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日前,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中美领导人将在近期举行会谈,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第二个问题,美国商务部表示,在政府设备上禁止使用DeepSeek,你对此有何评论?毛宁表示,首先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没有可以发布的信息。你的第二个问题,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我们也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发言人的“没有可以发布的信息”,这显示出双方还在商讨阶段。第一,当媒体提前放出领导人会晤消息时,中方既不否认也不确认的态度,实际上在构建弹性谈判空间。这种策略在2023年7月就已体现,美国气候特使的克里访华在当时外交部同样未提前确认行程,直到专机降落北京才正式公布。如今美媒提前一个月放风,更像是美方为试探舆论反应的“压力测试”。 这9字回应能产生效力的现实基础,只要美方能展现出满满的诚意,中国永远会向美方留有一扇门。
特朗普(资料图)
日前,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与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美、驻日大使崔天凯,北京对话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李世默,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就多极化视角下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世界新格局下的战略竞争与合作、美国政治动态与对话政策、中美科技竞争新局势、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安全、未来全球贸易与跨国供应链风险研判等展开对话,深刻剖析在全球新格局下的中美关系未来。
在这场会议中,中国72岁,前驻美、驻日大使崔天凯上阵,同中美各界人士进行了交流。虽然具体的内容并未公开,但至少,这场会议让美国听到了中国的声音。与此同时,有专家也表示,中美关系复杂变量增加。站在美国的角度,对于中国在近些年的发展,美国是相当排斥的,因为这会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所以,在前总统拜登执政时期,美国对中国采取了全方位围堵。外交上,美国不断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孤立”中国,在一些涉华问题上对中国大放厥词,渲染“中国威胁论”,以此来给中国泼脏水。
格雷厄姆·艾利森(资料图)
特朗普虽然口头上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但其所作所为却并非如此,除了两次对华加税外,美方即将与菲律宾举行2025年“肩并肩”联合军演,拱火南海的心思依旧;在中国内政问题上,美方不但施压企业加大对美投资,还扬言要加大军售来助执行所谓的“豪猪战略”。不久前的G7外长会上,七国集团首次避谈“一中原则”。
日前,美国官宣F-47新一代战机交由波音生产,并将在2029年左右列装。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是对中方2024年底六代机首飞的战略性回应,也是标志着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的信号。
鲁比奥(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博弈的本质并非零和游戏。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中,90%以上成本由本国企业与消费者承担,导致2025年美国家庭支出预计增加5%。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困境,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在关税战与访问谈判之间摇摆。基辛格百岁之际的警示更具深意:“中美关系是当代世界秩序的核心要素,双方需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这暗示着对抗终将让位于现实利益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