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因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随后,“国家喊你减肥”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与热议。

3月28日,《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通过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一审。记者注意到,其中提到了体重管理、科学运动、戒烟限酒、使用公筷公勺等内容,可谓是一份专属于四川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官方指南”。

《条例(草案)》有何特色亮点,四川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到底该“咋个”养成?带着这些问题,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建群与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冰。

开设戒烟、戒酒、体重管理门诊

条例旨在降低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影响四川人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在起草《条例(草案)》前期调研、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徐建群格外留心这一问题。

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负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近视问题,居民肥胖问题,吸烟与饮酒问题是徐建群认为较典型的危险因素。为了佐证,她给出了一组数据——2023年,四川60岁及以上人口1950.58万人,占比23.31%,慢性病仍是全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支出占所有患者住院费用的70.9%,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阻肺、肺癌、糖尿病占总费用前五位;目前,四川成人超重率约34%;四川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98%,高于全国平均数25.8%。

“我们条例草案的内容就是围绕减少、降低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来起草的。”徐建群这样说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重要危险因素。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为此,我们在条例草案中专门有体重管理的条款。”

据悉,《条例(草案)》共五十八条,主要包括总则、宣传教育、健康生活方式、卫生环境、健康服务、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8章。

其中,第二十一条写到,引导个人正确认识健康体重,提高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自觉进行体重监测,科学动态管理体重。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此外,《条例(草案)》还提出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设戒烟、戒酒门诊,提供咨询和指导等内容。

合理布局公共厕所及男女厕位比例

完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

“从‘被动医疗’变为‘主动健康’是大势所趋。从前,我们很多人是身体不舒服了才会去就医,现在要慢慢转变思想,引导公民践行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健康心理、良好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

“完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这是条例的目标和亮点之一。”何谓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徐建群通俗地解释道:“即覆盖全年龄段,从一个人出生之前(孕检、产检),到出生后、青少年,直至死亡前(临终关怀)都能享受到完善的医疗健康卫生服务体系。”

记者注意到,《条例(草案)》还提倡推动城乡卫生环境共治。将卫生环境改善纳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工作。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厕所及男女厕位比例、第三卫生间数量。各级爱卫会组织动员全社会开展经常性卫生清扫等爱国卫生活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单位责任制,加强病媒生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川拟推出健康积分制度

居民可兑换体检、健身等服务

如何调动四川人追求主动健康的积极性呢?《条例(草案)》中提到了“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改善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以及“建立居民健康积分制度”。

对此,李冰说道:“居民健康积分是一种通过量化居民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管理的激励制度,通常由政府、社区或健康管理机构推行,旨在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这项工作在外省和我省的很多地方也在探索。”

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4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就曾提出,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居民血压、血糖、体重、腰围等指标控制情况和主动参与自我健康管理情况兑换为“健康积分”,居民可利用“健康积分”兑换相应健康服务项目。

记者获悉,该《条例(草案)》的内容尚在修改完善中,有望于今年正式出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