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宜居家园
共享文明生活
常态化、长效化
推动环境品质提升

东胜全民参与齐发力

清洁家园“净”行时

⬇⬇⬇

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回暖,大风扬尘等季节性问题突显,积存了一个冬季的泥沙、残留积冰、灰尘使城市蒙上厚厚的“面纱”。为此,东胜区环境卫生事业服务中心按照“全区域、高要求,常态化、精细化”的工作目标,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主次干道、护栏、双黄线、道路标识线、斑马线、网状线等进行“扫+浸+刷+冲”作业,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整洁、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为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纺织街道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化治理相结合,聚焦城郊接合部、房前屋后、河道沟渠、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全面清理各类垃圾,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排乱倒等现象,围绕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清理。发动网格员、保洁员、志愿者等200余人次,采取“机械作业+人工捡拾”的方式,出动铲车、钩机、垃圾车等机械车辆600余次,累计清理垃圾点200处,日清运垃圾达到700吨以上。


天骄街道联合东胜区环境卫生事业服务中心及在职党员、辖区志愿者、联户长等志愿力量共计230余人,共计整治垃圾池5处、垃圾死角25处84车。同时,常态化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在居民微信群转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信息60余条,悬挂宣传横幅23条,覆盖辖区53个居民小区、一处平房区,18个公寓,全力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兴胜街道针对河湖、林草地、违法用地、违章建筑、违法倾倒垃圾、环保突出问题等6个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整治,设置了问题摸排梳理、形成整改台账、执行整治销号三个主要环节,形成有效管理合力。对违法倾倒垃圾创新提出“十项工作举措”,即集中整治、巡逻检查、出门登记、案例警示、街巷宣教、有奖举报、增设监控、志愿监督、无人机巡查、增设标牌,构建群防群治的管理体系。


公园街道红波社区满都海巷九号街坊的垃圾沟壑地处城郊接合部,深约25米,面积约9400平方米,沟壑上方三面周边均分布有居民房,卫生问题影响居民生活。 公园街道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缜密研判,最终确定“清运+封堵+监管”三位一体整治方案,对该区域进行清理整治,并在渠沟四周设立围挡、警示牌,多点位配备垃圾桶,新建垃圾集中处理池以及安装监控设备,防止垃圾乱倾倒、乱丢弃问题再次反弹。


巴音门克街道万盛社区联合东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针对边家渠废品收购站排查整治行动。社区网格员提前对边家渠社的11家废品收购站进行了登记摸排和宣传教育。在“回头看”专项检查行动中,重点整治清理垃圾堆放点、废品收购站存在灭火器配备不足、废品未分类堆放、易燃物堆放过多等问题。对前期未整改的,当场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告知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整改到位,确保规范运营,改善社区环境。


人人出力

护好东胜咱们的家

(记者:任施瑶)




图片来源于东胜各部门、街道

编辑:任施瑶 审核:田志强 朱少立

校对:任施瑶

新闻热线:0477—813931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