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等媒体报道,近期中马合作项目纠纷引发关注,中方在国际合作中展现坚定立场。多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在经济、基建等多领域合作紧密,尤其在高铁建设与军事装备采购方面成果显著。然而,合作进程中却突发变故。



高铁(资料图)

中马高铁合作项目——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计划打造一条贯穿东马重要城市、连接东西海岸的交通动脉。2016年11月1日,在中国总理和马来西亚总理见证下,中国交建与马来西亚铁路衔接公司签署项目合同,合同金额约745亿元人民币,中方提供约550亿令吉(约合人民币890亿元)优惠贷款,贷款期限长且利息优惠。2017年项目动工,线路全长688.3千米,采用中国国家一级客货两用标准电气化铁路,客运列车设计时速160千米,货运列车设计时速80千米,线下土建部分采用马来西亚及其它国际标准,线上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工程桥隧比约33%。建设中,中方尽可能在马来西亚本土采购材料、使用本地人工,还承担技术指导工作,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但2018年,马来西亚新政府上台后,以“财力不足”“项目花费大可能引发债务危机”等为由,单方面暂停该项目。当时项目已完成约14%,部分基础设施布置完毕,部分路段甚至具备初步使用条件。面对变故,中方迅速派出专家组前往商谈,充分考虑马方难处,制定更实惠方案,将项目造价从160亿美元大幅降至100亿美元,还提出免息换取两年经营权的方案,旨在缓解马方资金压力,助力其培养高铁运营人才。但马方表面答应后,马来西亚环保部门以项目破坏生态环境为由,再次叫停项目,背后疑似有政府支持,中方由此认定马方有违约倾向。



基建(资料图)

依据合同规定,马方因单方面原因违约停建,需向中方支付358亿人民币经济赔偿。可马方对赔偿要求未予重视,以“正在处理相关问题”“不是停止是搁置”“相关问题解决马上复工”等理由拖延,回避给出具体解决时间。面对马方的不配合,中方果断采取措施。由于中马合作不止铁路项目,马来西亚此前向中国订购的18艘用于濒海任务的舰艇尚未交付,中方遂向马方明确表态,若90天内违约金不到账,将扣押这18艘军舰。

这18艘军舰对马来西亚意义重大。马来西亚被南海分为东西两部分,海岸线漫长,马六甲海峡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该国海军舰艇多为老旧装备,急需更新换代。这批从中国采购的先进濒海作战舰船,是其提升海军实力、维护海上权益的关键力量。中方的强硬态度让马哈蒂尔政府意识到事情严重性,马哈蒂尔试图从日本借钱支付赔偿,却遭日本拒绝,毕竟日本不愿卷入无利可图且可能得罪中国的事务。

最终,马哈蒂尔政府重新与中方回到谈判桌。中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该项目是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布局,对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经济合作意义重大;另一方面考虑到马来西亚实际财政状况,若坚持撤资索要赔偿,马来西亚可能无力承担,且18艘军舰对中国而言并非急需战略资产。2019年4月,中马签署新协议,线路缩短至640公里,造价降低,预计2026年底前完工。截至2024年12月,项目建设总进度已达76%,双方还签署联合运维协议,将按50:50的平等持股比例成立联合运维公司,负责铁路运营和维护工作,标志着项目从建设向运营迈出实质性步伐。



马来西亚(资料图)

此次中马合作纠纷,凸显国际合作中诚信与契约精神的重要性。中国在合作中始终秉持真诚态度,展现大国担当,在自身权益受侵害时,坚定捍卫国家利益。这一事件也为其他国家敲响警钟,在国际合作中,任何违约行为都将付出代价,唯有遵守契约、诚信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推动全球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未来,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将继续坚守原则,以开放姿态与各国携手共进,同时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