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的焦虑
2025年,台湾岛内的气氛有点紧张。赖清德政府的一些政策,引起岛内外议论纷纷。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把大陆定性为“境外敌对势力”,还推出了一堆被认为是“反中”的政策,特别是那个“17项国家安全策略”。
这策略一出,两岸关系更紧张了,岛内老百姓也对未来心里没底。
大陆那边也没闲着,国台办弄了个打击“台独”举报专栏,一下子收到不少举报邮件,这无疑给赖清德政府又添了堵。
岛内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大,75位台湾学术界和文化界的重要人物,像中研院院士陈培哲、左翼联盟秘书长黄德北、政大的冯建三教授等等,一起发表了个声明。
他们措辞挺严厉,公开批评赖清德政府的两岸政策。
他们觉得,把大陆看成“敌人”,不光对台湾没好处,还可能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
声明里,学者们回顾了历史教训,指出这种敌对态度和极端做法,过去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还专门提到了纳粹德国的例子,提醒民进党当局别走老路。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批评赖清德,认为他把台湾往“台独”的路上推,他的“集权、肃清异己和思想管控”三板斧,让台湾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75位学者的声明,在台湾政坛炸开了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们不光质疑赖清德政府的两岸政策,还对台湾的未来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他们认为,赖清德政府正在把大陆妖魔化,加剧台湾社会内部的对立,这不仅不利于两岸和平发展,也对台湾自身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学者们还特别提到了言论自由的问题,他们指出,台湾当局对大陆配偶和一些持不同政见的人的打压,让台湾的言论环境越来越差,甚至有回到“戒严时代”的危险。
他们呼吁赖清德政府悬崖勒马,别再破坏台湾的民主法治,要积极改善两岸关系。
从这些学者的声音里,我们听到了他们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他们不是简单地反对赖清德政府的政策,而是从台湾的整体利益出发,希望当局能更理性、更务实地处理两岸关系。
其实他们的担忧不是没道理的,TVBS最新的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满意度下降了不少。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对赖清德政府的政策,尤其是两岸政策,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在这种复杂的内外环境下,台湾到底该怎么办?是继续对抗下去,还是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学者们的声明里,也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两岸关系
学者们希望台湾当局能正视两岸关系的现实,别被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蒙蔽,要用务实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他们认为,两岸之间不只有对抗这一条路,和平发展才是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的最佳选择。
冯建三教授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台湾当局首先应该带头消除社会上的“仇中”、“反中”情绪,为改善两岸关系创造一个好氛围。
他还指出,维持现状的代价和风险都很大,台湾应该换个思路,好好处理美国因素,找到一条更符合自己利益的道路。
他特别提醒台湾当局,别忘了“做美国的朋友有风险”,乌克兰就是个例子。
冯建三教授这番话,可以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台湾现在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美国因素也成了影响台湾局势的重要变量,美国官员不断发出警告,说如果两岸发生冲突,影响会比二战还大。
美国情报部门还把中国列为美国在全球最大的威胁,说大陆有短期内攻台的能力,这些言论和举动,无疑加剧了台海的紧张局势。
但,岛内一些精英人士对美国的“承诺”表示怀疑,他们认为,战争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在大陆手里,美国并不能真正左右局势的发展。
两岸经贸关系密切,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高达2312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顺差达到了86%。既然经济上已经互利共赢,为什么还要在制度和交流方面设置障碍呢?
台湾的未来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日益紧张的两岸关系下,台湾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赖清德政府的强硬政策,引起了岛内外强烈的反弹,也让台湾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75位学者的呼吁,代表了岛内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声音,他们渴望和平,渴望发展,渴望一个更稳定、更繁荣的未来。
台湾到底该怎么选择?怎么才能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抗和冲突只会带来灾难,和平与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台湾和大陆,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两岸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
正如学者们在声明中指出的那样,两岸经济已经实现了共好,其他领域也应该朝着共好的方向努力。
赖清德政府把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两岸关系的现实,也违背了台湾自身的宪制性规定。
冯建三教授就明确指出,赖清德的做法是“违宪”的,台湾的现行宪制性规定并非如此。
学者们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赖清德政府上台以来,岛内的政治氛围越来越紧张,言论空间越来越窄,一些持不同政见的人甚至遭到打压和迫害。
学者们提到了“绿色恐怖”的阴影再次笼罩台湾,他们担心台湾的民主和法治正在受到侵蚀。
这种担忧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对赖清德政府的政策感到不安。
他们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不希望台湾被卷入无谓的冲突和对抗。
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台湾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选择。
正如学者们呼吁的,台湾应该避免通过挑衅和对立来加剧两岸紧张局势,而应该努力和大陆建立更稳定、更和平的关系。
这不仅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长期发展利益。
赖清德政府应该听听岛内民众的呼声,认真想想学者们的建议,不要一意孤行地走在对抗的道路上。
台湾的前途,掌握在台湾人民手里。是选择和平发展,还是选择冲突对抗,这是一个关乎台湾命运的重大抉择。
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现实的挑战迫在眉睫,台湾人民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笔者认为
在两岸关系的关键时刻,台湾该如何抉择?如何才能走出迷雾,走向光明?
这不仅是摆在赖清德政府面前的难题,也是所有台湾人民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