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记者在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行政诉讼第一案”于去年12月30日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判决,判决书近日公开。

据悉,本案是2008年反垄断法施行以来第一例经营者集中审查行政诉讼案,也是首次有经营者集中审查决定进入司法审理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示意图 图据图虫创意

经营者集中审查行政诉讼案

药业公司收购股份被要求解除独家协议

起诉市场监管总局被驳回

据了解,本次行政诉讼涉及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9月依法对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声药业)收购托毕西股权交易作出的2023年第42号决定。

2022年6月29日、7月20日,托毕西、先声药业先后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经营者集中申报材料。2022年11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予以立案。经审查,市场监管总局认为此项集中对中国境内巴曲酶注射液市场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2023年9月22日,依法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此项经营者集中,要求先声药业和集中后实体履行解除独家协议、剥离在研业务、下调药品价格等义务。

托毕西不服该审查决定,向市场监管总局提起行政复议。2024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维持该审查决定。托毕西不服此项集中的审查决定及行政复议决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2024年3月予以受理。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依法对本案进行审理并于2024年12月30日作出判决,认定市场监管总局作出的上述审查决定及行政复议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驳回托毕西的诉讼请求。

法院:

市场监管总局附加限制性条件

具有有效性、可行性和及时性

记者在判决书中看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为,市场监管总局附加限制性条件具有有效性、可行性和及时性。

法院在解释中提到,承诺方案能够消除药业公司实施原料封锁的能力,将消除双重加价的效率提升传递到消费者,保障剥离方和潜在进入者对巴曲酶原料药的采购来源,且采用比首选方案更加严格的备选方案,具有有效性。

价格监管是国家对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管理、监督和必要调控的活动,其目的是在保障市场正常运行的同时,维护国家利益、提高经济效益,保护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承诺方案(包括备选方案)实质上属于反垄断法意义上的与价格相关的限制性条件,其目的在于将集中带来的效率提升充分传递至消费者,而非价格法意义上的价格监管措施。另一方面,从经营者集中竞争影响评估的因素来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福利,是经营者集中竞争影响的重要评估维度,反垄断执法机构采用附加与价格相关的限制性条件作为解决竞争关注的手段之一并无不妥。

市场监管总局:

明确集中审查多个重要规则

有助于增强经营主体对集中审查的预期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表示,本案是2008年反垄断法施行以来首例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行政诉讼案,也是首次有经营者集中审查决定进入司法审理程序。该案判决明确了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多个重要规则,体现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成果,也有助于增强经营主体对经营者集中审查的预期。

王秋苹介绍,明确的规则包括“禁止不是法定和首选的救济方式”“审查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因集中而产生的竞争问题”等,对后续经营者集中行政执法提供了重要参考。判决还明确了经营者集中制度,鼓励经营者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的总体原则,也表明经营主体在经营者集中审查中各项权益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另外,判决完整展现了市场监管总局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过程,经营主体通过判决书可全面了解审查过程,提升对审查工作预期。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刘亚洲

编辑 杨珒 责编 官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