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黄振华问父母,给自己的婚姻打个分。

黄爸立刻脱口而出:“120分!”

黄妈犹豫片刻:“85分吧。”

屏幕前,我愣住了。

差距怎么这么大?神仙爱情不应该双方都打满分吗?再看黄妈妈那一闪而过的无奈表情,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第一次看《玫瑰的故事》,我只羡慕黄家人的幸福

但三刷之后,发现黄妈妈·的85分里藏着多少女性的心酸。



黄爸爸黄妈妈是圈内人人羡慕的神仙CP。两人都是清华教授,学识渊博,三观一致。对待儿女宽容开明,从不干涉他们的选择。

玫瑰犯错,他们不批评指责;玫瑰离·婚,他们不唠叨抱怨;玫瑰恋爱,他们不急不催。完美父母教科书级示范。

可就是这样一对恩爱夫妻,对婚姻的评分却相差35分。

黄爸爸细细解释着他的120分:100分是给他们俩的,因为跟黄妈在一起很幸福,一辈子没吵过架。溢出的20分是给两位优秀儿女的。

黄妈妈却只给出了85分,连表情都透露着一丝无奈。

为什么?



仔细观察剧中细节,答案慢慢浮现。

当玫瑰想知道爸爸妈妈年轻时的爱情故事,黄爸爸回答:“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值一提。”

黄妈妈看着丈夫不说话,眼里却有一丝遗憾

再看黄爸黄妈的家庭分工。黄妈妈说做饭是她最大的乐趣,但当玫瑰不在家时,她从不下厨,只和黄爸爸去食堂随便吃。

这哪是爱做饭?分明是爱女儿。

黄爸爸在家养花种草,看书学习,轻松惬意。而黄妈妈永远围着锅碗瓢盆转,一刻不得闲。

亲子关系上,每次玫瑰有麻烦,都是先找爸爸商量。她生完孩子后,第一电话打给了爸爸。而黄爸爸是那个说“你·妈妈很担心你”的人。



这些细节表明,黄妈妈是家里的付出者、操心者,却未必是决策者和主角。

剧中有个很关键的信息:黄妈妈曾经为了生玫瑰,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天哪。

对于一位清华教授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那是事业的巅峰机会,是学术上的重大突破,可能是一辈子的研究方向。为了家庭,她选择放弃。这不正是扣掉那15分的原因吗?

我想起玫瑰妈妈和婆婆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



婆婆说:“那我比您看起来老多了,最近照顾玫瑰累得满脸都是褶子。”

黄妈妈只是笑笑。她能说什么呢?说自己也曾为了家庭牺牲过学术前程吗?

记得有次玫瑰和爸爸谈心,黄爸爸说:“人活着就时时刻刻都在做取舍,取舍不是利己,而是为了另一个生命。”

话是对的,但在现实中,做取舍的往往是女性。

黄妈妈没给满分,不是因为不爱黄爸爸。而是因为这份爱伴随着太多妥协和让步。这恐怕是许多家庭背后的真·相。

玫瑰离·婚后,黄爸爸问她:“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好不好?”玫瑰回答:“像回到了小时候,特别松弛。”



是啊,在父母家,她不用协调婆媳关系,不用被·迫辞职在家,不用委曲求全。但她可曾想过,为什么妈妈能给她创造这样的环境?因为妈妈已经把所有艰难都扛下来了。

黄家那么幸福温馨,黄爸黄妈那么相濡以沫。可85分,85分啊!连及格线都刚过没多久。

看透这一点,我才真正懂得为什么玫瑰对婚姻这么慎重。她看到了妈妈·的付出,也看到了妈妈隐藏的遗憾。

玫瑰不傻,她永远爱着妈妈,却不想成为妈妈。

85分的婚姻,放在别人眼里是神仙爱情。但当事人心里,却永远有那么一块地方,写着“本可以不同”四个字。

我想,这大概就是当代女性面对婚姻时,既向往又犹豫的根本原因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