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王圆)据上海市爱卫办消息,3月中旬起,上海市在武康路、豫园商城、新天地、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今潮8弄、蟠龙天地等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推进室外“游烟”治理。

“游烟”是指吸烟者一边走在路上、一边吸烟而产生的二手烟雾。吸烟者释放出的“游烟”很任性,让许多被动吸烟者猝不及防。

“长时间遭受二手烟烟雾,对被动吸烟者的健康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且走路过程中,吸烟者烟灰弹落或手持香烟摆动,也容易对在后面行走的儿童造成面部伤害。”3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支修益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支修益表示,今年是我国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二十周年,也是北京市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十周年。从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禁烟,到室外公共场所控烟(如体育场和公共汽车站),再到“游烟”治理,二手烟的管控逐步向精细化升级。下一步应加强交通枢纽如高铁站,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校园周围家长接送孩子的公共区域,妇产、儿童医院周边等公共场所的二手烟重点管控,更多已经出台控烟法规的城市应借鉴上海控烟经验,进一步细化控烟立法和执法监督力度的管理。


上海街头的“不吸游烟”标语。新闻晨报图

2024年,上海市爱卫办开展的万人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市民经常遭遇“游烟”,逾九成市民对“游烟”表示反感。市民普遍认为“游烟”不仅危害他人健康,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环境、城市形象和出行体验。

“加强‘游烟’等二手烟控制,有利于维护公众身体健康,让更多人认识到烟草危害健康。”支修益强调,二手烟中包含的小分子有毒、有害物质能够轻易渗透进血液循环系统,进而影响肺脏、心脏、肾脏和脑血管系统等重要器官功能。对儿童的精神发育亦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附着在烟民衣物、头发和皮肤,以及家中地毯、沙发、窗帘、床单被罩等物品表面的三手烟同样对儿童、老人和孕妇的健康构成威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