不觉。

陈峰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整个人像是要爆炸一般,"这不公平!凭什么?!"他的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回荡,惊飞了屋檐下的几只麻雀。

那股被赵强激起的愤怒此刻完全爆发,他猛地捶向身旁的木柱,皮肤立刻擦破了一层,渗出血丝。

"世道本就不公。"陈老师苦笑着,眼角的皱纹堆叠在一起,像是刻下的沧桑印记,"赵支书说,县里更看重赵强的'政治背景',说他爷爷是老革命,有'根正苗红'的家庭背景。

咱们家就是普通农民和教书匠,哪比得上?"他的声音中透着一种看穿世事的无奈和妥协。

陈峰痛苦地闭上眼,感受着内心翻腾的怒火和绝望。

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实话。在这个年代,家庭背景往往比个人能力更重要。

即使他体检成绩再好,身体素质再优秀,也敌不过那张看不见的关系网。

他的拳头渐渐松开,但掌心的指甲印依然清晰可见。

"那我怎么办?"陈峰的声音颤抖,像是风中飘摇的烛火,眼眶微微泛红,"我不想一辈子在这个村子里种田..."他的目光穿过院墙,望向远方渐渐暗下来的天空,那里曾经承载着他所有的希望和梦想。



陈老师熄灭了烟袋,站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那双教书育人的手此刻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别急,路总是有的。天无绝人之路,自有办法。"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像是黑夜中指引方向的灯塔。

03

第二天清晨,陈峰早早地起了床,默默地下地干活。心中的梦想被无情地碾碎,但生活还要继续。正当他挥锄头的时候,陈老师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张报纸。

"峰子!好消息!"老人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你看这个!"

陈峰接过报纸,上面有一则醒目的公告:《军事院校全国招生,不需地方推荐,完全凭考试成绩录取》。

"爸,这..."陈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另一条路啊!"陈老师兴奋地说,"你高中成绩不错,体质也好,完全可以直接考军校!"

陈峰仔细阅读着公告,这是一所新建的军事工程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只要高中毕业,体检合格,通过入学考试即可入学。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地方推荐!

希望再次点燃在陈峰心中,但很快他又忧虑起来,"可是,赵支书知道了,会不会又..."

"不会的,"陈老师坚定地说,"我们先不声张,你踏踏实实准备考试。军校招生是国家级的事,赵支书插不上手。"

从那天起,陈峰开始了秘密备考。白天,他和往常一样下地干活,没有人察觉他的计划;晚上,他点着煤油灯复习高中知识,备战军校考试;每天凌晨四点,他悄悄起床,到村外的山坡上跑步,锻炼体能。

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强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参军名额,在全村人的艳羡中踏上了军旅之路。陈峰表面上装作不在意,实际上却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着。

考试那天,陈老师请了病假,借口去县城看病,实际上是陪陈峰去省城参加军校招生考试。临行前,陈峰对母亲说:"妈,您放心,儿子不会让您失望的。"



刘氏红着眼眶,整理着儿子的衣领,"去吧,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是我的好儿子。"

考试比陈峰想象的还要激烈,全省各地的青年才俊汇聚一堂,争夺有限的名额。但陈峰并不畏惧,他将所有的不甘和委屈都化作动力,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中。

一个月后,录取通知书悄悄地送到了陈家。陈峰被军事工程学院录取了!

"爸,我成功了!"陈峰激动地抱住父亲。

陈老师欣慰地笑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陈峰决定不回村里,直接前往军校报到。临行前,他站在村口,远远地望着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心中百感交集。

"松树村,我一定会回来的,带着荣耀回来!"陈峰在心中暗暗发誓。

04

南京军事工程学院坐落在钟山脚下,青砖红瓦,庄严肃穆。陈峰穿着崭新的军装,站在校门口,心潮澎湃。从今天起,他就是一名光荣的军校学员了!

军校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夜里十一点熄灯,白天是高强度的训练和学习,内容涵盖军事理论、工程技术、政治思想等多个方面。陈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钻研,很快在各科成绩中脱颖而出。

"陈峰,你小子可真拼啊!"室友王刚拍着他的肩膀说,"连教员都夸你是块军事人才的料!"

陈峰只是笑笑,不多解释。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从哪里来。

每当他感到疲惫想要放弃时,赵支书和赵强的嘴脸就会浮现在脑海中,激励他继续前进。

四年的军校时光,陈峰几乎没有回过村里,仅通过书信与父母保持联系。

他得知,赵强在部队混得并不如意,被分配到后勤部门,与他梦想中的威风凛凛的军人形象相去甚远。

"赵强整日里牢骚不断,"父亲在信中写道,"赵支书托了不少关系想让他调到好单位,但都没成功。现在村里人都说,当年两个名额,怎么选了个不争气的。"

陈峰看到这些消息,并没有幸灾乐祸,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承载着父母的期望,也是对命运最好的回应。

大学四年,陈峰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还在军事训练和比赛中屡获佳绩。

毕业时,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授予少尉军衔,有资格选择分配单位。

"陈峰同志,"院长亲自找他谈话,"按照你的成绩,可以直接留在机关或研究所,但我听说你申请去边防?"



陈峰立正回答:"是的,院长同志。我想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那里最能锻炼人。"

院长欣赏地看着这个年轻人,"好!我支持你的选择。不过,边防条件艰苦,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生在农村,不怕苦不怕累。"陈峰坚定地说。

05

祖国西北的边防线,群山连绵,荒漠广布,冬季寒风刺骨,夏季烈日炎炎。陈峰所在的连队驻扎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是整个军区条件最艰苦的哨所之一。

刚到连队,陈峰就主动要求住在条件最差的营房,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他的行为赢得了战士们的尊重和信任。

"长官,您不用这样的,"一位老兵劝他,"您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应该住军官宿舍。"

陈峰笑着摇摇头,"我们是一个连队的战友,自然应该共同进退。再说,军官不就是从战士中成长起来的吗?"

很快,陈峰的能力和人格魅力在连队中显现出来。他不仅军事素养过硬,还能设身处地为战士们着想,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

一九八七年的冬天,边境地区突发武装冲突。

数十名武装分子趁夜色企图越境,被陈峰带领的巡逻队发现。

在装备和人数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陈峰临危不乱,巧妙布阵,成功制服了所有武装分子,保障了边境安全。

这次行动让陈峰一战成名,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并晋升为连长。但荣誉并没有让他骄傲,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带领连队不断进步。

"陈连长,上级来电话说要提拔您当营长了!"通讯员兴奋地报告。

陈峰点点头,心中却有些不舍。

三年时间,他已经和这个连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离开前,他给每个战士都写了一封信,鼓励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努力。

从连长到营长,再到团长,陈峰的军旅生涯如同一匹奔腾的骏马,不断向前。每一次晋升,都是对他能力和贡献的认可。

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关心战士生活,严格训练要求,所带领的部队多次被评为"模范单位"。

三十岁那年,陈峰被调到军区机关任职,开始接触更高层次的军事工作。在这里,他提出的多项改革建议得到上级采纳,为部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业余时间,陈峰自学英语和计算机,考取军事科学研究生学位,不断提升自己。四十岁时,他已成为军区高级军官,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每一颗都凝结着他的汗水和努力。

与此同时,陈峰也没有忘记家乡和父母。每年,他都会寄钱回家,改善父母的生活条件。村里人都知道,陈老师的儿子在部队当了大官,家里的房子也从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又变成了小洋楼。

陈峰心中一直有个遗憾,就是因为工作繁忙,多年来很少回家看望父母。每逢春节,他都会邀请父母来军区团聚,但老两口习惯了乡村生活,总是住不惯城市,匆匆就回去了。

06

二零零零年深秋,陈峰正在办公室审阅一份重要文件,秘书敲门进来,"陈部长,您家里来电话,说是很急。"

陈峰心里一紧,立刻拿起电话,"喂,妈?发生什么事了?"

下一刻林峰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