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王洪文离世以后,他的亲弟弟王洪武、其他几个弟弟妹妹、妻子和孩子们都来为他送行。

王洪武等人的面容,与王洪文非常相似。他们之间的感情还算深厚,所以不管王洪文为人处世到底如何,亲人们都为他的离开而感到悲痛。

当然,此时此刻,任何一种伤感情绪都是情理之中。



他的家里人,在他身前并没有沾过多少光,也没有与他同流合污,更没有像他那样走一条错误的道路,而是选择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连他的女儿,在大事面前所表现出的担当,也远远超过他这个父亲。

在王洪武的眼里,王洪文这个大哥有着怎样的形象?他的亲人们在他生前和死后,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兄弟送葬,长相相似



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特别法庭审理了王洪文案件。这个臭名昭著的历史罪人,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终生不得自由。

相比于他做过的事情来说,这个判决结果合情合理,但是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所以自那之后便心情低落,沉郁压抑,身体一天比一天垮。

他的母亲在得知儿子的判决定论之后,更是由于情绪起伏较大而得了脑溢血,最终在吉林长春离开了人世。

为人子女者,不仅没有办法承欢于父母膝下,反而因为自己犯下的罪孽拖累家人,害得母亲身亡,连送母亲最后一程的资格都没有。这样的事实,更是深深的打击着王洪文。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此时此刻的一切悔恨情绪,都已经于事无补。

1985年,他被检查出了严重的肝病。在情绪问题愈发严重的当下,他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也没有办法阻止病情的蔓延。医院就算介入再积极的医疗手段,也是无力回天。

到了90年代初,他的状态更是肉眼可见的糟糕。即便是医疗条件数一数二的北京复兴医院,对他的病情也是束手无策。



1992年8月3日,王洪文死在了医院里。对于被病情折磨了许多年的他来说,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

虽然他是个历史罪人,国家的有关部门也不可能放任他的遗体不处理。在他生前,国家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此后,有关部门也尽了最后一点人道主义关怀。

在处理后事时,王洪文的家里人都被允许前来为他送行。他的弟弟王洪武,还有他的妻子和孩子们,都纷纷聚在了一处,与他做最后的告别。

人们看到,王洪武和王洪文的长相非常相似。应该说,他们几个兄弟的外表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看得出来,他们之间的感情挺深,大家伙的悲痛情绪也不似作伪。

说起来也是有些唏嘘,在他最风光的时候,他的亲人们并没有沾过什么光。在落魄之后,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家里人还是没有嫌弃他,也没有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虽然有着一定的感情,但是王洪武也坦言,自己对大哥的了解其实并不多。他们相处的时间不长,王洪文去往中央工作之后更是鲜少回家,他对对方的确也是知之甚少。



1932年,王洪文出生在吉林长春的一个贫苦家庭当中。小时候的他非常懂事,性格也十分文静,不像同龄的小男孩儿那样调皮捣蛋,也不让家里人为他操心。

每次谈到他,附近的村民们都会夸他是个好孩子。但谁能想到,好孩子以后会变成破坏政治秩序的恶人呢?

17岁那年,王洪文选择参军,离开了家乡。弟弟王洪武回忆道,从自家大哥离家开始,他也就只见过大哥两面。



他们之间的距离远到什么程度,在王洪文离开之后的第三年,他们的父亲因病去世。这么大的事情发生,王洪文都没有回来,更别说为父亲披麻戴孝。

不知道在这样有些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的弟弟妹妹们是会理解他的选择,还是会怨恨他,又或者是对他感到心情复杂呢。

若是转换到王洪文父亲的立场上去想,恐怕他也会感觉有些遗憾吧。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都没能再见到自己的大儿子。

王洪文离家之后第一次回家,是在1958年。那个时候,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只知道他回来待的时间很短,行程也非常仓促。

短短几天之后,他再次离开,想来也知道,即便他的弟弟妹妹有心跟他培养感情,这么点儿时间也没给他们任何机会。

可以说,直到1980年王洪文锒铛入狱,他们再次相见之前,对彼此的认知应该都是非常陌生的。

即便他们的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液,即便他们之间有着永远也割不断的血脉纽带,他们也没有办法像正常的兄弟姐妹那样相处。



1980年接到通知,可以去北京看望王洪文时,王洪武和三个亲人都没有想过拒绝。他们四个人,连带着王洪文的妻子崔根娣,都在秦城监狱和他见面,时长大约为4个小时。

许久没有见面的亲人之间,必然会产生陌生感,这也十分正常。而这股陌生感,直到王洪武见到王洪文,都没有完全消失。

不过他还是发现,跟自己以往从电视屏幕里看到的大哥相比,眼前的大哥更加瘦削,脸色也更加苍白,看起来状态不算太好。

王洪文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生活,不要背上什么心理包袱,好好照顾老母亲,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

他们从前是这么做的,之后也会这么做。

平凡生活,不作他想

王洪文是王家的长子,王洪武是他的二弟,在他离开家之后,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成为了长子。

他一直都在家务农,没有离开过村子,到外面讨生活。

早年间,他当过村里的队长,也当过治保主任。虽然从没有刻意的想过去沾大哥的光,但是王洪文的风光事迹传出之后,他和王洪文之间的兄弟关系也必然会影响他的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村子里的人对王家都非常客气,对王老太太也算是尊敬有加。

他们家想要盖新房,人们还主动提出帮忙,一个比一个热心肠。

但是当王洪文的罪行败露之后,他们一家人也连带着成了群众心里的钉子。人们厌恶他们,唾弃他们,甚至还把他们修好的新房子给推掉,把那些材料全部拉走,什么也没有给他们剩下。

至于王洪武的治保主任这个位置,当然也是保不住了。好在他对此接受良好,并没有非要去村里做什么官,就算当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也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知足。



王洪文的三弟名叫王洪双,在1958年选择了和大哥同样的道路,参加了军队。

不过他可没有在军队当中汲汲营营,也不像大哥那样拼了命地往前爬。他本本分分的待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训练,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所有任务,没有出什么大岔子。

1962年转业之后,他被分配到了陕西的飞机修配厂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也还像从前那样,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和这世界上的无数劳动者一样,一天天坚持工作,然后顺利退休。

应该说,在他们几个兄弟姐妹当中,他的情况算得上最好了。

第四个弟弟王洪全,和王洪武一样也是个农民,一直都在村子里生活。不过1996年,他被肺结核这个可怕的疾病缠上,因而离世。

王洪文唯一的妹妹名叫王桂兰,一直在吉林市生活,和另外几个人一样,也十分低调。

在那些分别的岁月里,王洪文很少给家里写信,他们的联系自然也不算多。

相比之下,王洪文的妻子崔根娣与他们反而要更加亲近一些。

崔根娣是个上海人,她的父母都是上海工人,她自己也是个工人。

王洪文被捕入狱之后,她没有断了和弟弟妹妹们之间的联系,许多次给他们写信,有时候还会专程从上海出发,回老家看望他们。

乡下的条件自然是比不上上海的,虽然崔根娣自己的经济条件也算不上好,但她所居住的环境至少要比王洪文的老家更好。

不过回去之后,她也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习惯和不自在。有苍蝇在垃圾桶周围飞着,有蚊子在她的皮肤上叮咬着,她只是默默忍受,没有抱怨。

崔根娣和自己的妯娌,也就是王洪武的妻子,有着许多共同话题。她们二人都习惯了操持家务,也都有着养儿育女的重任,所以完全可以充分沟通和交流。

她会凑在厨房,和妯娌一起做饭,一边忙着手头上的家务活儿,一边也能跟家里人说说心里话。

农村是个好地方,可以自己种菜,还能自己养猪和养鸡,许多农民只要勤劳一点,都能做到自给自足。

这里不像城市,睁开眼睛就需要花钱,不管是吃饭还是出行,每一样活动都需要金钱来支撑。

与其在上海苦苦煎熬着度日,崔根娣认为,还不如就在农村老家住下去,说不定养点儿值钱的东西,她的经济状况还能改善。

可见,王洪文跌落尘埃之后,他的亲人们过得并不好。

不过,即使是在逆境中,正向的生长也不是不被允许。至少对于王洪文的女儿而言,不走父亲走过的老路,这就是最大的坚持。

创业成功,拒绝移民



王洪文和崔根娣一共生了三个孩子,他们唯一的女儿名叫王亚萍,是三个孩子当中的老大,从小便特别懂事。

王洪文长年在外工作,和孩子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每一次相见,他总是会嘱咐孩子们好好听话,但是除此之外,他似乎没有再做过更多的事情。

小小年纪的王亚萍还不明白父亲到底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一家人的命运在这之后会遭受怎样的重创。

后来她一天天长大,也慢慢懂得了一些道理,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做什么错事。不过万幸的是,在父亲出事之后,他们一家人并没有受到什么区别对待。

党和国家在处理重大事务时,总是尽可能的做到公平与公正。每一个对国家和人民造成过伤害的罪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他们无辜的家人,不应该因此而背负重担。



人人都有自由生活的权利,只要能够做到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那么国家也将成为公民最坚固的后盾。

对于这一点,王亚萍的感触很深。因为她可以像其他同龄人那样上学,也可以自由的选择考大学或者工作。

她明白,自己要做的是忠于内心,也忠于一个中国人的身份。父亲走过的老路,她将引以为戒,绝对不会踏足。

高中毕业之后,崔根娣想让王亚萍考大学,但她自己却有着不同的打算。

她想抓住时代发展的好机会,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况且,当时的经济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国家也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来支撑自由经济发展。这股东风,只要能赶上,便有很大概率成功。



只是,因为父亲的身份,王亚萍在大展拳脚之前,心中终归还是有所顾虑。

好在崔根娣全力支持她的决定,在艰难抉择的关键时间,亲人就是她最大的动力。

事实证明,王亚萍的选择没有错。她不仅创业成功,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品牌,个人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

国外看中了她的经济价值,邀请她移民定居,但她坚定的拒绝了对方开出的看似丰厚的条件。

对她而言,中国人的身份始终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她从小到大都牢牢记在心中。所以国外的绿卡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是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在她这里却不值一提。

她是中国人,应该深深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地,也应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这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初心。

结语

王洪文的弟弟王洪武,与他的长相十分相似,但兄弟二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人行差踏错,曾经攀上过高峰,可注定会因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而接受审判。

另一个人老实本分,对农民的身份也完全满足,踏踏实实过日子。王洪文虽然被镌刻了历史的罪行,但他的家人们,却没有因此而受到过多牵连。

参考

《王洪文的平民家庭》 《党史天地》2014第26期

《被捕之后的王洪文》 《党史纵览》2005.01期

白水县人民检察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