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也有电脑课上了!”看着信息技术教室里的电脑,罗定市船步镇仓地小学的孩子们兴奋不已。

由于经济不发达,镇上的小学硬件设施水平不高,孩子们甚至没有上过电脑课。2016年,首次走进仓地小学时,罗定市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罗定市局”)的志愿者们就发现:学校仅有的40余台电脑中超过半数无法正常使用,孩子们的信息技术课往往只能“纸上谈兵”。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罗定市局的“筑梦山间”志愿服务团队迅速行动起来。

助力硬件升级,托举山区孩子的求学梦

教育是山区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而完善的教学设施则是托举这一希望的基础。为此,“筑梦山间”团队不仅向仓地小学捐赠了20台电脑,还组织了电脑日常维护和维修培训,既为孩子架起了连接数字世界的桥梁,又保障了这些设备能够发挥长久功效。

而这只是罗定市局“筑梦山间”教育支援志愿服务项目落地生根的一个生动缩影。“筑梦山间”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于2016年,自启动以来,硬件援建一直都是项目的核心内容:在苹塘镇,党员志愿者们为大虾小学的孩子们送上书包、文具用品等“爱心礼包”,还给学校的图书室添置了上千册新图书;在生江镇,志愿者们不仅给茅针小学的课室换上了新的窗户和电风扇,还让泥地操场“变身”成篮球场,每到课间孩子们便高兴地在球场上嬉戏玩耍;在罗平镇,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党员志愿者们给官渡小学校园内外的道路都安装了路灯;在船步镇,党员志愿者和山垌小学的老师们一起修葺校舍,帮助学校修建防风防雨的连廊为上下学的孩子遮风挡雨……


图为“筑梦山间”志愿服务团队为船步镇山垌小学装饰连廊

一处又一处设施的改善,都让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变得更加宽广通畅。

长效陪伴守护,细致关怀书写温暖诗篇

“筑梦山间”志愿服务团队之所以要以“筑梦”为名,就是要帮助山区的孩子们点亮梦想,因此,团队关注的不仅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更是孩子们能不能接触到更好、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这是我第一次上摄影课,志愿者老师教我怎么样拍好看的照片,我以前从没碰过专业相机。”茅针小学的一名学生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图为志愿者教茅针小学的同学如何摄影

八年间,“筑梦山间”团队援助了罗定市内8所乡村学校,累计为3000多位孩子提供教学支持。党员志愿者们积极与其他公益组织合作,筹款为山区学校捐赠电子阅读设备,并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阅读电子书。志愿者们还组成支教小分队,定期到山区学校去开设普法讲座,举办科普、艺术课堂,给孩子们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孩子们演奏乐器,让每一个追梦的孩子都能得到知识的滋养。志愿者们还依托广东烟草“卓美·暖云”公益品牌建立起与政府、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多方协作机制,为家庭困难的孩子提供资助。


图为“筑梦山间”团队在大虾小学开展中秋手绘活动

“筑梦山间”团队的负责人表示:“教育帮扶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党员志愿者们建立了定期回访机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到学校里与孩子们见面、给孩子们上课,还会在分别时和孩子们约定好下次见面的时间。

结语

八载耕耘,硕果累累。从硬件升级到陪伴守护,罗定市局的“筑梦山间”志愿服务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国有企业的初心和担当。

“筑梦山间”团队的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团队将坚守初心,努力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图片由区文海、林能、冼鼎中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