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的演员孙松,在影视圈折腾了大半辈子,膝下竟没一儿半女,这让同为表演艺术家的父母伤心不已,孙松对此也过意不去,没让母亲当上奶奶让他也很遗憾。

孙松虽然还称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妈宝男”,但在娶媳妇这件事情上的确是依靠父母的帮助,他的父亲曾在中央实验话剧院担任领导职务,后又自己又涉足影视圈,演戏,导戏,在圈内很有威望。



而孙松的母亲韩影更是耕耘影坛多年的老戏骨,曾在热播剧《渴望》、《我爱我家》中饰演重要角色。

想当初,孙松在《雪祭黄沙镇》剧组对演员侯继林一见钟情,便展开猛烈追求,同时也让父母帮助候继林能有更好的发展,一来二去,两人逐渐熟络,最终喜结连理,成为相濡以沫的夫妻。



仔细想想,倘若没有父母的帮助,不仅孙松这段情缘可能泡汤,甚至连影视圈也很难进入。

出生于1963年的他,自小在艺术氛围相当浓厚的环境中长大,但可能是因为父母平时工作太忙,疏于管教的原因,让孙松在孩提时代相当顽劣,经常三天两头的惹是生非,乃至成功为邻里之间的“小霸王”,同学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



瞧见情形不对,父母及时出手,将儿子孙松在歧路上扶正,逐渐引导他走上正道,或许是受父母的影响,心猿意马的孙松对影视表演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但由于年少时的耽误,底子薄,基础差,使得孙松报考国内多所影视院校,均遭受名落孙山的失落。但终究他还是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被北京电影学院勉强录取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孙松除了努力将各门表演课程学扎实之外,在父母的引荐下,还在各大剧组饰演了多个角色,如此一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孙松的演技突飞猛进。

但即便如此,在人才济济,竞争异常激烈的影视圈,孙松依然属于不入流的边缘人物,长期在不温不火间苦苦挣扎。



1989年,当那部火爆全国的《渴望》开拍时,因濮存昕的缺席,让剧中“王沪生”这个角色落单。

虚位以待,机不可失,在剧中饰演主角心直口快“刘母”的韩影,便见缝插针式地提出让自己儿子顶替。



当时,《渴望》导演鲁晓威对孙松并不看好,只是碍于韩影面子,才给他一次试镜机会,希望他能知难而退。

谁知正式试镜时,孙松轻松自如的表演风格,精准把握住了“王沪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镜头前相当出彩,于是鲁晓威导演对孙松刮目相看,这也成就了他和《渴望》的缘分,他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拿下的这个角色。



随着《渴望》斩获的惊人收视率,孙松渐渐也在圈内走红,为此,他还获得第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

在此之后,孙松片约不断,参演过《我爱我家》、《历史的天空》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与侯继林结为夫妻后,由于双方都忙于事业,所以便决定先不要孩子,而等到两人均已清闲下来的时候,却发现已然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

再加之侯继林那会儿身体有恙,素来将妻子宠成公主的孙松处于安全考虑,也就将生育这档子事儿搁置一边了。



接着,孙松便将精力再一次放在他所珍爱着的表演事业上,为了塑造好每一个角色,孙松每次在拍摄前都要预留大量的时间,研读剧本,揣摩人物心理,把握故事整体脉络,如此才能在正式拍摄时游刃有余,真切而自然地让人物立体化呈现。

由于演戏太过投入,使得他将“渣男”这一艺术形象塑造地格外逼真,乃至在多部剧集中他总以这种反面角色示人,久而久之便成了“渣男专业户”。



但这正是大多数观众对孙松演技的肯定,为他立足影视圈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然而,有一得必有一失,由于一心扑在影视事业上,使得孕育孩子这事儿一再拖延,最终导致年过花甲的孙松,终究没有一儿半女。



这也成为了孙松父母最大的遗憾,但儿孙自有儿孙福,即便存在丁克的遗憾,也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与爱妻携手,潇洒从容地享受二人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