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少帮1000+财务人做过财务职场规划,

在财务人员职业规划这个领域,我是专业的。

有大学生,研究生,刚入职场的,还有工作10多,20多年的朋友,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的专业能力不好,而是大家的缺乏自信,内心不够强大。

我干财税这行20年,见过了财务人焦虑场面,比报表里的数字还多。

加班到深夜核账,眼睛盯着Excel却像在解天书;

税务稽查一来,手心冒汗,像考试没复习的学生;

新准则一出,直接怀疑自己是不是该转行。

这些年,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财务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心理活。

受彭凯平教授积极心理学的启发,我全网首开了这个《财智心流》专栏,想跟你聊聊怎么用“心流”“利他”和“积极循环”这三招,把数字围城变成幸福的复利。

今天,咱们从财务人的日常切入,讲点实实在在的干货。



心流,枯燥凭证也能玩出沉浸感

心流是个啥?

积极心理学大师米哈伊·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了“心流”(Flow)概念——当你全神贯注于一件事,忘却时间、忘却疲惫,甚至感到愉悦时,你就进入了心流状态。

财务工作看似枯燥,但其实藏着触发心流的秘密。

说起心流体验,很多同行会觉得这是艺术家或运动员的专利。

去年辅导的一家科技公司,当时企业面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申报难题,涉及87个项目的数万条数据。

我带领团队利用BI搭建了一套"税务健康扫描"系统,把杂乱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决策图表。最投入的时候,我完全感觉不到手机震动,连午饭都忘了吃。

特别是当我们团队发现某个被忽略的嵌入式软件项目竟然能多申报260万元扣除额时,那种兴奋感就像解开了道数学谜题。

这种全神贯注的忘我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心流"。

在此我经过总结,提炼出我们财税行业的心流公式

财税版心流公式 = 明确目标(如财务合规方案) × 即时反馈(数据验证) × 技能挑战(政策运用)

如何打开你的心流开关

拆任务:别一口吃成胖子,把凭证整理、报表核对分成小块,像玩拼图。

小奖励:核完一页,抬头看看窗外,或者抠10秒手机,调剂一下。

沉进去:关掉微信提示音,戴上耳机,让数字变成你的“游戏世界”。

财务不是苦行僧的修行,心流能让你从枯燥里抠出乐子。下次做账,试试这招,别谢我,太早。


大志谈财


利他:帮别人一把,自己爽翻天

利他有回报

心理学家彼得森说了,幸福感里有个东西叫“有用感”。

你帮别人,大脑会分泌血清素,天然的快乐药。

财务人整天埋头算账,好像跟“利他”不搭边?错了,你的小动作能点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

小张是我老同事,财务骨干。有次,新来的小王搞砸了申报,急得满头汗,眼看截止时间要到。小张二话不说,放下自己活儿,帮小王理流程,还教她一招:把申报分成“数据准备—核对逻辑—提交”三步,稳得一批。

小王感激得要请他吃饭,小张摆手:“不用,那天我心情好得不行,比涨工资还带劲。”后来,他把这套方法写成笔记发群里,团队效率蹭蹭涨,他还多了个“税务侠”的外号,自己也越干越有劲。

你也可以试试

传经验:你会个VLOOKUP函数,教教同事,别藏着。

解难题:帮团队优化个报销流程,省下的时间大家都有份。

写干货:发篇公众号,讲讲税务坑怎么避,粉丝点赞你也开心。

财务人不是冷冰冰的算盘,利他能让你从独干里找到温度。帮别人一把,幸福感翻倍,职业路也宽了。


大志谈财


积极循环:从怀疑自己到牛气冲天

信念定结局

塞利格曼和罗森塔尔研究过,你信啥,就成啥。

盯着积极看,人生往上走;老想消极的,越过越糟。

财务人常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是被“达克效应”蒙了眼。启动积极循环,你能从屎坑里爬出来。

小赵是我带过的新人,有一年新准则一出,她崩溃了:“我学不会,干不下去了。”我跟她说:“别急,每天读半小时,记一个点就行,每周写仨心得。”她半信半疑试了俩月,结果呢?不仅啃下了准则,还在部门会上讲得头头是道,同事夸她“脱胎换骨”。她私下跟我说:“原来我不是笨,是没信自己。现在我觉得,啥都能搞定!”

你的积极复利

小步走:别指望一天吃透准则,每天进步一点就够。

记功劳:每天写一句“今天我干得不错”,比如“报表零差错”。

换脑子:别老想“我不行”,试试“我在变强”。

这种持续积累产生的“职业复利”,在心理学上叫做“成长型思维”。

就像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收益,每天投入1小时深度学习,十年后的专业势能会呈现指数级裂变。

税务申报也能玩出花

月底你得交增值税申报,数据乱时间紧,咋办?咱把心流、利他、积极循环串起来:

心流开局:

分三步:整理发票、算税额、填表。每步完事儿,喝口水歇10秒,专注45分钟不被打扰。

利他加持:干完后,把发票整理的招(比如Excel去重)教给同事,或者发公众号造福同行。

积极收尾:写一句:“我又快又准干完了,我挺牛。”下次再干,心里就有底了。

结果呢?任务完成得又快又爽,还顺手帮了人,自信也攒下了。这就是“财智心流”的妙处。

财务人常说“借贷平衡”,但心里的平衡呢?

正如资产负债表终将平衡,我们的职业人生也应在“精进自我”与“成就他人”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这或许就是财税版积极心理学的终极答案——在服务商业世界的进程中,完成对自我的救赎与超越。

咱不光算账,也算幸福的账。

试试这周用“心流”干个活,或者帮同事一把,回来留言说说啥感觉。

大志 简介

企业财税顾问 | 高级会计师 | 中国注册税务师

拥有20年丰富的财务管理实战经验,曾服务于中国企业500强及知名互联网上市公司;

曾担任上市公司、电商、制造业及物流集团的财务总监,具备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厚管理背景。

在财税体系建设、预算与经营分析、业财融合实践及税务规划等关键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操经验。

凭借扎实的财务基本功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致力于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业务持续增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