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据英国首相府消息,在巴黎举行的"意愿联盟"会议上,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联合呼吁欧洲国家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然而,尽管英法等国在口头上展现团结,欧洲内部在对乌政策上的分歧却愈发明显,跨大西洋的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与欧洲存在更大的分歧。
在乌克兰战事胶着、英国经济承压、欧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这个由志愿国家组成的"意愿联盟"究竟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多大作用?此外,黑海战略通道近期成为热点,黑海航道能否改变乌克兰的地缘困境?请看总台记者的观察。
黑海通道成为欧美战略新焦点
封锁黑海 乌克兰成了"陆锁国"
总台记者 陈林聪:黑海通道问题最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前,美俄乌三方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重点讨论"黑海通道"议题。"意愿联盟"20日在伦敦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过去一直专注于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英国首相斯塔默也转向强调"海上和空中力量要发挥作用"。当地时间27日早上,英国首相在巴黎会见北约秘书长,双方都认可美国在推动黑海停火协议方面的关键作用。外界分析认为,此次英法主导的"意愿联盟"巴黎峰会,黑海通道问题也将是关注的焦点之一。
总台记者 陈林聪:打通黑海战略通道已经成为欧美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战略共识。而如何打破俄罗斯在黑海的封锁,是乌克兰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黑海是乌克兰重要的经济命脉,是出口粮食、能源及其他战略物资的关键通道,失去黑海海上通道,乌克兰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陆锁国",战略腹地受到限制。
总台记者 陈林聪:虽然,美俄乌利雅得会谈就黑海航行安全达成一致,然而,俄罗斯已明确表态,在西方解除对俄制裁前,黑海停火协议不会生效。因此该协议是否能够得到保障,需要进一步观察。
乌克兰的地缘战略困境:国土三面围困 战略空间受限
总台记者 陈林聪:乌克兰当前的地缘困境非常严峻。东部顿巴斯地区大部分由俄军控制,北部接壤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随时面临新的军事压力,南部克里米亚更是俄罗斯重兵把守的战略要地。而唯一可供海运的大型港口——敖德萨港,受俄罗斯封锁,无法稳定进行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进出口。
总台记者 陈林聪:乌克兰的西部虽然与欧洲接壤,但除波兰方向交通较为便利外,与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交界处均属喀尔巴阡山脉地带,山区交通不畅,难以替代黑海航运。如果黑海通道长期受阻,乌克兰的经济和能源供给将进一步受限。因此,打破俄罗斯对黑海的封锁,成为乌克兰扩展战略腹地的关键。
分裂的欧洲 散装的"意愿联盟"能发挥关键作用?
总台记者 陈林聪:尽管"意愿联盟"名义上代表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但欧洲内部意见分裂严重,可能导致行动难以形成合力。
首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此次"意愿联盟"会议上呼吁"欧洲承担更多责任",但具体措施仍显模糊。
其次,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国家希望采取更强硬的对俄政策。然而,东欧国家的态度并未获得欧盟的一致支持,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不愿意提高军费支出。
第三,英国首相在巴黎高调表态支持乌克兰,但国内的财政现实却让这一承诺显得力不从心。英已经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下调至1%,英国经济疲软的背景下,英国政府能否长期维持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仍然是个未知数。 尽管英国通过"意愿联盟"加强在欧洲的领导力,但英国脱欧后在欧盟内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在对乌政策上缺乏足够的财政动力。
另一方面,"意愿联盟"实际的影响力受到多重因素制约,缺乏真正的决策权。英国首相斯塔默设想的欧洲维和部队规模已从"三万人"缩水到了"一万人"多人。
"意愿联盟"更像是一个松散的政治平台,就像它的名称"意愿"而非"强制",难以成为乌克兰战局的决定性因素。未来,如果欧美之间不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一致,乌克兰局势应该难以突破。(总台记者 陈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