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言论频出,再次搅动国际局势。他公开宣称,要取消美国对北约的控制权。

要知道,北约本就是美国牵头打造的军事联盟。特朗普此番言论,背后究竟有何深意?这正是我们这期要探讨的核心。

先回顾北约的历史。北约成立于二战之后,最初目的是对抗苏联。随着苏联解体,北约存在的根基本应消失。毕竟北约是军事联盟,并非经济合作组织。

其核心宗旨是联合对抗共同敌人,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后,敌人何在?但北约并未随之解散,而是将俄罗斯树立为新的假想敌。

普京执政初期,俄罗斯曾有意加入北约。一旦俄罗斯成功加入,北约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但北约拒绝了俄罗斯,继续以俄罗斯为目标,将各成员国紧密捆绑,维持着自身运转。

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似乎找到了继续存在的理由,积极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可特朗普却突然宣布要取消美国对北约的最高指挥权。

北约作为军事体系,长期以来以美国为核心。

以炮弹口径为例,在作战时,各国炮弹口径需统一。德国、法国都有生产155毫米炮弹的能力,可美国要求各国采用美国生产的炮弹,从而实现了炮弹口径的统一。在战斗机、军舰等装备方面,情况亦是如此。

法国、德国在航空领域实力强劲,民用航空领域的空客公司成绩斐然,按理说其军事航空技术也不应逊色。但德、法至今没有自研五代机,法国最先进的 “阵风” 战斗机,德国与多国联合研制的 “台风” 战斗机,都只是四代半战机。

并非德、法没有能力研发五代机,而是美国要求北约军事体系装备标准化。若各国战机型号繁杂,美军在指挥作战时将面临极大困难,因此各国统一采用美军F - 35战机。

这导致德、法、英等国在军事国防领域的投入长期偏低,占GDP的比例一度低于1% ,军事开支、国防保护以及武器迭代,都严重依赖美国。

如今美国声称要让出北约最高指挥权,这让北约各国陷入混乱。德国迅速将国防军开支从极低水平提升至1000亿欧元,并计划在未来几年维持这一高额投入。法国也宣布扩军,加大军事研发力度,以应对局势变化。

乌克兰的处境则更加艰难。乌克兰一心想加入北约,借助北约力量保障自身安全,却因此陷入了与俄罗斯的长期冲突。



特朗普一旦取消美国对北约的最高指挥权,北约甚至可能走向解散,乌克兰多年来的牺牲就成了一场空,恰似修炼 “葵花宝典” 自宫后,却得知功法是假的。

原本,乌克兰若不执着于加入北约,完全可以在欧洲与俄罗斯之间巧妙周旋,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立陶宛和波兰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矛盾,俄罗斯在历史上多次对这两个国家造成伤害,因此它们对俄罗斯的防范意识极强。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后,一直依赖北约的保护。

一旦北约解散,这些国家仅凭自身力量,很难抵御俄罗斯的威胁。波兰为应对潜在威胁,大力扩充陆军规模,计划将陆军人数从几万人提升至50万人。

英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在国际事务中一直扮演着独特角色。在历史上,英国凭借 “大陆均势” 政策,维持欧洲地区的势力均衡。

例如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在拿破仑的带领下迅速崛起,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英国担心法国统一欧洲后会威胁自身利益,于是联合沙俄、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共同对抗法国。

如今美国若放弃对北约的掌控,英国认为自己有机会重返欧洲权力中心。当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媒体上发生争执后,英国迅速表态支持泽连斯基,并提供了20多亿英镑的援助,充分展现了其野心。

从我国角度来看,去年北约还计划通过乌克兰进一步压制俄罗斯,并试图将势力扩张到亚洲,拉拢印度、日本加入北约。

一旦这一计划得逞,我国的地缘政治压力将大幅增加。但特朗普声称要放弃对北约的最高指挥权,若北约解体,我国将成为受益者。

首先,地缘政治压力得以缓解;其次,美国对北约的放弃,促使日本、韩国重新审视地区局势,寻求与我国改善关系,推动了中日韩三国外交交流;最后,北约解体后,欧洲各国为寻求支持,必然会加强与我国的合作。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左)和北约秘书长吕特(右)

特朗普真的会放弃对北约的最高指挥权吗?特朗普上台之初,就将我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若放弃对北约的控制权,我国和俄罗斯将成为最大受益者,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特朗普此番言论,更像是对北约各国的一次敲打,意在迫使这些国家承担更多军费开支,充分体现了他的商人思维。因此,特朗普不太可能真正放弃对北约的最高指挥权 。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