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斯来华后无功而返,特朗普派出另一名“特使”,中美博弈来到新阶段,中方底线明确,美方能答应吗?
最近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戴安斯结束了中国之行已经回国,明面上看,戴安斯来华正值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多家美企来北京参会,具有较好的沟通氛围,戴安斯也利用这个时机,表达了希望中美经贸合作向好发展的意愿,并趁热打铁提议在今年晚些时候安排两党参议员访华,但实际上,这次交涉是否达成所愿还是两说。尽管中方安排高层与其会谈,但双方在芬太尼问题、美方对华加征关税等领域的分歧依然存在,如果美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不但未来的访华之行存在变数,中美之间的“攻防战”还将继续升级。
对此特朗普派出了第二位“特使”,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执行副主席格林伯格再度访华,并与王毅外长举行会谈。特朗普不断派官员来华的动机有两点,一是有求于中国,目前俄乌停火问题悬而未决,伊朗核问题同样需要中国参与,离开了中国,美方不具有解决地区冲突的能力。此外由于中美近期的关税战,美国的农民团体受到波及,而中方在稀土等关键资源上的限制出口,让美方十分难受,这些都是特朗普急需摆脱的“枷锁”。
二是稳住中国,最近美方在台湾问题、南海局势上小动作不断,频繁释放错误信号,菲律宾和民进党见风使舵,多次作出挑衅举动。对此中国国防部、外交部有力反击,台海等方面很可能生变,如此一来美方将很难应对。几天前特朗普公开表示,美方不希望与中国爆发冲突,关税问题也可以谈。不难看出美方有些心神不宁,连续派遣高官试探中方的态度在意料之中。
实际上,在经贸和台湾问题上,中方早已亮出底线,那就是美方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企的合法权益,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更不允许美方与“台独”势力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如果美方想谈,中方欢迎,但必须拿出实质性诚意,否则就成了“为了沟通而沟通”。但美方的做法却事与愿违,近期贝莱德财团与部分中企达成协议,收购巴拿马港口在内的43处港口,这明显是在为中美竞争做准备。
多种迹象表明,中美博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在中国先后实现科技突围、打破美方的“岛链封锁”,并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稳步发展之际,美方对中国的态度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主动寻求对话、避免误判。但美方零和博弈的错误思维没有变化,仍然没有找到中美相处的正道。世界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而中方对争霸不感兴趣,致力于与所有国家和平相处、互利共赢,美方应当把这话听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