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公报中表示,欧洲的“和平红利”时代早已过去,我们依赖的安全架构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欧洲已准备好加紧行动。
由于美国实施单边主义保守政策,世界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动荡,跨大西洋联盟的防务合作裂痕扩大。
特别是近期美国的泄密门事件,曝光了美国现任政府高层对欧洲的厌恶是深入骨髓的。
副总统万斯表示,袭击胡塞武装最终将使欧洲贸易受益,而不是美国的航运利益。所以他建议推迟轰炸行动。
之前美国一直将保护欧洲作为自己的责任,现在美国已经将欧洲当成了包袱。
自二战结束以来,在北约的框架下,美国一直为欧洲“提供军事保护”,在欧洲各国建设军事基地、派遣军队驻扎、部署武器装备、组织军事演习等。这种战后“和平红利”使得欧洲国家几十年来每年可以在国防预算中节省数千亿欧元。
丹麦从1994年至2022年将用于医疗保健的资金翻了一番,英国的这一支出也增加了 90%以上。在同一时期,波兰的文化和娱乐项目资金翻了一番还多,捷克则增加了教育预算。
《巴黎人报》评论称:“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给了欧洲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让人们误以为战争已成过去。”
欧洲已经习惯受到这种保护,既节省了自己的资金,用于民众的福利;又得到了世界最强大国家的保护,安全无忧。
欧洲国家的付出就是紧跟美国的全球霸凌政策,为美国鞍前马后的效力,自己也能得到美国顾不上的地区利益。
这其实是一种慢性毒药,当欧洲沉迷于这种虚幻的安全环境中,欧洲其实是交出了最宝贵的尊严和战略自主。
20世纪90年代,欧盟成立时,欧洲国家与美国的GDP平分秋色。欧洲之所以要成立欧盟,要建立欧元系统,就是有与美国一争高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