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郑健 吴璇 王栋
从传统“治水”到现代“智水”,近年来,惠民县正以数字技术重构城乡供水服务版图。面对1300公里主管网、50万农村人口的庞大供水体系,惠民县以智慧水务建设破局城乡供水管理难题,让汩汩清泉流淌出乡村振兴的“智慧密码”。
智慧中枢构筑“水神经”系统
在惠民县智慧水务中心,巨型电子屏上跳动的数据勾勒出城乡供水的数字画像。通过整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惠民县建成覆盖“水源-水厂-管网-用户”全链条的智慧水务云平台,实现供水系统“一张图”管理。14万块智能水表实时回传数据,1300公里主管网配备压力流量监测,通过AI算法预警管网泄漏,将传统“被动抢修”转变为“主动预防”。
便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智慧水务建设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针对老年群体缴费难题,惠民县创新“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开发微信自助缴费系统,开展“银企合作”与农商银行合作创建镇级代缴服务。目前全县14个镇办都建立了供水管家服务网点,群众可通过农商行驻镇营业厅实现线下缴费。当李庄镇张大爷通过服务站完成首笔代缴时,感慨道:“现在缴费就像取快递一样方便!”目前,水费到账延迟率已由12%降至1.5%,服务响应速度提升80%。
数字赋能构建“三维保障”体系
以“云端大脑+区域枢纽+末梢感知”构建立体化运维网络,建成4大区域供水服务中心,配备专业抢修队伍,实现“15分钟响应圈”;部署智能监测终端3200个,建立管网三维地理模型;开通24小时“水管家”热线,工单办结满意率100%。
智慧水务释放“乘数效应”
数字化变革带来多重效益。充分利用最先进的智能远传水表+4G通讯+大数据分析+云平台技术应用,服务效率提升3倍;村内管网漏损率大幅下降,村民水费支出下降5成;运营成本的降低让供水企业将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了“刀刃上”,群众满意度跃升至98%。智慧平台精准“锁定”异常用水记录并发出预警提示功能,能够及时为村民挽回水损,村民点赞:“现在用水既明白又放心!”
如今,惠民县正以“智水”工程为支点,撬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随着5G、大数据等新技术持续注入,惠民县将打造更智能、更韧性、更温暖的城乡供水体系,让汩汩清泉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