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刘晓婷

在惠民县铁路沿线社区,心理咨询师与护路志愿者共同巡查的场景已成为一道新风景。今年以来,惠民县何坊街道创新推出“护路+心安”综合治理模式,将铁路安全防护与居民心理服务有机融合,通过“环境整治+心理疏导”“安全宣传+情绪管理”“科技护路+心理干预”三重保障,打造出立体化平安建设新范式。

“过去听到火车鸣笛就心慌,现在不仅防护设施完善了,社区还专门开设了心理疏导课,帮我们排解焦躁的坏情绪。”住在铁路沿线的刘女士对变化深有感触。惠民县何坊街道综治中心联合专业团队开展的“安全感知”调研显示,居住在铁路沿线的群众最关注防护网破损、噪音、垃圾等问题,据此,何坊街道认真谋划,实施“隐患清零”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沿线杂物、修复设施5处,增设智能监控3处,整改完成率达100%。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护路连心站”成为了化解矛盾的暖心驿站。由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网格员组成的调解团队,每周到“护路连心站”开展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工作,成功化解铁路施工噪音、房屋震动等问题纠纷3起。此外,为更好的解决矛盾好问题,何坊街道推行“双线调解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实现“事心双解”。通过一系列举措,试点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提升40%,重复投诉率下降65%,有效解决了铁路沿线居民的苦恼点、烦心事。

为构建全民共治格局,街道创新推行“安全知识+心理服务”宣教模式,“安心服务队”入户发放的《家庭护路安心手册》,将铁路法规与心理测评相结合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护路行动的知晓率,发动群众自觉参与护路行动;走进学校开展“童心护路”绘画比赛,活动吸引300余名学生参与,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护路”的种子;开展“护路达人”巡回宣讲活动,邀请优秀护路员讲述护路故事,通过心理沙龙形式,讲述从“担心者”到“守护者”的心理转变,从平凡中发现护路的“光荣”。目前已有6户家庭获评“护路安心示范户”,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群众自觉加入到了护路行动中来,形成了“邻里守望”新风尚。

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护路安心”双保障体系成效显著。智能监控与24小时心理热线实现"技防+心防"联动;经专业培训的志愿巡逻队兼具安全隐患排查和情绪疏导能力;应急演练同步配套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形成“事态控制+心理安抚”全流程处置机制。第三方测评显示,试点区域群众安全感达98.7%,对心理服务的满意度达95.2%。

“平安建设既要筑牢物理防线,更要构筑心理防线。”惠民县何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学松表示,何坊街道将持续深化“铁路护路安心角”品牌建设,计划今年实现铁路沿线社区心理服务站点全覆盖,让铁轨延伸之处既有安全防护网,更有人文关怀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