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早在冷战时期乌克兰是苏联的一份子,但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乌克兰被独立了出来。苏联的轰然倒塌让乌克兰的经济也遭遇了严重的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社会严重动荡,而这其中,那些军工专家似乎是最惨的。苏联时期特别注重发展军事,当时他们的军事实力是足以抗衡美国的存在,那时候苏联的军工专家也理所当然地享有极高的待遇和社会威望。然而,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军工产业几乎瘫痪,很多工程陷入停滞,乌克兰的这些专家也失业了,生活一落千丈。



乌克兰(资料图)

金琴科•彼德罗维奇,作为乌克兰知名的动力工程师,曾主导设计了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55”。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遭遇经济危机,国家资源流失和高通胀令许多科学家迅速陷入困境。金琴科的生活急转直下,从世界级科学家变成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为了养家,他不得不转行做出租车司机、清洁工等体力工作。无奈之下,他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成了街头流浪者。除了金琴科,许多乌克兰军工专家也面临类似困境,不少人被迫离开家园,寻找新出路。

此时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听闻这件事情纷纷投来橄榄枝,非常积极的去拉拢乌克兰的军工专家希望能够让他们来到自己的国家发展。这样就能使得自己国家的军工产业得到快速提升,美国的力度最大,于是有许多的乌克兰专家选择了美国与西方国家。最开始的他们,的确是被丰厚的待遇所伺候着,可是慢慢的事情发生了转变,曾经许诺的高薪最终变为了泡影。而核心技术也不会让乌克兰的专家所触碰,最终只能在那些科研机构自生自灭。



科研人员(资料图)

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计划,也加入到了引进乌克兰技术人员与军工技术的行列之中。比之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国家,中国能吸引成百上千名的乌克兰专家来华工作,凭借的就是“真诚”二字。早在20世纪90年代,陕西省就开始建设了面积多达100多平方公里的“生产区”。最为关键的一点,中国政府会给予这些乌克兰技术专家施展技术和抱负的舞台,不会“大材小用”,把这些宝贵的技术人才用来扫地、刷盘子这些“蓝领”工作。

每一个来到我国的乌克兰专家, 不仅可以获得不亚于原先的薪资水平,而且还能够住上我国为他们统一建设的住房。至于他们的妻子也能被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会被妥善解决。更让乌克兰专家感动的是,我国政府承诺他们如果真的无法适应中国的生活,政府允许他们随时回国。这让那批来到我国的200多名乌克兰专家十分感动,他们的生活不仅得到了充分保障,而且人生还享受高度的自由,如今更有不少人直接在我国安享晚年了。



科研人员(资料图)

这200多位乌克兰专家个个身经百战,他们那时候来到咱们国家,就像是“给咱家送宝贝”一样,让我们的国防实力大涨了一截。要说帮忙最大的,那肯定是被叫做“乌克兰三剑客”的“雪龙”破冰船、“青海湖”补给舰和“辽宁”号航母了。它们可都是前苏联那时的顶尖军舰,让咱们的海军力量一下子强了好多。据统计,他们带来的前苏联技术,让咱们2000多项军工科技有了大改进,直接让咱们少走了10年的弯路。

乌克兰人才外流现象的发生虽然令人遗憾,但中国能够吸引和留住这些乌克兰专家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巧合。中国政府的真诚态度和办事准则,以及中华民族的包容心和对外籍人才的重视,都是吸引这些专家的关键因素。让我们珍惜这些来华的乌克兰专家,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技术,用于造福全世界。正如一块沉入海底的鲸鱼,虽然它灭亡了,但却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滋养,形成了繁荣的海洋生态系统。让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外籍专家的智慧和技术,共同推动军工事业向前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