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赴日,在东京同日本外相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关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日之间的互动无疑有着重要意义,而王毅外长会见的一位特殊人物,更是让此次访问增添了诸多看点,也让美国的担忧逐渐变成现实。
石破茂(资料图)
王毅外长此访日本,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成果也是相当丰硕。先是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双方就一系列重要议题深入交流,一口气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从加强绿色发展合作,确定2025年在中国举办第十八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开展中日碳减排政策对话,到加强生态环境合作,计划2025年在中国举办第四届中日环境高级别圆桌对话会,再到在养老服务、护理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培育银发经济,方方面面都有涉及。还有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服务贸易、工业磋商、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双方都达成一致,要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在这次访日行程里,王毅外长会见了一位特殊人物——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福田康夫虽已88岁高龄,但在中日关系发展历程中,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任期内,和中方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可是步入2000年新世纪后,中日签订的首份政治文件,为两国关系确定了大框架。
文件里那句“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影响深远,此次王毅外长在东京提到的“中日互为伙伴,而非对手”,也与之有着呼应。福田康夫在任期间,还做了不少推动中日友好的实事。他正视历史,愿意在教科书上记录侵华史实,并且在任期间从未参拜靖国神社。在贸易层面,他积极推动深化与华合作,把中日合作推向新高度。不仅如此,在中方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后,福田康夫还是率先在日本表示赞同的人,他高度赞赏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他的出山,无疑为中日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增添了积极色彩,也让外界看到日本在推动中日关系向好发展上的决心。
石破茂(资料图)
从中国自身角度来看,一直以来对日本的态度都一以贯之。中国始终强调中日产业合作紧密,两国互为伙伴,互为机遇。如今中国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对日本来说有着巨大吸引力。加强与日本的合作,既有利于中国自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能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新首相石破茂上台后,日本的外交策略有了明显调整。石破茂与过往部分日本首相不同,他对中国有着相对理性客观的认知。他深知日本在经济上对中国市场有着较高依赖,中日合作能给日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在自民党内部,石破茂面临一定压力,自民党支持率不太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他试图通过修复中日关系,改善日本经济状况,同时提升自己在党内和国内的支持率。从实际行动来看,石破茂积极与中方沟通交流,在王毅外长访日期间,给予了高规格接待,双方就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出改善中日关系的积极态度。
长期以来,美国推行“印太战略”,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维护自身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以往在外交和安全领域,长期紧跟美国步伐。但过去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一味迎合美国遏华政策,结果日本不仅没从这种策略中获得多少实际好处,经济上还遭受挫折,被德国超越,失去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宝座。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他之前对日本采取过“对等关税”等强硬经济政策,这让日本心有余悸。日本意识到,若继续过度依赖美国,只会被美国进一步拿捏。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也是为了增强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主性和话语权,避免成为美国的“提款机”。
石破茂(资料图)
从经济方面来讲,中国和日本都是经济大国,中日加强经济合作,将极大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增强亚洲地区经济的自主性。这会削弱美国在亚洲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打乱美国通过贸易协定等手段掌控亚洲经济的战略布局。在外交和战略层面,美国一直利用日本来制衡中国,如今中日关系改善,日本外交自主性增强,美国精心构建的遏制中国的战略体系就出现了漏洞,其“印太战略”的推进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中日此次在多个领域谈妥合作,王毅外长会见福田康夫这一特殊人物,都释放出中日关系积极向好的强烈信号。未来,中日关系有望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继续保持改善发展的态势,而美国面对这种情况,又会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也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毕竟,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棋局中,每一步棋的走向,都可能对地区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