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均源自网络;人名均为化名;旨在传播正能量/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青回,你真的要走吗?"草原上的风吹起琪琪格的长发,她的眼里噙着泪水。
李青回握紧她的手,喉结上下滚动:"我会回来,一定会回来接你。"
琪琪格低下头,将一个绣着蒙古图案的小布包塞进他手里:"这是我们的约定,别忘了我。"
李青回点头答应,却不知道这一别竟是一辈子......
01
1978年盛夏,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
天空像被擦拭过的蓝宝石,云朵在微风中慢慢移动,草原上的牛羊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李青回站在卡车后面,望着眼前这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小李,发什么呆呢?快下来帮忙卸东西!"生产队长的吆喝声把他拉回现实。
李青回跳下卡车,接过队长递来的行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对不起,队长,我有点晕车。"
"上海来的娃娃就是不一样,坐个车都受不了。"队长笑着摇摇头,"走吧,带你去见见你的新家人。"
所谓的"新家"是一顶毡房,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蒙古族中年人,一见到李青回,便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我是德塔,以后你就住在我家。"
德塔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但言语中的热情让李青回感到一丝温暖。他点点头,礼貌地回应:"谢谢叔叔,我叫李青回,请多指教。"
"爸,我回来了!"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呼喊,一个身穿蓝色蒙古袍的姑娘骑着枣红色的骏马飞奔而来。她的马术极好,人马仿佛合为一体,在草原上留下一道优美的曲线。
"那是琪琪格,我的女儿。"德塔介绍道,眼中充满了骄傲。
李青回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如风一般自由的姑娘,她的脸颊因骑马而泛红,长发在风中飘扬,像极了草原上自由生长的野花。
琪琪格一个漂亮的翻身下马,看到李青回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好奇的表情:"你就是那个上海来的知青?"
李青回点点头,伸出手:"你好,我叫李青回。"
琪琪格没有和他握手,而是上前一步,仔细打量着他:"你看起来好瘦弱,在草原上能活下来吗?"
德塔大笑起来:"琪琪格,别这么没礼貌。"
李青回也笑了:"我会努力适应的。"
"那好吧,希望你不会被草原的风吹走。"琪琪格调皮地眨眨眼,骑着马离开了。
这是李青回对琪琪格的第一印象——倔强、自信,又带着草原特有的豪爽。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女孩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初到草原的日子并不好过。李青回从小在上海长大,对牧民的生活方式完全不适应。挤羊奶、剪羊毛、放牧,每一项工作都让他手忙脚乱。最令他头疼的是骑马,他总是摔下来,成为牧民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你真的很笨,"琪琪格一边帮他处理摔伤的伤口,一边毫不留情地嘲笑他,"草原上的小孩三岁就会骑马了。"
李青回苦笑:"我在上海连马都很少见到,更别说骑了。"
"那上海有什么?"琪琪格的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于是,李青回开始给她讲述上海的高楼大厦、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夜市、各种各样的电影和书籍。琪琪格听得入迷,常常缠着他讲更多的故事。
"你认识这么多字,真厉害。"一次,琪琪格看着李青回读书时说道,"我只认识一点点字,爸爸说女孩子不需要读太多书。"
李青回看了看她渴望的眼神,突然说:"我可以教你读书写字,你要学吗?"
琪琪格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教你骑马和蒙语,你教我读书写字,这样公平吗?"
02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开始了互相学习的日子。在草原的晚风中,在毡房的烛光下,他们交换着各自的知识和文化,渐渐地,也交换了彼此的心。
一个月后,那达慕大会如期而至。这是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各嘎查的牧民齐聚一堂,进行摔跤、赛马、射箭等比赛。
李青回跟着德塔一家人去参加大会,他已经能够勉强骑马了,虽然还是十分笨拙。
"看,那是琪琪格!"人群中有人指着赛马场上一道蓝色的身影喊道。
李青回抬头看去,只见琪琪格骑在马上,像一支离弦的箭,飞驰在草原上。她和马儿融为一体,身姿矫健,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琪琪格是我们嘎查最好的女骑手,"德塔骄傲地对李青回说,"她从小就喜欢骑马,比男孩子还厉害。"
李青回点点头,眼睛一直跟随着琪琪格的身影,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比赛结束后,琪琪格获得了女子赛马的第一名。她捧着奖品,笑容比草原的阳光还要灿烂。
"恭喜你,"李青回真诚地说,"你骑马的样子真美。"
琪琪格本想像往常一样调侃他几句,但看到他眼中的赞美,不知为何心跳突然加快了。她低下头,小声说了句"谢谢",便匆匆跑开了。
那天晚上,篝火晚会上,牧民们围着火堆载歌载舞。李青回坐在一旁,看着火光中舞动的人们,尤其是穿着民族服装的琪琪格,在火光的映照下犹如一朵绽放的花。
"不去跳舞吗?"琪琪格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坐下。
李青回摇摇头:"我不会跳你们的舞。"
"我教你啊,就像你教我认字一样。"琪琪格拉起他的手,将他带入舞圈。
在众人的笑声和掌声中,李青回笨拙地学着蒙古舞的步伐。他时常踩错步子,但琪琪格总是耐心地纠正他。不知不觉中,两人的手一直紧握着,谁都没有松开。
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也是他们爱情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青回渐渐适应了草原的生活。他学会了放牧、挤奶、搭建毡房,甚至能够独自骑马外出了。而在这个过程中,琪琪格始终是他的良师益友。
每天傍晚,他们会在草原上找一处安静的地方,李青回教琪琪格认字、读书,琪琪格则教他蒙语和草原上的各种技能。在这样的相处中,两人的感情悄然生长。
"这是什么字?"李青回指着书上的一个字问道。
琪琪格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爱'字,对吗?"
"对,很好!"李青回笑着夸奖她,"你进步很快。"
琪琪格骄傲地扬起下巴:"那当然,我可是琪琪格。"说完,她又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爱就是…"李青回想了想,"就是喜欢一个人,非常非常喜欢,想一直和他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琪琪格静静地看着他,眼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那你爱过谁吗?"
李青回愣了一下,心跳突然加速:"我…"他看着琪琪格澄澈的眼睛,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爱上了眼前这个草原姑娘,但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表达这种感情。
正当他犹豫时,远处传来德塔的呼喊声:"琪琪格!李青回!回来吃饭了!"
两人匆匆收拾书本,骑马返回。
03
晚饭后,李青回独自走出毡房,抬头望着星空,思考着今天的对话。
"在想什么?"琪琪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青回转身,看到她站在月光下,长发飘动,美得不可方物。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我在想你。"
琪琪格微微一愣,随即笑了:"想我什么?"
"想你刚才问我的问题,"李青回走近她,"你问我爱过谁。其实,我以前没有爱过任何人,但现在,我想我爱上了一个人。"
"谁?"琪琪格的声音有些颤抖。
"你。"李青回直视着她的眼睛,"琪琪格,我爱你。"
月光下,琪琪格的脸庞染上了红晕,她低下头,不知所措地绞着手指。
"如果你不喜欢我,就当我没说过,"李青回有些紧张地说,"我不希望失去你这个朋友。"
"不,"琪琪格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我也爱你,李青回。从你教我认识第一个字的时候,我就爱上你了。"
那一刻,世界仿佛静止了。李青回伸出手,轻轻抚摸琪琪格的脸颊,然后慢慢低头,吻上了她的唇。
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吻,青涩而甜蜜,蕴含着两颗年轻心灵的全部热情和期待。
从那晚开始,李青回和琪琪格正式成为了恋人。他们的爱情如同草原上盛开的野花,纯净而美丽。白天,他们各自忙碌;傍晚,他们相约在草原上看日落;晚上,他们在星空下分享彼此的梦想。
德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他没有明确表态。在蒙古族的传统中,女儿的婚事由父亲做主,而他尚未决定是否接受这个上海来的知青作为女婿。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两年过去了。
1980年初,一个足以改变李青回命运的消息传来——上海知青返城政策开始实施。
"青回,你的返城通知来了。"生产队长将一封信交给李青回,"上面说你可以回上海了,而且分配了工作。"
李青回拿着信,心如刀绞。回上海意味着要离开琪琪格,离开这片他已经深深爱上的草原。
当晚,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琪琪格。
"我不走,"李青回坚定地说,"我要留在草原上,和你在一起。"
琪琪格摇摇头,眼中满是忧虑:"青回,你不属于草原。你是上海人,你的家人、朋友都在那里,你的未来也在那里。"
"但你在这里,"李青回握住她的手,"琪琪格,我爱你,我不想失去你。"
"那就带我一起走,"琪琪格突然说,"带我去上海,我们一起生活。"
李青回眼前一亮:"真的?你愿意和我一起去上海?"
琪琪格点点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去哪里都行。"
两人决定先向德塔坦白他们的关系,并请求他的祝福。但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不行!"德塔听完两人的想法后,拍案而起,"琪琪格不能离开草原!"
"爸爸,我爱青回,我想和他在一起。"琪琪格恳求道。
"胡闹!"德塔怒吼,"他是上海人,你是草原的女儿,你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今天可以带你去上海,明天就会把你抛弃!"
"叔叔,我不会抛弃琪琪格的,我爱她,会一辈子对她好。"李青回诚恳地说。
德塔冷笑一声:"年轻人的承诺就像草原上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琪琪格不会跟你走的。"
"爸爸!"琪琪格气愤地喊道。
"够了!"德塔打断她,"这件事我说了算。李青回,你回上海去吧,琪琪格会留在草原上,找一个蒙古族的好男孩。"
04
李青回和琪琪格都没想到德塔会如此强硬。接下来的日子里,德塔派人严密监视琪琪格,不让她单独与李青回见面。同时,嘎查里的其他牧民也开始对李青回疏远,显然是受到了德塔的影响。
返城的日期越来越近,李青回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他不能带琪琪格一起走,但又不忍心就这样离开她。
离别前一晚,琪琪格冒险溜出家门,来到李青回的住处。
"青回,你真的要走吗?"草原上的风吹起琪琪格的长发,她的眼里噙着泪水。
李青回握紧她的手,喉结上下滚动:"我会回来,一定会回来接你。"
琪琪格低下头,将一个绣着蒙古图案的小布包塞进他手里:"这是我们的约定,别忘了我。"
李青回打开布包,里面是一缕琪琪格的头发和一块刻有两人名字的玉佩。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李青回将布包贴在胸口,"琪琪格,等我,我一年内就回来接你。"
两人相拥而泣,在那个满是星光的夜晚,许下了相守的誓言。
第二天一早,在众人的注视下,李青回登上了返沪的卡车。琪琪格被德塔强行留在家中,无法前来送别。
卡车缓缓启动,李青回最后望了一眼那顶熟悉的毡房,眼中噙满泪水。他知道,自己的心已经留在了这片草原上。
回到上海后,李青回立刻给琪琪格写信,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再次承诺会回去接她。信寄出后,他日日盼望着回信,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回音。
李青回又连续写了几封信,仍然石沉大海。他尝试给嘎查打电话,但每次都是无人接听或被告知无此人。
担忧和焦虑吞噬着李青回,他决定亲自回内蒙古寻找琪琪格。半年后,他请了长假,再次踏上了前往锡林郭勒草原的路。
当他终于到达熟悉的嘎查时,却发现景象已经大不相同。德塔的毡房不见了,询问其他牧民,得到的回答是一家人已经搬走了,具体去向无人知晓。
"琪琪格呢?她有没有留下什么话?"李青回急切地问道。
一位年长的牧民摇摇头:"德塔不让任何人提起这件事,他们一家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李青回又花了两周时间在周边的嘎查寻找,但都没有琪琪格的踪迹。最后,他不得不带着满腹疑惑和心痛返回上海。
回上海后,李青回继续写信、打电话,试图联系琪琪格,但一切都如泥牛入海,毫无回音。时间一天天过去,李青回的希望也一点点消磨殆尽。
也许琪琪格已经嫁人了,也许她已经忘记了自己,也许…各种可能性在李青回脑中盘旋,但无论哪一种,都让他心如刀绞。
生活还要继续。工作上,李青回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勤奋,逐渐得到领导的赏识,从一名普通职员晋升为科员,后来又晋升为科长。
私生活中,在家人和朋友的撮合下,他认识了同单位的高燕,一个温柔贤惠的姑娘。高燕对李青回很好,细心照顾他的生活,也理解他的沉默和偶尔的失神。
在众人的期待下,李青回最终与高燕结婚了。婚礼简单而温馨,但李青回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角落,装着那个叫琪琪格的草原姑娘。
05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规律,高燕是个好妻子,但李青回无法给予她完整的爱。两人之间始终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这层屏障就是李青回对琪琪格的思念。
1987年,高燕怀孕了,李青回以为有了孩子后,自己会慢慢淡忘过去,全心投入新的家庭生活。但当他抱着刚出生的儿子时,脑海中却浮现出琪琪格的笑脸,他不禁想象,如果这是他和琪琪格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这种想法让李青回感到内疚,他试图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但心中的那份牵挂始终挥之不去。
高燕不是感觉不到丈夫的心不在焉,但她选择了沉默和忍耐,希望时间能够治愈一切。可惜,时间并没有带来改变,反而让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1995年,在结婚十年后,高燕提出了离婚。她平静地说:"青回,这些年我一直在等你忘记她,但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与其这样痛苦地生活下去,不如各自解脱。"
李青回没有挽留,因为他知道高燕说的是事实。离婚后,儿子跟随母亲生活,李青回则更加投入工作,似乎只有繁忙的工作才能暂时让他忘记内心的空虚。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李青回的事业蒸蒸日上。2000年,他被任命为上海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他晋升为主任,成为单位的最高领导。
表面上,李青回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的那个空洞始终无法填补。每年的那达慕节,他都会独自一人喝酒,回忆那个在草原上的夏天;每当看到蓝色的衣服,他都会想起琪琪格穿着蓝色蒙古袍的样子。
28年过去了,李青回已经是一个50岁的中年人,鬓角染上了白霜,眼角也有了皱纹,但他对琪琪格的记忆却没有丝毫褪色。
2008年夏天,一封来自内蒙古的信改变了李青回的生活。
那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李青回正在办公室审阅文件。秘书敲门进来,递给他一封信。
"主任,这是今天的邮件,有一封来自内蒙古的私人信件。"
李青回看到信封上的地址,手不自觉地抖了一下。28年了,终于有来自那片草原的消息了。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里面是一张照片和一封手写信。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蒙古族女子,大约二十七八岁,她的眉眼间有着惊人的熟悉感,仿佛是年轻时的琪琪格。
李青回的心跳加速,急忙展开信件:
"李青回同志:
你好!我是琪琪格的表姐包勒德。也许你已经忘记了琪琪格,但她始终没有忘记你。
很遗憾地告诉你,琪琪格已经在五年前去世了,她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知道,你们有一个女儿,名叫萨娜。
照片上的就是萨娜,她今年28岁了,目前在呼和浩特工作。 琪琪格一直不希望打扰你的生活,但她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告诉萨娜关于她父亲的事情,也要让你知道,你有一个女儿。 如果你想见萨娜,请回信告知,我会安排你们见面。
包勒德 2008年7月15日"
信纸从李青回手中滑落,他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中,呆坐在椅子上,无法相信自己刚刚读到的内容。
琪琪格去世了?他和琪琪格有一个女儿?这一切都太突然,太不真实了。
李青回拿起照片,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年轻女子。萨娜继承了琪琪格的眼睛和嘴唇,但鼻子和眉毛却像极了他自己。不知为何,李青回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滴落在照片上。
那一刻,28年来积压的思念、疑惑、痛苦和悔恨如洪水般涌出,李青回哭得像个孩子。
平静下来后,李青回立刻回信给包勒德,表示自己会尽快前往内蒙古,希望能见到萨娜。
06
几天后,李青回请了长假,再次踏上了前往锡林郭勒草原的旅程。28年前,他带着满腔爱意离开;28年后,他带着满腹疑问和复杂的心情返回。
火车、长途汽车,再转乘吉普车,经过近两天的颠簸,李青回终于到达了包勒德所在的嘎查。
下车时,李青回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蒙古族妇女站在路边,正是写信给他的包勒德。
"李青回?"包勒德走上前,仔细打量着他。
李青回点点头:"您是包勒德阿姨吧?"
包勒德叹了口气:"你比照片上老了不少,但还是能认出来。走吧,先去我家,有很多事要告诉你。"
包勒德的家是一栋砖房,已经不是传统的毡房了。屋内陈设简单但整洁,墙上挂着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正是年轻时的琪琪格。
李青回走到照片前,轻轻抚摸着琪琪格的面容,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悔恨:"她是怎么走的?"
包勒德倒了杯奶茶给李青回:"肝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没能抢救过来。"
李青回闭上眼睛,泪水再次涌出:"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联系我?我给她写了那么多信,为什么一封都没回?"
包勒德摇摇头:"你的信她从来没收到过。"
李青回震惊地看着包勒德:"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