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来看,曹休兵团需要先在合肥一带,完成集结,然后沿着夹石、挂车、石亭一线,一路前进,最终抵达皖城。



而按照原本的约定,周鲂本人,就在皖城一带,接应曹休兵团。

所以,东吴准备的包围圈,设在了皖城前面的石亭。

那一天,当曹休带领十万大军,即将抵达石亭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东吴九万大军的埋伏!



在开战之前,哪怕是到了即将抵达石亭之前,其实在曹休身边,依然有人在提醒他,前面可能有埋伏。但凡当时曹休稍微冷静一下,他都可以避免接下来的溃败。

但问题是,此时的曹休,心态不行了。

和眼前的战事相比,曹休更在意的,是魏国高层的权力斗争,是宗室和士族对军队的控制。



所以接下来,曹休带着十万大军,一头撞进了东吴的包围圈。

如果放在开阔地带,曹休就算遭遇埋伏,也能和东吴打一个旗鼓相当。毕竟,当时曹休麾下的军队,是魏国最精锐的一部分军队。

可问题是,石亭这个地方,地形太过特殊了。



石亭的西边,直接靠着著名的大别山。而石亭地区的东侧,则是长江沿岸水域。

在这种环境下,曹休的军队,根本就没法展开!

于是,那一天,当魏军主力进入包围圈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一场毁灭性的屠杀!

而接下来,当曹休不断率众后撤的时候,因为地形缘故,魏军撤退的又极慢。所以,在曹休撤退途中,东吴方面,就开始派人一路追着魏军杀。



等到曹休不断后撤,撤退到夹石一带的时候,他却又发现:东吴虽然没在这里布置埋伏,但在开战之后,却已经迅速派人杀了过来,在最短时间内,截断了他的退路。

此时的曹休,已经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麾下的魏军主力,此时也开始逐渐溃散。十万魏军主力,眼瞅着就要被东吴一口吃掉了。

如果当时的东吴,真能在石亭到夹石这一线,一口气消灭曹休的十万主力,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毫无疑问,魏国在整个扬州方向的防线,将会彻底崩溃!那座之前让孙权多次强攻,却始终拿不下来的合肥城,也会因为防守兵力不足,被孙权轻易拿下。

整个淮南,也会同时成为孙权的囊中之物。

而且一旦占领了淮南,接下来,东吴就可以凭借淮南作为跳板,直接进攻许昌和洛阳一线。



这种情况,后来在南北朝时期,是一度出现过的。而在三国时期,许昌和洛阳,更是魏国的政治根本!

一旦这种局面出现,魏国顷刻之间,就会面对亡国之祸。而此时在益州那边,诸葛亮稍微有点力气,说不定就能直接打进关中,占领整个雍凉之地了。

所以,那一年,诸葛亮和陆逊这些人,真的是算到了很多很多东西。他们距离成功,真的就只差一线了。



但遗憾的是,之前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漏算了马谡。而这一次,东吴这边的聪明人,却漏算了此时远在魏国中枢的蒋济。

陆逊怎么都没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蒋济,已经提前看到了他的所有布置,而且已经提前请曹叡下令,派贾逵过来增援了。

于是那一天,就在曹休已经无路可走,马上就要被全歼的时候。原本应该在濡须坞那边的贾逵,忽然神兵天降,出现在了夹石一带!



这一下,陆逊反倒是觉得棘手了。

别看此时东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想要彻底吃掉曹休这十万大军,绝不是马上就能做到的。但此时的贾逵,却已经带着魏国的援兵,近在眼前了。

一旦贾逵从夹石方向,对东吴展开进攻。那么接下来,东吴这边,就会遭遇两面夹击。到那个时候,别说消灭曹休,就连东吴自身的军队,说不定都要被消灭不少。



所以,在得知贾逵出现在夹石的消息后,东吴高层第一时间决定,从夹石一带撤兵。不要再想什么全歼曹休兵团,而是要以最快速度,尽快撤出战场,撤回东吴的防区!

就这样,随着贾逵的抵达,原本已经在必死之局当中的曹休,竟然侥幸活了下来。

不过,即便如此,这一战对于曹休乃至整个魏国来说,依然造成了重创。



对于曹休本人而言,尽管在战后,曹叡并没有责怪他,甚至还主动派人来对他表示安慰。但这次失败,还是让曹休本人,彻底失去了最后的那点心气。仅仅几个月之后,曹休就直接病死了。

而曹休死后,接替他继续主持魏国东线军务的人,名叫满宠。

这个名字,未来我们会多次提到。而眼下,对于曹休的去世,我们只需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就可以了:自此之后,魏国宗室在军方的力量,大幅衰落。尤其是在魏国的东线,自此之后,再也不是曹氏宗亲说了算,而是开始由魏国的士族集团掌权。



这件事,未来的几十年里,至关重要。

同时,当魏国进行战后盘点之后,则是发现:光是被东吴在战场上歼灭的魏军,就超过了万人。至于丢失的军械和物资,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这直接导致,魏国的扬州兵团,战力自此大打折扣。一万人的战损,相对十万人的整体兵力来说,确实不算致命。但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士气!这一战之后,魏国东线兵团的士气,被东吴彻底给打崩了。



再加上此后魏国的高层,开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这场石亭之战结束后,魏国在东线的战略,就开始趋于保守。此后二十多年里,魏国都再也没有在东线,主动挑起战事,只是一味被动防守。

不过,这场石亭之战,打到这里,其实还不算晚。

在益州那边,对于这个结果,诸葛亮已经等待很久了。



在这一年年初,诸葛亮因为马谡丢失街亭的原因,不得不从陇西撤回汉中。但是在撤回汉中之后,诸葛亮一直在等待。他知道,东吴这边,不可能没有动作。

同样,当这场石亭之战打起来之后,魏国的主力,势必也会被东吴这边,多牵扯一些。这个结果,无疑就给了诸葛亮再次进攻的机会。

于是,公元228年夏天,石亭之战爆发,魏军惨败。而到了这一年冬天,诸葛亮彻底魏国主力东调,关中空虚的机会,再次出兵,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北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