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拜占庭改姓与君士坦丁堡陷落
01
小阿历克修斯曾经去往罗马寻求教廷的帮助,但是,教皇英诺森三世不打算推翻阿历克修斯三世。
很明显,小阿历克修斯没有停止行动,周游西欧后,仍然在不懈地寻求帮助。
现在,他来到十字军驻地,向正在彷徨无措的十字军提出了诱人的建议。
这位前阿历克修斯王子说:“你们出于正义,为上帝征战,为那些被邪恶者剥夺财产的人恢复他的正当利益是你们的职责。”
小阿历克修斯许诺,若帮助他得到他应得的王位,他将令拜占庭的正教臣服于罗马教皇。另外,他知道十字军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一无所有,他愿意赠送二十万马克的银币,并提供一万名士兵跟随十字军前往埃及,还有,他以后将派五百名骑士参与耶路撒冷的戍守。
02
协议书上签着士瓦本国王、王后以及小阿历克修斯的名字。
小阿历克修斯的助手说道:“领主们,大人们,我们受国王的委托而来,授予了达成协议的全权,这样的条约,只有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才不会接受吧。”
确实,小阿历克修斯提供的,全是十字军亟需的东西。
银币可以解决威尼斯的债务,一万名士兵将会弥补在威尼斯的兵员损失,五百名骑士可以加强圣地的戍卫力量,使基督教在东地中海地区安然存在。
而作为交换,十字军要恢复小阿历克修斯的皇权,就得转移阵地,说不定,还得攻打基督城市君士坦丁堡。
03
第四次十字军远征,已经改变过一次方向,攻打萨拉,难道又要再次将刀剑对准与他们怀有同样信仰的人而不是异教徒?
兹事体大,不可仓促决定,有必要召集贵族与神职人员来讨论一下。
不用说,分歧和争吵相当厉害。
最后,代表底层士兵的意见占了上风。因为底层士兵不优先考虑政治方向,他们关注最现实的生存问题。
十字军首领博尼法斯也有私心,他无意于耶路撒冷,却企图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一个自己的王国。
最终,十字军决定接受阿历克修斯王子的条件。
04
拜占庭是威尼斯的商业劲敌,威尼斯总督丹多罗也支持十字军去攻打君士坦丁堡,并决定派军,同往参战。
佛兰德斯的鲍德温伯爵、布鲁瓦伯爵以及圣波尔伯爵等十字军首领最后都被说服了,加入进军君士坦丁堡的行列,共有十三个人立下誓言并加盖印章。
教皇的使节反对再次进攻基督教兄弟国家,很多人也赞同教皇使节的意见,要求十字军向叙利亚、埃及进发。
但十字军将领们知道,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深藏着统一东西方基督教的野心,所以不怎么担心教皇将会对他们的“改向行动”做出怎样的惩罚。
不过,有的骑士和朝圣者公开宣称,他们不会用刀剑刺向拜占庭人,为此他们离开了军营。
但是,十字军攻击基督教兄弟国家拜占庭的方向没有改变。
05
公元1203年,四月一日,十字军在萨拉组成舰队,开赴君士坦丁堡。
六月底,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
君士坦丁堡,何等壮观的城市啊。对于大半辈子生活在法兰西农村的乡巴佬来说,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几乎就是个奇迹。他们瞪大眼睛看着,简直不敢相信。
君士坦丁堡被一道厚重的城墙包围着,陆上的城墙比沿海的城墙厚三倍,边上布满高大的防御塔。
君士坦丁堡是个极为良好的深水港湾,又是进出黑海的主要交通要道。
06
从君士坦丁大帝建都至今,它没被异族占领过。到了这个时候,它已拥有整整一百万人口,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所仰望之城”,其宗教遗物“比世界其他地方加起来还多”。
从城墙上方望进去,里面是教堂和宫殿的森林。
最有名的,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南端是行政中心大皇宫,北端是另一个皇宫布雷契奈。
君士坦丁堡分为两部分: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亚洲一边,是商人的聚集地,欧洲一方则是城市所在。
从海面延伸进陆地有一条海角,叫做黄金海角。这条海角又把君士坦丁堡分成两部分,南面是主城区,北面艾斯坦诺,主要居民是比萨人和犹太人。
07
君士坦丁堡商铺林立,繁荣至极,甚至还有路灯和自来水系统。
公元1136年兴建的医院潘托克莱托,已经运转了六十七年,有五十个病房,近三百张病床,还附带一个精神病院。
老奸巨猾的丹多罗提议十字军在君士坦丁堡的亚洲海岸掠夺军需。
正当十字军四出掠夺时,一队五百人的拜占庭雇佣军偷袭了他们的本营,但没打几下就撤退了。
抢劫之后,十字军分成五个战阵,驶进黄金海角。
08
东罗马海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他们整支舰队加起来才二十条船,海军司令米克尔跟皇帝是连襟,有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大肆挪用军费吃喝玩乐,以至于海军无钱造船。
岸上有一座很重要的塔楼,名叫加拉达塔,它控制着一条大锁链,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关闭黄金海角。
为此,两军激烈争夺加拉达塔。
在拜占庭援军与十字军交锋的时候,塔楼的守军不时发出突袭。
但有一队出来突击的塔楼守军未能够快速回到塔内,结果法兰西十字军抢先涌入塔楼,很快占领了这个战略重地。
于是,在十字军的操纵下,那道拦海的铁锁链轰的一声沉入海底。
09
十字军取得了优势。一个星期后正式对主城发出攻击。
他们分了工:法兰西人列队穿过黄金海角攻打西边的城墙,威尼斯人全力攻打北边的海墙。
法兰西十字军五个战阵来到城墙西北角扎营,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实在高大厚重。他们架起了很多云梯,城头上的守军顽强抵抗,最终法兰西人被打败,不少骑士被俘虏。
败讯飞传,法兰西十字军士气大减。
威尼斯的雇佣军以船上的投石器直接攻打城墙,效果也不明显。
10
老丹多罗决定一马当先,让他所乘坐的船只登陆。他在军士的搀扶下第一个站到了海滩上。雇佣军见状都自愧不如,争先恐后,冲上岸去,架起云梯登城。
威尼斯雇佣军将一面圣马可旗帜树立在城头上,全军受到鼓舞,先后占领了二十多座防御塔。但当他们进军街道的时候却遭到反击,只得退回城墙上。
城外的十字军为了阻挡拜占庭军队,在们占领的城墙边缘放火,烧毁了很多房屋。
法兰西人很是妒忌威尼斯雇佣军的胜利,老丹多罗便做了个人情,把抢到的十几匹骏马送给十字军。
第二天,拜占庭国王阿历克修斯三世决定出城野战。
法兰西人很是高兴,没有什么比野战更符合西欧骑士的口味了。
11
十字军把步兵布成战阵,准备迎敌,这才发现拜占庭帝国的军队比他们多出了数倍。
不过,骑士们并不惧怕。他们以长枪阵冲锋的时候,又发现自己与敌人之间还隔着条利卡斯河,只得作罢。
双方对峙了两天,大量威尼斯部队突然从北边出现。原来丹多罗听到消息,放弃了已经占领的防御塔,前来增援。
阿历克修斯三世退回城中,当晚携着钱财和一个女儿逃走,将妻子和另外两个女儿都留在了君士坦丁堡。
他走之前把弟弟伊萨克二世放了出来,请求他的原谅,对他说:“帝国终归还是你的,我还给你了。”
于是伊萨克二世直接复位。这个消息第二天早上传到了十字军的阵营。
麻烦的是,伊萨克二世比老丹多罗还要盲,他能胜任皇帝并兑现他的儿子给予十字军的承诺吗?
12
杰弗里等三名使者进入君士坦丁堡,与伊萨克二世会晤。他们讲述了小阿历克修斯答应的二十万银币、一万军队等等,末了不忘加上一句“这是陛下您的儿子盖章确认了的”。
伊萨克二世心里清楚,这些条款是不可能完成的,但经过谈判后,他最终在上面签了字盖了章。
八月一日,阿历克修斯皇子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十字军的簇拥下加冕成为阿历克修斯四世,与伊萨克二世共同担任东罗马拜占庭的国王。
他们让十字军驻扎在艾斯坦诺,十字军也很乐意,那里是犹太人和比萨人聚居的地方,十分富裕。
伊萨克二世不久后病死,十字军催促阿历克修斯四世履行协议。
阿历克修斯四世开启帝国金库,赔了十几万银币,十字军的威尼斯欠款偿还了一部分,但是,也没有钱用了。
13
阿历克修斯四世刚刚上台,政权未稳,不敢向贵族们索取,廷臣们也很讨厌他——他长期游荡欧洲,养成了豪饮的恶习。
他不想给十字军结账,还有个希望,想让十字军在君士坦丁堡多停留一些时间,尽量稳固他的政权。
威尼斯伯爵老丹多罗也不想把十字军运去叙利亚,而是想让他们作为同盟防御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需要高额的日常费用,可是,阿历克修斯三世带走了国库的大批财产,归还威尼斯的债务已经榨空了国库的剩余,没有钱了。
为了满足十字军的贪婪要求,拜占庭冒着亵渎圣物、触怒上帝的危险,熔化君士坦丁堡教堂中精美的圣物和饰品。
注:本文节选自任见著《封建西欧》上卷。全书(60万字)目录如下。
封建西欧任见著
目 录
本书简介 …………………………
上卷
第一章 山北和山南………………
第二章 内忧与外患………………
第三章 查理大帝登场……………
第四章 大法兰克时代……………
第五章 教廷在煽动………………
第六章 美丽的埃莉诺……………
第七章 完胜布汶镇………………
第八章 东征的闹剧………………
第九章 卡佩的中兴………………
第十章 骑士与国王………………
第十一章 加强版鼠疫……………
第十二章 领土光复战争…………
第十三章 哼哈两个首领…………
下卷
第十四章 圣女与懦夫……………
第十五章 艺术的光辉……………
第十六章 老妈的运筹……………
第十七章 宗教战火爆燃…………
第十八章 波旁王朝开基…………
第十九章 画就强国蓝图…………
第二十章 傲岸的太阳王…………
第二十一章 欧洲大洗牌…………
第二十二章 金融大赌局…………
第二十三章 人本思想启蒙………
第二十四章 风暴在孕育…………
第二十五章 天赋人权私产………
第二十六章 悲哀的国王…………
著者简介…………………………
台北张教授手持任见《曹操传》台湾版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
读友您好!若您不想阅读这个卷帘窗中的往期内容,经试验可尽量拨动手机边缘,以快速越过它。特此提示,谢谢您!
请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